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所有行業,都有了“重做一遍”的可能性。
其中,出行行業經歷了7年的行業混戰后,“網絡預約出行”的理念經過了長時間的市場教育,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出行常識”。不過,隨著技術和產業的進一步迭代,“體驗”和“安全”正在成為出行平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由于市場份額已經向大平臺高度集中,地理上的錯位競爭成為了后來者新的突破路徑。
共享出行正在迎來中場變局。在這次變局中,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作為出行行業的上游主機廠開始愈來愈多地參與到出行領域的進一步變革中。主機廠的整車資源、技術積累和聯動起來的多場景行業布局開始成為了變局里一種新的趨勢。
作為后來者,主機廠應該如何做出行平臺?
近日, 上汽集團旗下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引起了行業關注。成立兩年時間,享道出行已經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同時,享道出行表示已獲得超3億元A輪戰略融資,由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共同投資。
全場景出行平臺
具體而言,享道出行的多場景布局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即網約車業務、企業用車業務、個人租車業務和出租車業務。
其中,網約車業務“享道專車”——為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舒適的網約車品質出行服務;
企業用車業務“享道租車”——為企業級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用車服務,一站式解決企業用車難管理難的問題,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個人租車業務“享道時租”——為個人用戶提供靈活、個性化的租車服務,該服務由上汽集團旗下在線全時全場景租車服務平臺EVCARD提供;
出租車業務“申程出租車”——通過技術賦能上海市出租車統一平臺“申程出行”,覆蓋出租車業務,實現四大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共享出行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出行服務正在變得越來越垂直,多場景布局已成出行新趨勢。享道出行的多場景業務布局在各個細分品類上都基本滿足了用戶的出行需求,這是出行平臺是否具備核心優勢的關鍵,也是吸引和留存用戶的必備條件。
不過,在多場景布局的同時,享道出行各個業務線運營效率提升的難度也在同比增大。
比如,在個人租車領域里,由于投入資產過重、線下運營場景復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已經有多個如途歌、EZZY等頭部租車平臺相繼因資金鏈斷裂而退出了市場。與此前倒閉的平臺相比,享道出行雖然可以利用上汽集團的整車資源來抵消一部分運營成本,但想要實現規模化盈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此,享道出行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對于享道出行來說,盈利目前不是唯一目的。”享道出行CEO吳冰表示,享道出行要做的是通過整合出行大平臺來服務更多的客戶,如何能夠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如何能夠助力整個業務模式的轉型,從原來習慣B2B2C的業務轉化為和客戶直連、高頻的服務,這是更加重要的訴求。“當你有了足夠的用戶,能夠和用戶產生足夠高頻的接觸,盈利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說水面上的多場景布局是現代競爭,那么無人駕駛則是未來所有出行平臺的競爭終局。
而在無人駕駛到來的前夜,一個連通從前端運營數據到中端車機數據、交通數據再到后端車后市場(金融、保險、車輛維保)的智能中樞已經成為了出行平臺競爭的制高點。
在目前的局勢下,無論是從訂單量還是運營數據維度來看,以互聯網平臺起家的出行公司顯然已經走到了前面。與前者相比,依托于主機廠背景的出行平臺,則需要更多地從車機層面實現智能出行中樞領域的突破,這也是這類出行平臺的核心優勢。
“我們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想做誰的顛覆者,也不想做誰的競爭者。”享道出行CEO吳冰表示,汽車產品本身也是出行體驗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享道出行會去將技術發展、整車制造、研發進行更加緊密的結合,這也是享道出行對外發布ACTS技術戰略的原因。
ACTS戰略
根據吳冰的說法,享道出行的ACTS技術戰略主要包括數據技術、車聯網、智慧交通、智能安全四大技術路徑。
其中,A指“山海”人工智能中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b),從數據、供需、出行、結算、到營銷、商戶管理等方面構建完善的中臺體系,實現訂單供需的最優匹配;C代表的“云享”車聯智慧座艙(Connected Intelligent Cockpit),更多的提升司乘體驗;T指“星瀚”未來交通出行(Transport & Next-gen Mobility System),面向未來智慧交通布局;S則指的是“天巡”全時智能安全(Smart Security System),負責出行安全保障。
粗略地來看,這個涉及到多維度、多層次的智能中樞系統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布局。尤其是對于享道出行這個僅成立兩年的創業公司來說,這項技術布局則顯得更為艱難。但是,創業就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特別是對于競爭已成紅海的出行領域而言,需要長時間的突破。
實際上,吳冰也表示ACTS技術戰略是面向未來五年戰略持續投入的方向,以此來明確享道出行到底是要做一家網約車公司還是做一家數據驅動型的公司。
“這兩年,我們公司在技術上的投入、在技術人員上的投入都非常大,公司2/3以上的人員都是技術人員、產研人員。”吳冰表示,未來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張,這方面的數據應用范圍,和它所能產生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據了解,享道出行專車業務注冊用戶已經突破2000萬,用戶滿意度高達97%,覆蓋上海、南京、杭州、鄭州、合肥等20座城市,完成長三角地區“一核五圈”城市布局,其中在上海、鄭州、蘇州、杭州、寧波五地專車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
拋開具體業務和技術戰略,此次享道出行的品牌升級能夠引發關注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完成了由阿里和寧德時代聯合領投的超過3億元A輪融資。
事實上,在此次融資前,阿里、寧德時代與享道出行背后的上汽集團已經有過多次重要合作。比如,阿里與上汽聯合推出的車聯網品牌斑馬網絡,一度讓榮威系列車型成為互聯網汽車界的爆款;上汽與寧德早在一年以前就達成過合作,上汽乘用車全國第四個生產基地——上汽寧德生產基地項目已經正式竣工投產。
對于此次融資,3億元的融資規模在出行領域不算大,但此次領投方背后的戰略資源則顯得非常重要。
?“說到戰略投資,當然不僅體現在資金上,因為第一輪戰略投資更看重戰略資源和戰略協同。”吳冰表示,阿里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在數據、技術上、無論在人工智能上、地圖導航上都有非常獨特和領先的優勢,這也是享道出行在未來ACTS技術戰略路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同時,吳冰還表示,特別對于網約車和租賃行業來說,目前的車輛中新能源車占比越來越大,或者說幾乎所有的網約車都是以新能源為能源消耗的使用方式。未來,享道出行也會和寧德時代在新能源的使用上、電池的利用上進行充分的合作。
坦白來講,作為一家創業僅兩年的出行平臺來說,享道出行想要靠自己實現規模化的運營和搭建完備的出行基礎設施,顯然是無法做到的。畢竟,在電動車被越來越多地投入到出行市場后,涉及到的是充電網絡的搭建、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車聯網平臺的搭建以及面向未來無人駕駛技術平臺的開發,這里面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
現在,享道出行有了阿里和寧德時代的加持,三方就可以在資本聯動的基礎上,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數據技術以及差異化模式探索等方面共同展開深度合作。而隨著合作的進一步深入,三方甚至可以聯合上汽集團,聯手打造基于各個出行場景的定制網約車和出租車。
“我們希望能在“十四五”(2021-2015)期間,享道出行登陸資本市場。”對于未來,吳冰顯得很自信。吳冰表示,未來五年,享道出行已經想清楚準備干什么、不準備干什么。(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