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熊出墨請注意
你可能不敢相信,B站數以百萬計的UP主群體中,播放數排名第一竟是一個營銷號。
臥龍寺,百大榜單里找不到,各分區排行中看不見,從站外觀之,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影響力與老番茄、何同學等UP主助相差甚遠。
然而,在站內卻是另一番景象。臥龍寺的透明是像空氣一樣,雖透明,卻無處不在。“首頁短視頻一半都是他的”,以秒計算的投稿速度,加上平臺的算法推薦,其搬運的視頻成功闖進用戶視野。
甚至,很多人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就觀看了成百上千次。最終,該營銷號全年收獲16.9億播放,那個熟悉的頭像強行頂著“今年最喜歡的UP主”的光環出現在個人年度報告中。
模范帶頭作用之下,陳師姬、大霓奈、牛滑墻等更多類似的營銷賬號正在野蠻生長,并逐漸成為B站上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搬運,撐起了B站短視頻內容的半邊天,并在官方推薦下收割了令原創UP主可望不可即的流量。
矛盾由此而生,向來以原創高質量內容為綱的社區里,為何沒有感情的低質量視頻搬運機器成了用戶的最愛UP主?進一步細究,營銷號瘋狂輸出的粗糙低質內容明顯拉低了整條街的平均水平,在平臺整治鐵拳之下,為何出頭鳥非但沒有被打,反而一路綠燈沖至頂流?
而形成今天這個局面,營銷號、平臺、用戶,誰要為此擔責?
營銷號在B站是怎樣一種存在,從用戶玩的梗就能窺見一斑。
看視頻,我只用臥龍寺App
干脆改名叫臥li臥li算了
B站只有兩種視頻,臥龍寺和其他
......
隨意點開一條搬運視頻,評論區里用戶關于內容的討論熱情遠不及UP主本身。玩梗集中于兩點:一是搬運速度,2020年臥龍寺共投稿了21807條視頻。二是視頻的露出頻率,量大的基礎之上,經官方推薦后經常展現在用戶首頁,收割可觀的流量。
B站一哥老番茄,坐擁1375.3萬粉絲,總播放數為15.3億。88.1萬粉絲的臥龍寺,總播放數為22.7億。
頂流身后,同行者正越來越多。牛滑墻、林喵喵吖、陳師姬、大霓奈等等搬運營銷號通過批量搬運的路數入侵用戶首頁,基本包攬了用戶在B站觀看的所有短視頻。
單就這幾人的播放量來看,大霓奈目前播放數13.9億,陳師姬播放數6億,林喵喵吖播放數3.6億,牛滑墻播放數1.8億。作為對比,2019年全網走紅的B站百大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播放數為1.6億。
網友貍子LePtC整理的播放數據也能證明營銷號在B站的野蠻生長。例如11月23日這一天,全站播放量排名前五的UP主,第一臥龍寺、第四陳師姬和第五大霓奈,搬運營銷號占了三席。
2020年Q3財報顯示,B站當季月均活躍UP主數量同比增長51%達170萬。然而,從播放數據來看,B站實則被營銷號攻陷。百萬認認真真做內容的UP主,流量遠不及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營銷號。
有流量就能變現,營銷號前赴后繼,源頭動力是有利可圖。
尤其是每當平臺有相關激勵政策上線時,隨之都會迎來一波營銷號爆發高潮。前幾年短視頻行業正處在風口之上,為拉攏創作者、鼓勵內容產出,平臺把比拼重點放在了資金補貼、流量扶持政策。秒拍10億人民幣補貼短視頻創作者,微視拿出30億元補貼總額度,抖音升級流量廣告分潤策略,B站上線創作激勵計劃等等。利用規則漏洞,營銷號成為補貼的獲利者已不是新鮮事。
做過兩年MCN機構的強哥表示,“機構做營銷號的賺錢模式無外乎接廣告、產品分銷、賣號這幾種。不管怎么賺錢,前期都要經過養號的階段。就像臥龍寺一樣把粉絲量、流量做起來,后續商業變現才好開展。”
簡介里寫明自己是“日更營銷號”的大霓奈,目前擁有67萬粉絲,官方認證為知名搞笑UP主,且其已與B站直播簽約。搬運視頻積攢人氣,直播真人出鏡與網友互動,大霓奈已進行過多次商業變現活動。
產品分銷方面,大霓奈的推廣櫥窗里目前上架了12款合作商品。廣告合作方面,根據火燒云數據提供的信息,大霓奈植入報價參考為145820-182275元,臥龍寺為48312-60390元。
與變現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營銷號極低的搬運成本,“按照更新速度和綜合表現,一眼就可以確定搬運號不是人工在做”,強哥透露,“要么是AI,要么就是專門的養號機構。短視頻營銷號現在已經是全程自動化操作,看視頻、扒視頻、剪視頻、發視頻一條龍,AI都能完成。”
熊出墨聯系到一位銷售視頻處理軟件的賣家,根據他的介紹,批量搬運處理視頻的AI軟件是專門為營銷號、自媒體量身定做。附贈全網視頻無水印批量下載的網址,可以用于解析市面上主流的30多個平臺的視頻,實現批量搬運。
