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爆發一段時間后,因為未能探索出足夠的落地場景,VR(虛擬現實)在前些年又進入低谷期。但最近兩年,VR打破了大眾對其僅能看視頻、玩游戲等的刻板印象,正一步步地將觸角蔓延到各個垂直細分的商用領域,又重新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戴上VR(虛擬現實)眼鏡,新疆喀納斯湖的美景實時呈現在眼前;通過VR修復技術,人們可以觀賞景德鎮御窯昔日盛景;進入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戶就能全景觀看樓盤樣板房……虛擬現實技術解鎖的多種應用新場景正變成現實。
據賽迪顧問公司預計,中國VR、AR(增強現實)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突破千億元,成為全球虛擬現實市場的增長中心。
智能變革的重要推手
2020年以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領域日益豐富。5G+AR遠程會診系統、AR查房、VR監護室遠程觀察及指導系統等解決方案,能有效提升診療效率;非接觸式AR測溫、AR車輛管控系統等,有效避免人流、車流“扎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VR教育、VR協同辦公、VR/AR遠程巡檢等新場景,改變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提升信息共享效率;VR看房、VR旅游等新業態,讓線下業務走向線上,帶來全新服務體驗。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認為,5G商用加速到來,開啟了VR/AR產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推動VR/AR的應用范圍從直播、游戲等消費娛樂領域,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滲透,實現規模化發展。工信部曾提出,要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支撐能力,推廣5G+VR/AR、賽事直播、游戲娛樂、虛擬購物等應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虛擬現實已經成為智能化變革的重要推手,將催生巨大的產業空間。”任愛光說。
業內人士指出,虛擬現實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術,其獨特的沉浸性、構想性和交互性,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于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最難的就是落地”
虛擬現實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拓寬現有邊界,為各行各業增值增效,并引發全新的應用場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增強和虛擬現實中心教授蔡奕漁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未來VR設備可直接捕捉人的思維和感官反應,甚至在形態上可直接與人體結合,比如像隱形眼鏡一樣直接接觸眼球,從而將人體現有的功能增強。”
在虛擬現實硬件設備逐步完善的同時,內容和應用的缺乏仍是制約行業普及的一大瓶頸,彌補生態短板、打造產業鏈成為當前虛擬現實行業的發展關鍵。
“虛擬現實全面應用,離不開全面強大的算力服務支撐。”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曾表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VR已經變得觸手可及,在游戲、直播、仿真等眾多領域開始落地,并不斷向制造、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滲透,產生各類創新應用,推動VR新時代的到來。這就要求計算、連接、應用能夠獲得更大的支持,需要更智慧的計算、聯接、應用。
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認為,包括VR在內的一系列新興技術,最難的就是落地。想要破除“難點”,應努力做到“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尤其是“現實”部分。“我們要仔細梳理一下,什么樣的行業、流程、內容能夠被數字化(虛擬化),然后引進算法和計算能力,將‘虛擬’與‘現實’結合起來。”
有專家指出,面對長時間使用VR設備可能產生的眩暈不適感、VR領域優質內容持續產出的瓶頸,應該思考如何培育符合市場期待和社會要求的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
行業人才缺口較大
VR+游戲、VR+展覽展示、VR+智慧文旅、VR+視頻……這一切VR技術的美好應用場景,都有賴于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的策劃與開發。當前,虛擬現實領域的人才缺口較大,急需高素質、復合型技術人才予以支撐。2020年人社部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16個新職業信息,其中“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備受關注。教育部也已將“虛擬現實技術”專業劃入工學門類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
