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21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我國“十四五”能源需求預測與展望》、《中國省際能源效率指數(2010-2018)》、《新能源汽車產業2020年度回顧與未來展望》等八份研究報告。
《我國“十四五”能源需求預測與展望》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的能源發展將進入新階段,能源系統的安全清潔低碳高效轉型在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工作中的權重將顯著增大,流入能源轉型相關領域的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將顯著增多,智慧能源產業將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并支撐能源系統的清潔高效低碳轉型,非化石能源規模和比重將大幅提升。
該報告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消費彈性大約降至0.35水平,能源消費年均增長1%左右,年均增量約1億噸標煤,能源消費總量可控制在55億噸標煤,單位GDP能耗有望再降16%。202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有望超過20%,化石能源消費則有望接近峰值。
報告建議繼續完善營商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依靠競爭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市場牽引能源技術路線選擇。加快建立和完善電力現貨、期貨和輔助服務市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不同時空的定價。
同步發布的《中國省際能源效率指數(2010-2018)》報告指出:2010-2018年我國平均能效指數上升了10.6%,能源效率總體進步明顯,但區域間能效差距仍然較大,2018年排名第一的北京的能效指數約是排名最后的新疆的2.1倍。
《新能源汽車產業2020年度回顧與未來展望》報告執筆人張祥教授認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半年受年初重大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在一系列政策引領和復工復產舉措支持下,下半年已逐步走出了疫情的陰霾。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由政策主導向市場主導的重要轉型期,還面臨地方補貼停止、國家補貼退坡、放松燃油車限購、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多重挑戰。未來的推廣應用需注意通過雙積分等政策不斷降低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重視私人消費領域的推廣,完善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協同機制,促進燃料電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此外,還發布了《基于行業視角的能源經濟指數研究》、《全球氣候保護評估報告》、《全球氣候治理策略及中國碳中和路徑展望》、《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氫的低碳發展》、《2021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等報告。
?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中西部地區(http://www.iic21.com/iic-zxbtz/)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