文 | 競核
嚴冬之下,亦有暖意?
近日,完美世界開展了電競嘉年華活動,Steam中國版“蒸汽平臺”也有出攤,并帶來首批亮相的15款游戲。
眾所周知,Steam 在國內的版本 “蒸汽平臺”由完美世界全權負責。
就在此次活動前,Valve在Steam社區公布了2020年度回顧,并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除了統計的Steam活躍用戶、在線人數、游戲時間和購買量等創歷史的數據外,在新年展望的第一條里,Valve就透露了2021年初完美世界代理的“蒸汽平臺”將登陸中國的消息。
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在行業內掀起了“腥風血雨”,社交網絡上對此也議論紛紛。
一時間,“蒸汽平臺真的能爭氣嗎?”成為主論題。
雖說暫無強有力的論據來佐證“蒸汽平臺”在國內的發展,但從該平臺進入國內市場的過程還是能尋到蛛絲馬跡供作論點。
先是Valve透露“蒸汽平臺”將在年初登陸中國,后是完美世界電競嘉年華出攤15款蒸汽平臺游戲。
種種跡象都指向“Steam中國版要來了”。
那玩家們到底在擔心什么呢?我們先看看Steam在國內現狀。
就目前而言,Steam是一個不受國內職能部門監管的海外游戲平臺。雖然國區可使用中文版,購買平臺游戲也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但本質上來講這更像是海淘、代購。
國內玩家在Steam上購買游戲,只是通過一個支持中文的外國網站,用微信或支付寶消費,無論是購買記錄還是用戶數據都不保存在境內服務器。
也就說,看似根正苗紅的“蒸汽平臺”一旦上線中國市場,很有可能將過去約定俗成的“傳送門”Steam推翻。這就如同Switch國行版。
按照中國當下的游戲監管制度,蒸汽平臺自然要落實國內游戲管理細則,例如游戲版號、接入防沉迷和實名制系統,以及用戶數據要保留在境內服務器等。
由此,玩家產生兩點擔憂:蒸汽平臺受版號限制,游戲數量銳減;蒸汽平臺上線,Steam將鎖區或移交數據。
其實早在兩年前,Steam中國版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了,到了2019年8月,完美世界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國特供版Steam,也就是所謂的"蒸汽平臺"。
而蒸汽平臺正式發表后便在玩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玩家認為,蒸汽平臺一旦正式推出,必將成為一個沒有游戲的"空殼"。
值得提出的是,完美此前在發布會上表示,將逐步構建海量游戲庫。這似乎也印證了玩家們的擔憂。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游戲平臺,Steam上的游戲可以說是“海量”,得益于此,國內玩家的游戲可選擇性也大大提高。
因此,完美世界那句“逐步構建海量游戲庫”在玩家心中則會被理解為“蒸汽平臺游戲數量可能很少”。
關于“蒸汽平臺上線,Steam將鎖區或移交數據”這一點,玩家的擔憂也不是毫無根據可言。
鎖區方面,例如PSN有國服和國際服的劃分。這主要受游戲版號、游戲內容分級制度等影響。
而令玩家最擔憂的或是怕Steam國際會被直接屏蔽,然后把國服玩家全部強行拉進來。這也不是不可能,例如iCloud和Flash中國版。此前,“iCloud落地云上貴州”的例子已經證明了因賬戶區域而移交用戶數據的可行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除了擔憂與猜測之外,“蒸汽平臺”與Steam之間的現實差距,是玩家不太愿意接受該平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前幾日的完美世界電競嘉年華活動中,蒸汽平臺也有出攤,現場共展示了 15 款游戲,包括:《汐》 《完美的一天》 《鬼谷八荒》 《魔法洞穴 2》 《輪回深淵》 《三國志漢末霸業》 《古劍奇譚 3》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 《戴森球計劃》 《沙石鎮時光》 《超級巴基球》 《面條人》 《雙點醫院》 《非常英雄》 《赦免者》。
