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一眨眼又到了年尾。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太多的大事值得我們銘記。這一年里,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也不斷提升。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本文將帶你回顧 2020 年數字經濟領域十件具有標志性和影響力的大事。
2020 年,金融行業延續了此前的強監管態勢,政策方面也不斷收緊。
為打擊各種借貸亂象,最高法大幅下調了我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兩線三區” 退出歷史舞臺,4 倍 LPR 的利率極大保護了借款人的利益。
網絡小貸新規的出爐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平臺設立網絡小貸公司的門檻,同時對超額融資杠桿倍數、聯合放貸中的出資比例以及牌照空置、轉讓套利等風險與違規行為進行了限制。
此外,為嚴防手握多張牌照的互聯網平臺跟風進入金融領域、只顧追逐金融收益脫離實體經濟的情況,金控公司管理辦法應運而生,填補了互聯網金控監管的空白。
長租公寓暴雷不是今年才有的事,但如此大規模的暴雷確屬絕無僅有。
數據顯示,蛋殼經營的公寓數量多達 43.83 萬個,保守估計此次暴雷將波及到約 50 萬用戶。
長租公寓 “高進低出、長收短付” 模式的本質與問題 P2P 平臺的期限錯配、資金池和龐氏騙局極其類似。一旦資金鏈斷裂,平臺跑路,就會將房東、房客乃至裝修供應商都拖入深淵。
目前的事件進展中,微眾銀行已替租客們向蛋殼追債,扛下了巨大的壞賬風險。
有律師分析,此次暴雷事件中,蛋殼公寓方面的行為已經涉嫌詐騙罪、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多項罪名,對平臺的依法追責已刻不容緩。
所謂 “場景金融” 已被證實是個偽命題。長期來看,蛋殼的暴雷已讓國家充分重視起金融創新的風險性,更有望建立防范金融偽創新的長效評測機制。
從 2006 年引入國內到高峰階段的全國近 6000 家平臺再到歸零,P2P 這個舶來品用了 14 年時間。
從被看好到野蠻生長,從雷潮初現到群魔亂舞。投資者們在貪婪與恐慌的兩級反復橫跳,監管的態度也從慈母式的引導備案轉變為嚴父式的一刀切。P2P 看似短暫的一生已經歷了太多起伏跌宕的轉折。
這是監管的勝利,也是市場的勝利。
最終,一直被倡導的投資者教育以一種鮮血淋漓的方式完成了,大多數暴雷平臺的出借人回款無望,平臺被立案偵查,高管被抓。少數轉型成功的平臺戴著鐐銬跳舞,寄望于多元化經營給品牌講出新故事。
螞蟻 A+H 上市踩下急剎車,令全球最大 IPO 原地變身年內最大黑天鵝,由此帶來的監管對金融科技概念股的突然關注,也拖延了京東數科的上市進程。
公司自身要被重新估值、二級市場的股民也間接受傷。除了善后工作,螞蟻也試圖通過整改小貸業務、下架互聯網存款、下調花唄額度等方式擁抱合規。
近日,螞蟻集團將迎來監管的二度約談,主題是 “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范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受監管政策落地時限影響,螞蟻重啟上市所需的時間,可能要遠遠超過 “保守估計” 的半年。
11 月,市場監管總局就互聯網反壟斷出臺相關征求意見稿,對 “二選一” 等限定交易行為作出具體規定。此前的行政指導會上,監管已對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平臺 “二選一” 等問題作出嚴厲批評,并明確要求互聯網平臺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此次阿里巴巴因 “二選一” 被查,可以看作是互聯網反壟斷監管的延續。而阿里也是在監管開會批評后和正式文件出臺前,第一家被立案調查的巨頭公司,其警示意義不言而喻。受此影響,阿里巴巴市值蒸發近 6530 億元。
但此次調查的目的并非打擊阿里的數據優勢與市場地位,其落腳點仍在防范宏觀風險。平臺經濟反壟斷長期意義旨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與鼓勵創新之間尋求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從 2018 年 9 月京東金融改名京東數科到 2020 年 7 月螞蟻金服改名螞蟻科技。近 2 年的時間里,包括小米數科、360 金融、同程金服、薩摩耶金服在內的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宣布品牌升級,轉型數字科技。
可經過時間檢驗,大多數公司更名只停留在炒概念的階段,真正將業務范圍擴展到數字科技領域的公司少之又少。目前只有京東數科、阿里云、騰訊云等頭部公司真正在智能城市、制造業、能源、交通等領域進行產業數字化的布局。
盡管目前,頭部平臺螞蟻集團與京東數科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收入構成也顯示出,數字科技尚未成為公司的主營收業務。但大平臺依然在加大數字化的投入,To B 服務的收入也有實質性的增長,同時,在監管的敦促之下,平臺也在進行去金融化的嘗試,數字科技未來可期。
今年 10 月底,國內財富管理與信貸平臺陸金所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 13.5 美元,募資金額 23.6 億美元,是近兩年來最大規模的中概股 IPO。
作為僅次于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的國內金融科技獨角獸中的老三,陸金所在因緣際會之下成為了三者中最先上市的公司,并被納入 MSCI 全球標準指數系列與中國全指數系列。
剝離 P2P 業務對陸金所營收產生了很大影響,三季報顯示,公司的零售信貸與財富管理兩塊核心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明顯下滑。平臺在獲客與研發投入方面仍明顯遜色于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與 2017 年~2018 年扎堆赴美上市的眾多平臺相比,趕了個晚集的陸金所選擇的時間點正是 P2P 泡沫出清的階段。但和螞蟻、京東等頭部平臺一樣,陸金所的后續發展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跟風下架互聯網存款就印證了這一點。
12 月下旬,比特幣再創新高,突破 2.4 萬美元大關,年內漲幅高達 224%,令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這樣的高級玩家也心動不已。
而在國內,一場始于 10 月中旬的交易所高管調查風波也牽動著眾多幣圈投資者的心。
目前,事態以 OKEx 恢復提幣、火幣起訴造謠自媒體告一段落。長期來看,國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依然面臨全球范圍內的合規風險。
法定數字貨幣的腳步近了。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央行數字錢包也在農行、建行等多家銀行系統內進行內測。
在不影響基礎貨幣總量的前提下,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完善我國支付清算基礎設施,促進支付市場的公平競爭,保護公眾利益。
從 2018 年 4 月建設銀行在上海組建 “建新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到 2020 年 7 月農業銀行設立的 “農銀金科” 正式注冊,五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至此集齊。
目前,全國 12 家金融科技子公司總注冊資本達 61.01 億元。
商業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是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發展浪潮中,由疲于被動應對向積極主動出擊的重要轉折點;是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發展中打贏 “翻身仗” 的重要抓手。同時,可持續運營的壓力也考驗著母行與子公司的智慧。
你心中的數字經濟年度大事件是什么?歡迎留言給出你的榜單。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