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有牛財經
字節跳動越長越大,臨近年關,這家互聯網巨頭又瞄上了時下火熱的“千億賽道”互聯網醫療。
據多家媒體報道稱,字節跳動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位于北京、上海,以及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三地的研發團隊,目前正緊鑼密鼓地招聘AI制藥領域人才。
一直以來,AI Lab都為字節旗下各大內容平臺(抖音、火山等)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本次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醫藥界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張一鳴對該領域的重視。不過,目前互聯網醫療熱門的細分賽道不少,字節跳動為何要選擇AI制藥這條有些高深晦澀的路線?
實際上,AI制藥并不算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新賽道。
2007年,一臺名為“亞當”(Adam)的機器人在反復檢索數據庫,進行19次試驗后,發現了酵母基因的一項新功能,這被視為AI制藥技術的重大突破。此后十幾年間,許多藥企都開始與初創公司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帶進藥品研發環節,典型的組合有阿斯利康與Berg、輝瑞與Watson、葛蘭素史克與Exscientia、強生與Benevolent AI等。
簡單來說,AI制藥的本質就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新藥研發的成功率,最終降低制藥過程中的相關成本和時間,這也意味著它能為藥企和合作方帶來不菲的收入。不過,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熟練的AI算法和龐大的數據積累不可或缺,而阿斯利康、強生這樣的藥企在這方面就稍顯薄弱,所以它們往往選擇與AI初創企業合作來達成目標。
初創企業們能做到的事,巨頭們自然也能做到,疫情的爆發更是加速了它們進軍相關領域的步伐。今年7月,騰訊推出AI藥物發現平臺“云深制藥”,百度則在9月被曝出試圖為一家生物科技初創公司籌資20億美元。在這之前,百度還成立了生物計算實驗室,加速將其擅長的AI技術投入使用。此外,華為、谷歌也在這個領域動作頻頻。
目前來看,字節跳動無疑是想借助AI制藥業務與藥企建立聯系,為自己的互聯網醫藥版圖提供來自供應端的助力。有了這方面的資源,字節跳動如果想要模仿京東或是阿里建立在線大藥房就會容易許多。
此前,字節跳動已經在“頭抖西”上證明了自家AI算法的強悍實力,這也是它入局AI制藥賽道的底氣所在。不過,字節跳動的算法此前多運用于對碎片化內容的分發,在其他領域的表現還未經證實,其能否與AI制藥的復雜需求相結合,還要打一個問號。
AI制藥的前景確實美好,但張一鳴向來不把雞蛋放在一只籃子里。
今年11月初,字節跳動發布了面向患者的“小荷”APP,以及服務醫生的“小荷醫生”APP,試圖整合此前凌亂不堪的醫療業務線。這之后,字節跳動又成立了大健康業務部門“極光”,統一品牌為“小荷健康”。新品牌由原百度副總裁吳海鋒執掌大權,直接向張一鳴匯報。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目前的小荷健康旗下大部分業務,都是字節跳動斥巨資“買買買”的結晶。
天眼查顯示,2019年5月離開百度后,吳海鋒和前百度執行總監孫雯玉創立了幺零貳四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但在今年12月10日被字節跳動收購,吳海鋒本人已經在此前加入了字節跳動。字節跳動旗下的多項醫療服務,例如松果門診、小荷醫生等都是來源于幺零貳四。
更早之前,字節跳動作價5億元完成了對醫學科普網站“百科名醫網”的收購。在被收購之前,百科名醫網有著“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網站”的顯赫名號,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在內的“專業團隊”也在網站內部有自己的科普工作室。
收購百科名醫網后,字節跳動醫療板塊上的專業內容算是得到了進一步補足,這也能讓它日后面對百度健康醫典、騰訊醫典等競爭對手時更有底氣。
經歷了數個月的試水后,小荷健康的出現似乎意味著字節跳動已經做好了全面進軍互聯網醫療賽道的準備。不過,和更成熟的百度健康、京東健康、騰訊健康以及阿里醫鹿(原阿里健康)相比,小荷健康在功能建設上顯得相當基礎,包括商城、醫美、保健等醫療板塊還是一片空白,這是字節跳動未來需要慢慢改善的一點。
答案是不會。
在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眼中,字節跳動未來會成為一家“Super Company”,一家能夠突破人類商業史上所有邊界和格局的超級公司。他還借鑒了《獅子王》中的臺詞來形容張一鳴:“太陽所照耀的地方,都是我的疆土。”
此話不假,從最初平平無奇的今日頭條,到今日估值千億、旗下業務林立的巨型獨角獸,字節跳動的成長速度確實令人嘖嘖稱奇。若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它的擴張邏輯是美團創始人王興那“無邊界”戰略的翻版——在老業務能看見天花板之前,就迅速布局下一條賽道。
張一鳴將這項戰略運用到了極致,而且他比王興做得更好。靠著背后算法能力的支撐,字節跳動的廣告變現步伐幾乎和它的用戶增速齊頭并進,“頭抖西”莫不如此。一個例子就是,2016年,今日頭條的全年收入超過60億元,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是微博的三倍。
只要用戶還抱著對碎片化資訊的渴望,字節跳動就永遠不會缺少利潤,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哪怕看不見天花板,字節跳動也要將“無邊界”貫徹到底——教育賽道“大力”砸錢收購、投完理想汽車又轉身擁抱車聯網、密集“掃貨”網文公司、推飛書入局在線辦公……只要是在風口上的賽道,字節跳動就一定不會缺席。
不過,張一鳴終究也是人,而非投資者們眼中“萬能的天才”,字節跳動也一樣。這家公司還遠遠沒有成長到投資哪個領域就一定會勝利的程度,仔細觀察字節跳動目前在主業務外的十幾條賽道,能夠稱得上是成功的產品真的是寥寥無幾。
但失敗的例子卻很多。多閃和飛聊在社交領域沒能打贏微信和QQ,悟空問答和微頭條也無法徹底取代年老力衰的知乎,在線辦公領域仍由釘釘占著大頭,飛書也只有在張一鳴拿它來批評員工的時候才有了那么點存在感。盡管我們還沒法給“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下定論,但誰知道它會不會被強大的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湮沒在時代浪潮里呢?
適者生存,不適者必須退出,這便是互聯網叢林中的弱肉強食法則。字節跳動最終會成為前者還是后者?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