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游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2020)》預測,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游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游大市場。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60.06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14531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未來5年,國內旅游市場還將保持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百分之十以上的綜合貢獻率,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游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游大市場。
報告分析,隨著旅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重要選項,旅游業的文化屬性進一步增強。中國旅游研究院2020年6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78.3%的受訪者表示文化體驗是其外出旅游的主要或部分目的。旅游業的發展應注重讓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數字科技企業的紛紛加入,將持續為旅游產業創新發展賦能。預計“十四五”時期,會有越來越多的數字空間和消費場景涌現,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抓好這幾方面的工作,推動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致辭中說,要加快構建現代旅游業體系,著力從豐富產品供給、發展大眾旅游、發展智慧旅游、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強化市場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實。要推動科技賦能,做智慧旅游的示范者,推進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支撐的產品創新,實現科技強企、科技強旅,使“旅游+”“科技+”相互賦能和融合發展,推動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在豐富產品供給方面,要把提供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搞好需求側改革,優化旅游發展布局結構;在發展大眾旅游方面,要把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產品、旅游線路,增加旅游惠民措施。
還要發展智慧旅游,把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機遇,完善旅游信息基礎設施,深化互聯網+旅游,培育云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要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大力推動旅游與農業、工業、教育、體育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衍生產業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要強化市場管理,把提升質量作為重中之重,構建服務質量標準體系、第三方質量評價體系,加快旅游行業信任體系建設。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長江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