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港股研究社
自"百團大戰"后,美團當屬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一哥"。
不過面對這樣一片藍海,許多競爭者一直躍躍欲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無疑是阿里。自2015年阿里美團雙方決裂以來,阿里從全資收購餓了么,到合并餓了么口碑,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雙方你來我往。
如今,隨著本地生活服務巷戰的升級,短視頻"巨頭"之一的字節跳動也來插上一腳。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近日,字節跳動商業化部成立了專門拓展本地生活業務的 "本地直營業務中心"。在原 SMB(中小客戶)業務線撤銷后 ,約一萬名員工將在明年1月調整至該中心,圍繞生活服務、文化旅游和餐飲等行業進行客戶挖掘。
前不久,字節跳動才推出"放心花"與阿里在金融領域互博,為何會在這樣短的時間里盯上美團的"老家"?作為流量新貴的字節跳動又能否在本地生活服務的戰局中分得一杯羹?
事實上,字節跳動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已有一些時日。
早在2019年,抖音正式推出"抖in 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初步與各地商家消費線上互動了一番。三月初,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App上線"在家玩"頻道,架設了美團外賣、美菜商城、叮當快藥等多個本地生活服務板塊,初步涉足了這一領域。
此外,據一位字節跳動人士表示,從2020年10月開始,字節跳動的人力、戰略部門也已經開始調研美團的本地生活業務架構,可見字節跳動宣布進軍本地生活領域并不是心血來潮。
不管是之前嘗試的結果還是研究了美團之后,按理來說,字節跳動應該能清楚的認識到,在本地生活服務一領域,其與美團的差距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追上的,但即使如此,字節跳動依舊躍躍欲試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看中了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潛力。
據測算,到2024年,我國本地生活綜合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8萬億元。并且作為國內本地生活業務的頭號玩家,美團在2019年全年收入975億元。截止發稿日期,美團年內股價累漲173.01%,可見本地生活服務這個領域的魅力所在。
再加上,從抖音今年在直播帶貨和"放心花"等板塊的發力來看,字節跳動是有向電商與金融進軍的野心,而高頻剛需的本地生活服務,也能夠為電商和金融導流。
通過對美團的商業模式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美團的布局中,本地生活服務更像是一個入口級產品。如果能夠利用高頻剛需的本地生活服務建立入口,字節跳動可以培養用戶使用"放心花"的習慣,幫助其在本地生活與金融方面獲得較大的用戶量級優勢,同時培養潛在的新用戶,為各個板塊導流。
與此同時,借本地生活服務拓寬新零售的服務范圍,還能助力字節跳動形成完整的業務、數據架構。這樣看來,字節跳動布局本地生活服務確實有些市場期待。不過,即使字節跳動手握龐大流量,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上終歸只是一個"新手"。
從字節跳動做本地生活服務的切入口來看,其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與美團、阿里的正面對決,劍走偏鋒。
區別于美團等本地生活服務商主要解決用戶的確定性需求,字節希望解決的是用戶的不確定需求。比如用戶在刷抖音時,可以獲得平臺通過地理位置、用戶瀏覽喜好等維度進行的信息流推薦,而字節跳動本身確實也更適合這種商業模式,和美團的打法確實存在一定的區別。
目前,雖然還未全面投入實踐,但字節跳動的切入口似乎更加適合激發用戶需求,帶來的社交流量也頗受商家喜愛。
一位在抖音做本地餐飲內容推薦的達人稱,他目前把餐飲團購券放在抖音小店里售賣,從內容曝光引流到用戶到店的轉化成功率是在大眾點評做店鋪運營時的2倍。這主要是因為相比美團和餓了么采用的"滿足用戶現有需求"的商業模式,字節跳動"本地生活服務""激發用戶即時需求"的模式更符合品牌、商家"創造需求"的商業訴求。
那么,加上抖音在短視頻界的流量,這算得上是字節跳動的一個完美盤算。
但目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一些挑戰,卻不見得是字節跳動能夠在短時期內可以完成的。
一方面,美團、阿里入局時間更早,字節跳動不具備先發優勢。這意味著,很多消費喜好已經基本定型。通過對多位職場人士的了解,現在的消費者產生鮮花、蛋糕、飲品、水果、生鮮、百貨、藥品等緊迫消費需求時,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會是美團。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目前的很多業務依然比較依賴美團,抖音之前所新增的"門票預訂"、"酒店預訂"等本地生活服務功能,在用戶下單后就會直接跳轉到美團、同程等內嵌在抖音的預訂小程序,長此以往,字節跳動的布局反而更像是在為美團導流。
不能否認,字節跳動稍具差異化的打法形式上巧妙地避開了美團、阿里等玩家,但他們搶占的終歸是同一批用戶,最終依然會是殊途同歸。
因此,作為賽道上的"后浪",短時間內字節跳動或難以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突圍,但作為流量巨頭之一,它的入局會否給行業帶來的潛在影響,卻也是市場尤為關注的。
當下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美團雖然處于頭部位置,但這依然阻止不了其他巨頭的涌入。
這里,我們或許有必要復盤一下目前的本地生活服務賽道格局。
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作為已在行業深耕多年的巨頭美團,其影響力是肉眼可見的。從11月30日美團最新的Q3財報數據來看,美團實現營收354.0億元,同比增長28.8%,環比增長43.2%。實現溢利63.2億元,同比增長374.1%。
據Trustdata 統計美團2019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市占率約 65.8%,在三四線城市,美團更是以73.7%的市場份額大幅領先,以這樣的規模優勢來看,外來者很難動搖美團現在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再來看阿里,今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宣布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口碑和餓了么會融合并調整為三個事業群:到家、到店、商家中臺和創新;另有三個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即時配送事業部),新零售和生活服務。
據QuestMobile公布的一組數據:餓了么APP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越美團外賣APP,這是餓了么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于美團外賣,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也正在迎頭趕上,對于字節跳動這些入局較晚的新玩家來說似乎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也側面說明了,未來的在字節跳動不僅會與阿里在金融領域對上,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也會上演狹路相逢。
此外,京東也在今年四月份調整組織架構,新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整合原有的消費品事業部、新通路事業部、7FRESH和1號店,將業務重心直向了本地生活服務。數據顯示,11月1日,本地生活實現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倍。
而短視頻巨擘之一的快手,今年以來,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同樣動作頻頻。近日,快手直接在首頁導航內上線了"本地生活服務"入口,囊括美食和周邊游等服務。作為將用戶定位在三、四線城市等下沉市場的快手,在這一領域或許也會先于字節跳動取得突破。
綜合來看,字節跳動能否在本地生活服務扎根,只能說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畢竟,現有賽道上早已是巨頭橫亙。但不能否認的是,字節跳動的入局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給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也必會令這些老玩家引起重視。可以想見的是,融合了各家巨頭的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上,未來的角逐賽只會更加精彩,新排位陣呈現也并不是不可能。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