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包裹快遞市場規模連年穩居世界第一。2021年,你對郵政快遞服務有哪些新期盼?
1月4日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21年郵(快)件業務量完成1219億件,同比增長12%左右;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955億件,同比增長15%左右。同時詳解了未來五年郵政快遞業發展新目標。
2020年,實現三個“率先”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郵政快遞業創出了什么樣的業績?
“率先實現復工達產,率先實現轉負為正,率先實現高位運行。”馬軍勝連用了三個“率先”。
“數百萬快遞小哥冒‘疫’奔忙,打造了疫情期間永不中斷的供給線、生命線。”馬軍勝說,在過去的2020年,郵政快遞業在特殊時期發揮了特殊作用,開辦“郵寄辦”“醫藥通”等政務民生寄遞業務,組織援外醫療物資和留學生“健康包”運遞,全行業累計發運車輛8.75萬臺次、貨運航班779架次,寄遞防疫物資48.98萬噸。
溝通城鄉、暢通海內外,小快遞發揮出大能量。2020年,郵政快遞業累計打造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60個、超百萬件項目260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超過300億件,全國6.2萬個建制村借助合作實現快遞進村,為農村地區新增就業崗位15萬個;累計打造服務制造業典型項目1087個;完成跨境寄遞業務量21.2億件、支撐跨境網購零售額超4400億元。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2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支撐網絡零售額10萬億元以上。
2021年,快遞有了新目標
“2021年,要落實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編制進村指引,明確進村標準,實施分層次、精準化服務進村。”馬軍勝說,力爭到2021年底,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80%和60%。
國家郵政局還將推進國際郵件處理場地改造升級,創新郵件、快件、跨境電商通關模式,完善進出境快件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支持企業加強國際干線自主航空能力建設,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利用海運快船補充運力短板。
在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方面,馬軍勝介紹,2021年,國家郵政局將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力爭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同時,還將出臺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和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
在加快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將推動構建郵政快遞企業、高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體”的行業科技研發體系,推進智能安檢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算法優化,推動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試點應用。
此外,將推進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項目試點,推廣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北斗導航系統等先進技術裝備。
在完善行業人才支撐體系方面,將深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確保年度培訓25萬人次,壯大中高級工程師隊伍。支持共建院校郵政學科建設,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士、博士研究生。
國家郵政局將制定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和末端派費核算指引,督促快遞企業及時足額發放工資,推廣人身意外險等適合快遞業的險種。聯合相關部門出臺優化基層員工權益保障政策。
2021年,還將制定“快遞進廠”行動方案,編制“快遞進廠”指引,搭建寄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的供需對接平臺,引導企業加強快運物流網絡建設,在制造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
此外,馬軍勝介紹,未來五年,要深入挖掘“快遞經濟”的內涵與外延,培育壯大關聯產業及配套服務。緊緊圍繞擴大內需,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構建日處理超10億件、服務超10億人的寄遞網絡。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絲綢之路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sczl/)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