“搬運之后再批量處理,批量去水印,去片頭片尾,加自定義背景,鏡像翻轉,配音都可以,十幾秒就能處理好一條。還有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技術自動消重,消重就是避開平臺的原創保護審查,讓你搬運的視頻也能標原創,獲得平臺推薦和收入。”
而這樣一套AI軟件,定價只要5塊錢,并且老板保證“包教包會”。極低的成本讓營銷號幾乎沒有入門門檻,真金白銀的高回報誘惑力十足,其生長進而更加野蠻。
營銷號過街,人人喊打。之于各大內容平臺,這已是共識。
從人人網時代開始,營銷號就一直存在于網絡世界。其危害性大家也早已熟知,影響平臺風氣,拉低內容質量,侵害內容生態......平臺與營銷號,生來就是站在對立面。
營銷號之于B站,負面影響也十分突出。
首先是對用戶體驗的拉低。
據火燒云數據監測,臥龍寺、大霓奈、陳師姬、牛滑墻等營銷號搬運的視頻中,搞笑、沙雕、趣味、動物等標簽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強哥表示,“這些用戶喜歡看的內容,通常就是營銷號搬運的重點”。
長期搬運同類型內容之外,營銷號發布的內容還存在另外一些顯著的共性,如粗糙低質,畫質模糊,內容缺少實質性營養,其中部分視頻可能存在不良導向。此類內容入侵平臺內容生態,長期占領用戶首頁,對應的“變味兒”體驗可想而知。
知乎“如何評價B站UP主臥龍寺”的視頻下就有網友表達了反感,在看到臥龍寺搬運的一個掐頭去尾,不講清楚前因后果的夫妻打架暴力視頻,網友表示“真的觸及到我的底線了”
其次是對創作者積極性的打擊。用戶舉報可能因為不堪其擾,而同為UP主的創作者,舉報營銷號更多是出于對平臺流量資源分配規則存在異議。
“不夸張地說,首頁短視頻一半都是他的”,小文告訴熊出墨,作為B站深度用戶,她越來越感受到被臥龍寺支配的恐懼,“躲都躲不掉,有時候因為封面、標題點開,看完才發現怎么又是臥龍寺。”
這并非個例,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相關吐槽比比皆是。“最喜歡的UP主”的迷惑數據,與支付寶年度賬單一樣令人滿頭問號,一大波網友直呼B站的年度報告被營銷號給打敗。
“最近這種號的數量已經開始增加了,很多小UP主連上首頁的機會都沒有,腳本機器人卻達到了80多萬粉絲”,一位B站用戶表示已經向客服舉報相關營銷號。
但與此同時,我們又切實看到,各平臺針對營銷號的打擊行動從未終止。
例如,去年五月份,國內各大平臺就集中開展了“網絡惡意營銷賬號專項整治行動”。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布公告,嚴打企鵝號平臺的營銷號。百度對移動生態旗下各產品,包括百度新聞、百家號、百度貼吧、好看視頻等,啟動專項整治。頭條號也表示規范平臺運營,加強頭條號賬號管理、內容管理。
B站在上述行動中也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整治小組,對平臺營銷號進行自查清理。上個月,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在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再次亮明平臺方嚴打營銷號的態度。
陳睿表示,“B站堅持內容品質導向,而非流量導向”,并且,平臺“每天會處理35萬次的用戶舉報,我們一直在打擊營銷號、打擊數據作弊等不良行為。”
鑒于此,營銷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平臺也在真刀真槍地給予痛擊。可反常的是,這么多桿槍,卻沒有一個槍口是對準出頭鳥。
事出反常必有因。
“粉絲多還不是因為都在等著看搬運沙雕視頻”,有用戶對吐槽營銷號的評論給出駁稱,“不管是搬運,對我來說沒有影響,坐等視頻送上門,省得到處去找了”。
言外之意,存在即合理,有人看就有人做,有人做就有人看,營銷號的存在滿足著用戶需求。
“要是整個擼羊毛的賬號,流量比他們還嚇人”,強哥根據自己對行業的觀察表示,“精華內容太少,需求始終存在。還有,為什么營銷號喜歡搬運沙雕、獵奇、擦邊的內容,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愛看。”
此外,營銷號的搬運行為還涉及到侵權的問題,侵權成本低為一眾營銷號創造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從先例來看,行業懲戒機制目前還不完善。搬運外網視頻,國外YouTuber很難維權。搬運國內其他平臺視頻,最多是舉報后平臺刪除內容或封號處理。侵權成本高的話,營銷號應該會被訴訟到破產。”
前文提到,B站一名創作者曾向官方舉報。事實上,從B站視頻評論區、微博、知乎等地網友的發言來看,關于營銷號的舉報、投訴不在少數。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這些出頭鳥至今未被封號,搬運的視頻還屢屢被推上首頁?
