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丨李宏晶,編輯丨深海
1月5日,蘇寧環球高開1.47%,中午時分封死漲停;1月6日,一字漲停直至收盤,兩日股價大漲21%。
有分析稱,公司股價大漲或許與公司近期公布的一則投資者調研信息有關。
2020年12月30日,蘇寧環球公告稱,公司于12月29日下午接待了來自平安證券、野村證券、華菁證券和中銀證券等投資者的調研,就公司醫美產業的發展和經營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
資料顯示,蘇寧環球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企業。目前公司控股一家醫療美容醫院,另通過醫美產業基金擁有四家醫美醫院。2020年上半年,包含醫美業務在內的其他收入合計6521.58萬元,占總收入比重3.54%。
公開資料顯示,蘇寧環球成立于1987年,創始人張桂平是蘇寧集團張近東哥哥。目前蘇寧環球的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同時涉及文產、健康(醫美)、金融等幾大產業。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4.79億元,凈利潤8.48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占比90%以上。
蘇寧環球對醫美行業的布局始于2015年。當年公司明確了“大健康”戰略轉型方向,通過與長城國融等戰略合作,推動轉型落地。此后,蘇寧環球四處出擊,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7年,其在醫美領域的直接投資超過30億元。
2016年1月,集團全資子公司蘇寧環球健康與韓國ID集團簽署了《框架協議》,投資2.9億元認購其30.5%股權,并在中國開展醫療美容業務。同年,蘇寧環球健康與蘇寧環球集團合資成立50億元的鎮江蘇寧環球醫美產業基金,收購了美聯臣、廣州妍雅等多家醫美醫院及診所的股權。
2016年底,蘇寧環球與醫美器械巨頭Syneron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公司實現產業鏈協調,降低設備成本。
2017年,蘇寧環球完成了對擁有“面部骨骼輪廓整形技術”資質的上海天大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90%股權的收購。
另外,媒體曾報道,蘇寧環球參與了更美APP的C輪3.45億元戰略投資,通過與更美APP的合作拓展醫美線上渠道。不過這一說法遭到公司否定,2020年12月15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已終止參與更美的C輪融資。
在布局“大健康”產業初期,蘇寧環球多次強調,要在2020年左右實現全國范圍布局數十家醫美醫院,打造頂級醫美連鎖品牌。最終實現“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標,成為中國醫美行業的絕對領導者。
但目前來看,公司離這一目標相去甚遠。事實上,多份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2018年之后,公司醫美機構數目就沒再增加,在醫美行業的投入似乎已停止。
2019年5月6日的投資者活動調研中,蘇寧環球表示,對于醫美產業,已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競爭態勢進行了調整整頓。2020年11月20日,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公司控股一家醫療美容醫院,另通過醫美產業基金擁有四家醫美醫院。
從公司年報中,也可以看出醫美相關收入并沒有增長。2016-2019年,公司包含醫美收入在內的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8742.94萬元、1.87億元、6225.52萬元和4012.3萬元。
最近的這期調研之中,蘇寧環球僅表示,公司多家醫美醫院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斷提升,公司醫美產業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
然而,這則簡短的信息還是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截至1月6日收盤,蘇寧環球總市值124.44億元,較兩個交易日之前增加約21億元。
資本市場向來先覺先知,投資者追捧的背后,我國醫療美容行業不斷擴容,已成長為一個超千億的市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我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收入規模達到1436億元,2015-2019年全市場復合增速達到22.5%,2020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預計為1518億元。未來幾年,沙利文預計,2019-2024年復合增速達到17.3%。
即便如此,我國醫美行業滲透率仍不及發達國家。根據沙利文提供的數據,中國醫美2018年總療程數超過2000萬例位居世界榜首,是美國的1.2倍左右,分別是日本和韓國的4倍之余。但中國醫美每千人診療次數為14.8次,約為日本的1/2、美國的1/4、韓國的1/6。
更美APP近期發布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90后、95后人群逐漸成為醫美消費主力,95后“逢播必歡”,90后抗衰激增。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男性顏值意識崛起,更美平臺男性用戶占比13.5%。
在醫美行業迅速增長的背景下,近兩年多家明星醫美企業上市,引來資本狂歡。2019年5月2日,新氧納斯達克上市;10月25日,鵬愛集團納斯達克上市;10月30日,昊海生科上交所科創板上市;11月6日,華熙生物上交所科創板上市。2020年9月28日,玻尿酸龍頭愛美客登陸創業板,總市值達到853億元。
一級市場上,處在細分領域且具有成長潛力的創業公司也持續受到資本的關注。動脈橙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1日,2020年醫美一級市場共發生16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約8億元。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消費醫療SaaS+供應鏈平臺領健,獲得超2億人民幣C2輪融資;光電美容品牌AMIRO獲億元級B輪融資,由達晨財智領投,弘暉資本、凱爾特亞洲、奧牛資本及老股東順為資本跟投;隱形牙齒糾正品牌微適美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變量資本跟投。
作為有資金和流量優勢的互聯網巨頭,當然不會放棄從醫美行業分一杯羹的機會。2020年初,美圖宣布逐漸布局醫美行業,整合變美生態鏈。9月22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宣布,全國首個“醫美直播產業中心”落戶四川成都武侯她妝小鎮。
美團是更早進入醫美行業的巨頭,2019年1月,美團將醫美業務從其麗人業務的細分品類中剝離,升級為獨立運營的業務部,并與華熙生物、伊婉、艾爾建等多家大型醫美品牌建立了合作。在2020年的618活動中,美團線上交易額21.7億的數額遠超另一位醫美頭部玩家“新氧”,是新氧上半年5.11億元營收的四倍多。
一位業內人士稱,從流量巨頭們的布局來看,它們已擺脫傳統獲客方式的束縛,從技術、人才、形式等多維度的方式為醫美行業帶來新的支持。
醫美市場高增長的同時,伴隨著黑機構、黑醫生、黑藥品器械以及醫美平臺上“虛假日記”等亂象。
據艾瑞咨詢資料顯示,我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不僅如此,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范圍經營的現象。
非法經營醫美機構之外,還有大量非法醫師。這類僅通過非法培訓機構短期速成的“無證行醫”,根據中整協統計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法醫美機構當中,存在非合規醫師“飛刀醫生”的現象,根據艾瑞估算非合規醫師數量將近5千人。
艾瑞咨詢報告表示,上述黑機構、黑醫生導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難上難。
而這諸多亂象或許與市場高度分散有關。艾瑞咨詢統計,行業中大體量醫美機構僅占市場的6-12%,中小型機構是目前的主力形態,占到機構數量的 70%-75%,另外還有 16%-22%的小微型診所。
面對醫美行業存在的問題,國家也不斷的出臺監管政策,力圖規范醫美行業發展。2016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成立,開始在民營機構中開始推動機構資質考核評價;2019年針對醫美廣告,明確了醫美平臺的廣告規范;2020年4月,國家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明確醫療美容廣告屬于醫療廣告,非醫療機構不得發布醫療廣告。
“目前,醫美行業過度商業化。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醫美醫生如果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沒有掌握專業的醫療美容技術,醫療事故頻頻發生,應高度重視整形外科存在的行業風險。”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認為,醫療美容市場健康成長離不開監管機制保障,應加大醫美市場的規范力度,同時,建立整形外科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醫美診療水平。
天風證券報告中認為,在行業資源聚集、政策逐步完善、互聯網重塑渠道的大趨勢下,未來醫美行業將朝著更加集中化、生態化、透明化和標準化的趨勢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