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再一次改名了。
1月11日,京東正式官宣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簡稱:京東科技),將云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在一起。同時,原京東數科CEO李婭云將出任京東科技子集團CEO。
京東集團表示,京東科技定位于專注產業的數字合作伙伴。新成立的京東科技集團,融合了京東云與AI業務和京東數科的技術服務能力,在統一的云底座上,為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客戶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例如面向數字城市的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面向金融機構的資管科技和保險科技、面向企業客戶的數字營銷和智能客服解決方案等,且這些解決方案已經在業界得到廣泛應用。
此前不久,京東數科剛剛對CEO等重要職位進行了調整。其中,原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被任命為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云被任命為新的京東數字科技CEO。
這樣一來,京東的主要科技創新業務,將全部劃至原首席合規官李婭云旗下。
近期的這一系列大調整,也為原京東數科的上市之路埋下了一層陰影。從京東數科遞交科創板申請之后,到目前已經超過三個月,距離最終審核的時間已不足一月。
即使忽略金融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考量,合并新業務顯然需要重新審計,重新合并報表,因此其IPO大概率也會暫緩。
去年12月30日,京東宣布經董事會授權推進,京東集團擬將旗下云與AI業務整合到京東數科。京東當時的表述是,“此次業務整合,是基于瞬息萬變的行業環境和自身發展戰略做出的積極選擇”。
從自身發展戰略來看,原京東數科和原云及AI業務確實有其整合的必要。此前,京東數科與京東智聯云的業務一定程度相互重疊。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集團在2019年12月6日宣布整合原京東云、人工智能、loT三大事業部的架構與職責,設立京東云和AI事業部,并由京東集團副總裁周伯文負責。
京東數科則緣起自2016年成立的京東金融,并在2018年宣布開啟“數字科技戰略”,不斷拓寬其科技業務。
根據官網介紹,京東數科是一家致力于以AI驅動產業數字化的新型科技公司。公司以AI、數據技術、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為基礎,建立并發展核心風險管理能力、用戶運營能力、產業理解能力、企業服務能力,完成了在AI技術、AI機器人、智能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等領域布局。
顯然,兩者的業務邊界在內外部都容易引起認知混亂。
比如,原京東數科的智慧城市業務內的“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在其底層需要云能力的支撐,需要AI能力,但此前后者又隸屬于不同架構,很難實現技術協同。
此次業務整合后,其相關解決方案將建立在統一的云底座之上,依托全集團的AI、數據技術、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科技能力,面向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不過,對于整合后的業務負責人等安排事宜,并未出現在公告中。比如,原來指掌京東云和AI事業部的京東集團副總裁周伯文究竟是否會歸入新成立的京東科技,尚未可知。
京東科技的兩易其名,正是金融監管迭代的典型注腳。
2013年9月,京東金融(京東數科前身)團隊成立,首位CEO陳生強2007年4月加入京東,是京東集團的第一任CFO。
2016年1月,京東金融獲得來自紅杉中國、中國太平以及嘉實投資三家機構領投的66.5億元人民幣融資,融資完成后,估值達到466億元人民幣,成為當時繼螞蟻金服、陸金所之后估值最高的互聯網金融機構。
2018年,京東金融低調更名京東數科,強調科技輸出,將自身定位為“一家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科技公司”。
當時的行業大背景是,原先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概念在P2P暴雷之下,飽受污名化質疑。同時,監管層對金融業務監管越來越嚴格,持牌經營成為趨勢。央行行長易綱曾多次公開強調,金融要堅持持牌經營,無論內資、外資,做業務之前都要取得相應牌照,金融監管部門一定要加強依法金融監管。
2018年時,京東數科公司估值超過1300億同時實現全年盈利,其中科技服務收入占總收入之比較2017年翻3倍。
2020年,京東數科開啟上市之路。但監管鐵幕同時降下,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京東數科的金融屬性也被外界廣泛關注。
11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為小貸業務定下了多條業務紅線,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收入來源主要正是旗下的小貸業務。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總營收103億元,其中兩個信貸產品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的收入分別為26億元和18億元,占總營收超過4成——顯然,并入新業務之后,其信貸營收的占比將獲得“稀釋”。
兩個月后,京東數科再度更名,并且交由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指掌。
合規成了此時金融科技巨頭們的最迫切任務,一位接近京東金融的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隨著原首席合規官的到來,“公司內經常會全員培訓合規相關的內容。”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蔡鵬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