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港股研究社
要說2020年什么最火,新能源汽車絕對算是其中一個。隨著新能源汽車浪潮席卷全球、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在迎來一波消費熱潮的同時,也使得整個產業鏈上的不少企業收益頗多。
其中被封為2020"妖股"的五菱汽車,全年股價累漲超700%,成為市場頗為關注的焦點。為何這家從事汽車業務的公司能享受這么高的估值?逆天股價高速之后,五菱汽車能否在市值上持續取得突破?
2020年,五菱汽車之所以能夠在資本市場收獲高估值,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站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口,這里我們或許有必要提高上汽通用五菱汽車。
在2020年熱情持續高漲的新能源板塊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生產的宏光MINI可謂是出盡風頭。
數據顯示,2020年7月底,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生產的宏光MINI一上市,銷量就超過了1.5萬輛。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7-11月,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以來累計銷量達到77370輛,僅11月,五菱宏光MINI單月零售就達33094輛,銷量超過特斯拉Model3,成為2020年國內唯一單月銷量破30000輛的新能源汽車。
圖源:蓋世汽車
而五菱汽車這次的閃光表現,也讓港股五菱汽車"沾光借勢",趁機火了一把。
港股五菱汽車是一家主要從事汽車相關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為生產宏光MINI EV的上汽通用五菱提供零部件。據年報顯示,上汽通用五菱是五菱汽車的第一大客戶,占據2019年銷售額的48.1%,此前,借著五菱宏光MINI EV的熱賣,五菱汽車也在港股市場上華麗逆襲,從僅僅是一只股價0.2港元左右的仙股,最高漲到4.43港元,漲幅超二十倍。
資料顯示,上汽五菱為上汽集團、通用集團與廣西汽車的合營企業,廣西汽車持股在6%以上(柳州微型汽車為廣西汽車100%持股)。其中,廣西汽車為港股五菱汽車的控股股東,持股60%。同時,上汽五菱又是港股五菱汽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的重要客戶,而這次宏光MINI EV的熱賣,帶動了相關產業鏈集體起飛,作為上汽通用五菱提供零部件的供應商,港股五菱汽車的增長也是情理之中。
再者,由于國家近年來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環境利好,加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提升,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發展呈高歌猛進的態勢。
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1.1萬輛,新能源商用車銷量9.8萬輛,同比減少9.6%,同期汽車銷量2247萬輛,同比減少2.9%,乘用車銷量1779.3萬輛,同比減少7.6%,由此可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遠超行業增速,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
這樣看來,作為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呼聲最高的新能源汽車提供零部件支持的五菱汽車,股價上漲的邏輯似乎并不難理解。
此外,不得不說,五菱汽車的營銷策略在汽車界也是相當優秀。提起五菱宏光,首先想到的就是"低價"、"鄉土"這些詞,而五菱,依靠一系列營銷手段,成功將自己打造成下沉市場的"網紅"。
今年年初,五菱助力抗疫,加入口罩生產隊伍。6月,"地攤經濟"火了之后,五菱借勢開啟售貨車,并標榜自己是"地攤經濟的正規主力軍",當日港股五菱汽車就漲超120%。7-8月期間,五菱又相繼蹭了螺螄粉和喜茶的熱度,不僅上線限量版"五菱螺螄粉",還牽手喜茶舉辦"靈感碰撞派對"。可以說,五菱汽車出色的營銷手段成為了其成功破圈的一大法門。
然而,靠著玩"梗",短期內雖能吸引大量注意,卻也有著局限性,畢竟,消費者最后還是看實打實的產品。
隨著電動車品牌的競爭日趨激烈,外部有像特斯拉這樣的行業巨頭,既擔當"鯰魚"的角色攪動市場,又具備"鯊魚"的兇悍,想要拿到更多國內市場份額。
據官網消息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特斯拉旗下的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和Model Y雙電機全輪驅動版,分別降價約16.51萬、14.81萬元,起售價為36.99萬元、33.99萬元。這一波降價操作,也對其他品牌造成持續性壓迫。
尤其是2020年政策和疫情的雙壓力,對于自主品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上汽通用五菱負責人今年表示:"自主品牌不向上就是死,因為消費者在變化,這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乎生死的問題。"
雖然目前的"宏光MINI EV"橫掃新能源車市,但在如今消費者習慣變化萬千,且特斯拉魔幻降價的基調下,能不能一直保持這股漲勢,依然有待于接受市場邏輯的檢閱。
前不久,港股五菱汽車也出現了投資者情緒波動。12月29日午后,五菱汽車股價突然直線跳水,從最高漲43%到最低跌29%,盤中振幅高達72%,市值蒸發近50億港元。那么,這種資本市場的情緒波動,后續也很有可能因為一些別的因素而重演。
而回歸到五菱汽車本身,從業績基本面來看并不亮眼。據其2019年財報顯示,五菱汽車2019年全年收入142.24億元,同比減少5.9%,股東應占虧損2123.2萬元,上年溢利7067.3萬元,每股虧損1.04分;2020年上半年,五菱汽車總收入為57.08億元,同比減少7.1%,凈利潤為-2.9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500%。接下來的新財報很有可能會成為資本市場情緒變動的關鍵因素,也有專業人士分析稱,五菱汽車根本沒有過硬的業績來支撐當前的股價暴漲。
那么,五菱汽車的暴漲難道又是一場泡沫?事實上,從五菱汽車所處的市場來看,仍然具備不少的市場想象力。
眾所周知,下沉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已經在浮現。對于五菱來說,或許它的主戰場,一直都是下沉市場。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兩極分化,中高端市場一直被一些傳統大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占領,五菱反其道而行之,以白菜價打入低端市場,正好契合了下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而它的一大絕對優勢就是低價。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消費得起動輒幾十萬的新能源汽車,五菱便憑借這一優勢迅速獲得了下沉市場小鎮青年的青睞。
有數據顯示,20-30歲的消費者占比30%,30-40歲的消費者占比47%,60歲以上的消費者僅占5%。四線以下城市汽車保有量約占全國總量30%,但電動化僅為0.6%,低于一二線城市水平。汽車銷量方面,2019-2020年5月,四線以下城市汽車銷量占全國汽車總銷量的24%,電動車占比不到1%。而如果這些用戶全部購買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圖源:汽車之家
此外,特斯拉工廠搬到上海,雖然給國內的車企造成了一定壓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鯰魚效應。當年正是因為蘋果的競爭,才崛起了像華為、小米、OPPO、VIVO一大批的優秀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五菱汽車將發動機業務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據業內消息稱,將有望于12月開始向宏光mini EV供應電機,這一動作或許能為五菱汽車的股價帶來新的動力。
但在主攻的下沉市場上,五菱汽車或許還會面對例如江淮、奇瑞等強勁對手的競爭攻勢。數據顯示,奇瑞eQ1的銷量一直非常堅挺,2018年曾獲得A000級純電動車銷售冠軍,2019年1-7月份以總計22538輛的銷量再次成為該級市場銷冠,同時取得純電動車市場銷量排名第四的亮眼成績。
下沉市場的近身搏擊仍會是一場充滿硝煙的戰爭,不僅要拓寬自身品牌的護城河,還要看誰能深挖出下沉市場的巨大潛能,搶奪更多的用戶。那么,五菱汽車能否維持住現有漲勢在市值上進一步取得突破,還要看其能否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帶來更多具有說服力的好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