坊間猜疑四起,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應該有點官方背景”。并且,“B站不僅有臥龍寺這一個披著‘用戶’皮的‘官方’搬運號”
流言還是真相,交給時間解答。但是循著這個思路,從客觀事實中確實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例如,微博、抖音、快手也存在“臥龍寺”、“大霓奈”、“陳師姬”等相關的賬號,且頭像相仿。然而,在B站之外的任何平臺,他們都絲毫沒有以搬運沖擊頂流的野心,發布的內容寥寥無幾,這從側面證實了一眾營銷大號對B站的專一。
根據Q3財報,UP主創作的PUGV內容作為B站內容生態的基石,當季月均投稿量同比增長79%達560萬。值得注意的是,UP主原創視頻以中視頻為主,而營銷號搬運的基本全是短視頻,二者之間存在十分巧合的互補性。
B站方面稱第三季度PUGV內容持續占據平臺整體播放量的91%,就前文列舉的營銷號播放數在全站所占的比例可以初步推算,營銷號輸出的內容或許也被計算在內。
知乎上提出“如何評價B站UP主臥龍寺”問題的網友表明擔憂,“這位UP一小時發十幾個轉載短視頻,直接加速了整個B站的短視頻化。”
營銷號一己之力難以改變B站整體的內容生態面貌,但具體對于小文這樣的用戶而言,首頁短視頻被營銷號包攬,年度報告中成百上千次的播放數,事實性改變已經發生。
辯證地看待這種變化,弊反映在前面提到的社區生態、內容生態、用戶體驗,利是利于B站與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對抗。
所以,平臺方在處理營銷號這件事上,不是不封。而是,因為某些原因,已經攻陷平臺的營銷號得以一直游走在封號的邊緣。
從某些角度而言,平臺與營銷號之間的關系并非完全對立,而是利弊博弈。
陳睿說過,“短期的商業利益取決于它短期的流量最大化,長期的價值一定是取決于一個平臺上有多少好內容,所以我們堅持給優質的內容更多的流量,而不是追求短期平臺流量的最大化。”
營銷號搬運的視頻質量幾何,大家有目共睹。流量表現怎樣,這里也無需贅述。不必繼續揣測B站對一眾營銷號是否綠燈放行,因為登上首頁的他們已經說明一切。
顯然,現實與理想是相悖的。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往前倒一倒互聯網的發展史就能夠理解為何會出現這一局面。電商領域,高舉打假大旗的淘寶早期是怎樣崛起的?短視頻領域,多少人是因為喊麥、社會搖才知道的快手?社交領域,陌陌上線之初陌生人之間打招呼又都在聊些什么內容?
默許假貨、喊麥的存在,平臺得以跑馬圈地,收割流量,建立競爭優勢。同理,為營銷號開綠燈,B站也能從中受益。
除了短視頻這一內容形態的補齊,營銷號的野蠻生長還給平臺帶來了其他的意外收獲。比如,隨著內容的搬運,短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將賦予B站更強的用戶粘性,前文所講日播放數排名前五中營銷號占據三席就是佐證。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B站月活用戶同比增長54%,達1.97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高達81分鐘。這其中營銷號搬運而來的內容貢獻幾何無法確定,與此同時亦不能否認其貢獻的客觀存在。
再舉一個例子。營銷號從競爭對手平臺搬運內容,依托自身影響力在B站內為創作者引流,這與官方的流量扶持殊途同歸。有網友發現,UP主自來卷三木在入駐B站之前更多是把精力用于運營抖音。營銷號把他的抖音視頻搬到B站,并獲得大量關注,完成了冷啟動。隨后,自來卷三木便正式入駐B站,開始發布獨家內容,通過官方引流兩個月時間即在B站積累百萬粉絲。
平臺放行,用戶追隨,營銷號瘋狂,高質量內容社區里才長出了臥龍寺、陳師姬、大霓奈等一朵朵奇葩。
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在座的各位都有責任,可誰又會去較真呢?就像拼多多身陷假貨風波時王興評論的那樣,“一堆人質疑拼多多卻不質疑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已經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是多么健忘。”
社會是健忘的,流量才是至上的。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