除此之外,2020年下半年第三方數據網站SteamDB SteamDB泄露了疑似蒸汽平臺首批上線的28款游戲列表。其中除保留DOTA2、CS:GO之外,其他多為中國游戲開發商的制作,如《古劍奇譚系列》、《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等。
值得提出的是,前后兩次透露的游戲均以國產游戲為主,且數量有限。
相較之下,Steam平臺海量游戲庫則豐富的多得多。
根據SteamSpy統計,2017-2019年度,Steam平臺上架的新作數量分別為6339、8234、8290款(數據中包含少量非游戲類軟件,但不包含DLC)。
此外,Steam2020年度回顧報告顯示,期內Steam月活躍用戶達到1.2億,同時在線人數超過2480萬人,總游戲時間比2019年增長50%。
三次Steam游戲節合計880萬次Demo試玩被激活,數據傳輸總量突破25.2EB(1EB=1024PB=2^60字節),新產生了170萬SteamVR用戶,VR收入較19年增加71%。
可以說,無論是游戲數量、游戲品類豐富度,還是平臺用戶量級,Steam都算得上是屈指可數的“巨人”。相較之下,還處在萌芽中的蒸汽平臺,顯然貧瘠的多。
一般來說,海外游戲巨頭進入中國市場是一件值得玩家高興的事,但遺憾的是,蒸汽平臺最初的曝光就未獲得玩家們的青睞。
簡言之,對于集成式游戲平臺來說,上游是游戲廠商,下游為游戲玩家。若上游產品欠缺,勢必會讓用戶對平臺信心不足。
這在國內的一些同類型平臺也有所體現。
正所謂天下苦Steam久矣。
近幾年,海外市場有Epic、暴雪戰網、育碧Uplay、EA Origin等在PC游戲平臺市場發光發熱,其中Epic憑借“送送送”的策略獲取了上升趨勢;國內市場,則以騰訊WeGame平臺為典型代表。
但總體而言,上述廠商旗下PC游戲平臺與Steam仍有一定差距。
聚焦國內市場,早在2017年,騰訊就正式推出WeGame游戲平臺,并擁有兩億注冊用戶和超過3000萬DAU,是國內最大的游戲發行平臺。
可好景不長,2018年8月,因為部分游戲內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規要求,WeGame版《怪物獵人世界》被要求下架。
誠然,由于國內游戲政策問題,《怪物獵人世界》下架對WeGame產生不小影響,但騰訊憑借長期積累的發行經驗,以及中國本土盤根錯節的社交網絡,依舊占有不小的優勢。
截至2020年6月,騰訊官方數據表示,目前WeGame已經擁有超過3億注冊用戶和7000萬MAU,并陸續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家開發商建立了合作。
僅就PC游戲而言,毫無疑問,劍指硬核PC游戲的WeGame是目前該領域中本土最強的游戲分發平臺。但相較Steam,騰訊WeGame也只能說是剛剛起步。
這除了與騰訊WeGame和上游游戲CP合作有關,主要原因在于較為嚴格的國內游戲版號政策。
根據競核統計,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共計發放1405款游戲版號,其中國產游戲1308款,較2019年的1385款減少5.6%;進口游戲97款,較2019年的185款減少47.6%。
再聚焦到PC、主機游戲版號,2020年共計59款端游、18款主機游戲,另有3款移動+端游游戲過審。
可以說游戲版號收窄基本已步入常態化,進口游戲版號更是如此。
理論上來講,在這種環境下,無論是WeGame還是蒸汽平臺,其日子都不太好過。這也是為什么玩家對完美世界上線“蒸汽平臺”不抱有期待的重要原因。
值得提出的是,2020年騰訊WeGame年終答謝會上,騰訊公布了新舉措:比如自助上架,新游戲測試資源及宣發資源輔助,以及云游戲服務等。
此外,騰訊更是提出“1000萬元流水以內0分成”的“壕”氣承諾。主要針對對象為在WeGame平臺同步首發的“國產單機游戲”和“創新玩法游戲”。
這意味著,完美世界“蒸汽平臺”不得不正面與騰訊WeGame的直接競爭關系。
當然,競核也無法得出“蒸汽平臺”難以發展的肯定結論。畢竟作為眾多PC游戲玩家中的一份子,競核更希望蒸汽平臺能為國內PC游戲市場帶來驚喜。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