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涼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原油寶墜落史”:油價一夜變臉?損失規模達90億余元
2020年4月21日凌晨,中國銀行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急劇下挫,下跌至史無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當日公布的結算價為-37.63美元,出現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WTI原油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第一個負值結算價。
該“原油寶”事件爆發后,致“原油寶”投資者合計損失90億余元,中國銀行更是連發3次關于“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直至2020年5月5日,中國銀行公告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同月,銀保監會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啟動立案調查程序。直至7個月后,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款5050萬元。
馬云被約談現蝴蝶效應:600億元螞蟻配售基金黯然離場
2020年10月21日,螞蟻集團IPO獲批,A+H兩地IPO同步開始。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齊聚一堂,約談馬云,隨后,螞蟻集團IPO暫停,易方達基金、鵬華基金、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和華夏基金旗下5只600億元配售基金只能無奈黯然離場,為投資者設置1個月的退出選擇期。
“破碎蛋殼”背后:走在風口浪尖的微眾銀行
11月中旬,蛋殼公寓破產傳言陸續出現,隨著該傳言的發酵,因租金貸交易與之相關的微眾銀行也處于風口浪尖。
對此,微眾銀行回應稱,所有受蛋殼公寓事件影響的客戶剩余貸款本金將給予免息延期,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不扣款,不計息,不影響征信記錄。
但是風波并未終止,在出現“租客跳樓事件”后,12月4日,微眾銀行再次表示,已研究制定出合法合規的方案,可以實現即使蛋殼租金貸客戶不繼續還貸,仍能結清貸款。
“假黃金迷局”:數十家金融機構陷160億元誤墜金凰珠寶
2020年2月,東莞信托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展開清算,因金凰珠寶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卻發現本應是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的標準金,竟只是銅合金贗品。
此外,5月,民生信托再次發現質押的黃金為銅合金。
最終該“黃金局”牽涉十幾家金融機構,未兌付的融資金額達160億元。
“ETF盤中跌停潮”:創業板注冊制開啟 股民懼新致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注冊制正式開啟。因創業板注冊制交易規則“創業板注冊制新股前5日不設漲跌幅,以及之后漲跌幅比例為20%”等,一度引起ETF的盤中跌停。
重疾險定義更改:保險業或存波動
3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修訂版(征求意見稿)》(簡稱《規范修訂版》),對重疾險的疾病定義做出了新的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該《規范修訂版》實施,將使重疾險產品集體下架,重疾險配置發生改變,保險業或存波動。
P2P網貸機構歸零:不良資產風險被緩解
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全部歸零,不良資產處置隨之被推進,影子銀行風險得以降低,P2P網貸平臺風險略微緩解。
其實,P2P網貸機構的興起并不是一蹴而就,近幾年發展更是略顯波動。
2007年,P2P網貸興起。
2013年,P2P網貸進入高速擴張期。
2016年,隨著《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頒發后,P2P網貸進入監管時代。
期貨業喜迎新成員:生豬期貨擬掛牌交易
12月11日,證監會批準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且將于2021年1月8日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
債市驚現多起“黑天鵝”:紫光13億元私募債違約 永煤10億元債券違約
10月29日,紫光集團聲明稱,10月30日到期的“15紫光PPN006”為永續債,將繼續支付利息,但不行使回購權;10月31日到期的“17紫光PPN004”,將按期償還。
不到半個月,永煤控股又因流動資金緊張,旗下“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違約本息金額共計約10.32億元。
新證券法披露:對投資者保護水平提升
3月1日,新證券法歷經6年修訂,正式實施。證監會從全面推進注冊制、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等十個方面盤點新《證券法》的制度改革。
新證券法的頒布首先提高了對投資者的保護水平,其次強化了信息披露要求,最后完善了證券交易制度。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