《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等五項人才培養行業標準啟動會近日在北京落幕。據悉,《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要求》是第一項面向虛擬現實從業人員的行業標準。專家表示,通過建立統一的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衡量通用準則,有助于虛擬現實相關人才的培訓與培養,促進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的整體提升,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蔡奕漁表示,中國將“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納入新職業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對于新方向人才的培養和積累是很好的引領。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不僅需要精通虛擬現實技術,還需要掌握與之相關的通信工程、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也應具備一定的產品經理思維,將前期開發和后期應用有機聯結。“高素質的虛擬現實技術人才,既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交叉研究的能力非常重要,心理學、工程、電腦、數學、設計,都會在虛擬現實中體現。”蔡奕漁說。
2021年值得關注的十大AR和VR趨勢
2020年是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重要一年。從娛樂用途到商業應用,這些沉浸式技術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圍繞AR和VR的所有創新中,沉浸式技術無疑為所有行業帶來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轉型來源。當世界臨近2021年時,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將繼續對行業產生最佳影響。
以下是2021年值得關注的十大AR和VR趨勢:
◎AR頭像的崛起
快速的技術進步,例如新的AI工具套件,下一代游戲引擎和增強現實的發展,有望開創人工智能AR頭像的新時代。化身通常是指AI代理的任何擬人化形式。在日本,已經有超過4000個AR頭像在YouTube上閃閃發光,被稱為虛擬YouTuber或VTubers,看起來像動漫人物。
◎AR室內導航
蘋果公司的ARKit和Google的ARCore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AR應用程序的強勁性。這些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了無縫、輕松的AR體驗。AR允許用戶使用智能手機添加有關其周圍真實世界的視覺信息層。該技術還用于室內導航,以在購買前看到用戶想要的物體。AR室內導航適用于家庭、大學和企業的各種實踐,甚至對醫院、博物館和機場也很有用。
◎遠程協助
除了允許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中之外,AR和VR還通過遠程協助提供支持。例如,這些技術可以幫助技術人員或工程師使用他們的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實時查看現場情況。這樣,他們將能夠評估所有內容并將帶有適當注釋的文件發送到遠程位置,這些位置將保持鎖定在共享場景中。
◎AI與AR和VR的協作
AI、AR和VR已經證明了它們在商業領域的潛力。現在,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正在尋找通過合作獲得收益的方法。結合這些技術將鋪平當時無法實現的方法。一些好處包括通過電話實時換臉或創建類似于“黑鏡”中的“人物阻止器”的效果。這可以進一步導致高度交互的工作空間的發展和改進的圖像識別工具。
◎移動AR的使用增加
隨著PokémonGO的流行,移動AR應用程序已經增長很多。最近,Snapchat提供的移動AR體驗變得最流行,因為它為移動用戶提供了他們流行的增強照片濾鏡。除這些應用程序外,許多零售公司都在利用移動AR進行投資,例如宜家使用AR幫助客戶在購買前可視化其家中的家具。谷歌和蘋果已經推出了工具,這些工具將使開發人員能夠為Android和iOS用戶開發出色的移動AR體驗。
◎VR和AR的廣泛采用
近年來,AR和VR已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由于它們給企業帶來了深刻的印象,預計到2020年,全球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方面的支出將達到188億美元。由于客戶希望在與品牌互動時獲得沉浸式體驗,因此商業領域將在技術方面投入最多。大多數品牌,零售商和其他企業已開始發布VR和AR技術,以使消費者能夠在購買產品之前預覽產品。
◎5G將加速AR和VR演進
5G網絡的廣泛部署勢必會加速采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行業分析師認為,對于未來以及VR和AR在整個區域的應用而言,5G可能是一種有前途的方法。通過集成5G技術,用戶可以以不到20毫秒的低端到端延遲時間獲得更好的VR體驗。5G還具有加快將數據傳輸到云,進行處理以及形成虛擬映像的潛力,該虛擬映像隨后將為用戶提供增強的虛擬體驗。
◎AR云
ARCloud是實時的3D或空間世界地圖,是一種機器可讀的1:1比例模型。它會不間斷地進行更新以確保它始終代表環境。ARCloud使信息和體驗得以增強,共享并綁定到特定的物理位置,從而在應用程序和設備之間發生并持續存在。它通常用于培訓、音樂流、教育、旅行、房地產、醫療保健、零售和社交消息等。
◎虛擬體育賽事
VR和AR的日益普及很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運動的認知方式,創造出更具沉浸感的體育賽事。由于COVID-19流感大流行迫使有關部門推遲體育賽事,隨著廣播公司、所有者、贊助商和球隊尋找新的途徑接觸球迷并創造新的收入來源,這些技術的使用正進入主流。例如,由于COVID-19取消了2020年的NBA賽季,VR/MR聯賽通行證為球迷提供了深入了解檔案庫并重新制作VR游戲的機會。
◎眼動與面部表情
由于使用頭戴式顯示器的VR會遮擋一半的面部,因此難以識別自然表情,因此Apple于2020年早些時候申請了一種手勢,用于混合現實的表情跟蹤。頭戴式耳機旨在跟蹤眼睛、手勢和用戶的面部表情。它與AR配合使用,用戶可以在其中看到虛擬對象和世界的疊加。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長江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