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連線Insight,作者 | 鐘微,編輯 | 子夜
如今,創業者面臨的最相似的問題往往是,“當巨頭涌入時,該如何應對?”?
從流量、渠道到資金,巨頭所擁有的優勢毋庸置疑,而當它們不斷進入全新的賽道時,賽道上的創業公司想要生存下來便很難。?
它們更可能面臨的結局是,成長為獨角獸后,被巨頭收購,成為大集團的一部分。?
不過,成功突圍、實現獨立發展的案例也不少。?
美團崛起的過程中,阿里曾多次投資、給予資源、派駐高管,但最終王興引入騰訊,在博弈中掌握了自己的話語權。?
突圍的傳奇,還有電商領域崛起的拼多多,它處于淘寶、京東錯位競爭,最終用3年時間突破重圍。?
近期,米哈游也跑了出來,借助空白市場的紅利,它旗下游戲《原神》超越了騰訊的《王者榮耀》。
其他的案例還有在生鮮領域崛起的每日優鮮,在出行領域抓住了機會的嘀嗒。?
盡管困難重重,但這些創業公司在與巨頭的博弈與對抗中,最終跑了出來,成為不能忽視的存在。?
三個85后大學生創立的游戲公司,一夜之間爆紅,并拿來與騰訊游戲比較,米哈游就這樣被置于風口浪尖。?
中國游戲行業走過群雄爭霸,又到了如今騰訊、網易雙巨頭的時代,無論是安卓還是蘋果商店里,手游榜單的頭部位置,都被這兩大巨頭所占據。?
表面上看來,市場格局已定,其中沒有中小廠商的位置,但最終,莉莉絲、FunPlus、靈犀互娛等一個個游戲公司,在巨頭的包圍圈中崛起。
又一個新星出現了。根據Sensor Tower公布的數據,米哈游旗下《原神》在9月28日上市以后,僅一個月時間,便在全球手游市場吸金2.45億美元,超越了長期霸占榜單第一位的騰訊《王者榮耀》。?
米哈游不僅成為最年輕的頭部游戲廠商,在營收上,也成為繼騰訊和網易之后的第三大游戲公司。?
圖源米哈游官方微博?
最初,米哈游并不是一家被看好的創業公司。8年前,蔡浩宇、劉偉和羅宇皓三名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的研究生共同創建了米哈游,當時的啟動資金只有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基金會“雛鷹計劃”所提供的無息貸款10萬元,之后的第一次外部融資也僅僅拿到了1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下半年,騰訊開始接觸米哈游,提出投資意向。據《晚點LatePost》報道,一位接近騰訊游戲的人士表示,騰訊表達的意思是,不管米哈游開什么條件,只要能入股就可以。但米哈游始終沒有松口,“畢竟它(米哈游)并不缺錢。”?
米哈游的破局之路,是關于如何做出爆款游戲的故事,這里面難以繞過巨頭。?
過去,中小廠商的手游產品,很難在研發實力和發行規模上與巨頭比拼,這是屬于巨頭的游戲。同時手游本身針對的便是用戶的碎片時間,一兩款產品便足以將這些時間占滿,這也加大了中小廠商突圍的難度。?
中小廠商所能做的是便是品類上的突破,或是開發創新玩法,或是選擇巨頭未注意的空白市場,米哈游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原神》之前,米哈游的支柱是《崩壞學園2》和《崩壞3》,這兩款游戲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推出,并馬上吸引了許多國內手游玩家的關注。?
《崩壞學園2》推出時,以“萌”為特點的二次元文化手游在國內市場比較貧瘠,玩家大多數玩的是日本游戲。?
但《崩壞學園2》在角色設計、人物臺詞、故事背景等方面,在二次元游戲方面做到了當時市場的極致。?
2016年,在米哈游公司的4.2億營業收入中,一部《崩壞學園2》就貢獻了2.67億元的收入,營收占比超過60%。?
米哈游總裁劉偉回憶道,之前許多人認為,國產動漫這個領域應該是沒有前途的,因為過去都賺不到錢。但他之后說道:“真的很幸運,我們還沒撒手,時代的機會就來了。而這個時候,因為此前三年的積累,我們恰好是國產動漫游戲最好的代表。”?
《崩壞學園3》簡介,圖源米哈游官網
在嘗試空白市場的同時,米哈游還做到了技術研發上的突破,這一塊不僅是騰訊等巨頭相較而言薄弱的能力,也是游戲行業的核心壁壘。?
米哈游推出的《崩壞學園3》,從之前的橫版闖關變成了ACT動作游戲,但讓玩家們印象深刻的則是建模渲染技術。?
除此之外,米哈游在游戲角色渲染、多種模式的光照特效以及大量特殊的細節效果等方面下了功夫,在研發上的投入,提高了游戲產品的質量。?
從《原神》上也可以看到多重層面的嘗試。?
在玩法上,傳統手游是以通關制為特點的碎片式玩法,但《原神》做的是開放世界RPG游戲,整個地圖聯通的同時,玩家需要花更多時間探索。?
在研發上,開放式世界背后,游戲背景宏大,故事體系龐大,導致游戲造價也更高。?
“《原神》搭建了很大的世界,目前只開放到了第二章,如果搭建完的話,這會是一個非常大體量的游戲。”游戲玩家張曉陽告訴連線Insight。?
開放世界RPG游戲,如此大規模、大體量并搬到手機端的,米哈游是第一個。?
據《原神》制作組成員和劉偉此前透露,《原神》自2017年1月立項,研發投入資金高達1億美元。?
而在《崩壞3》上線時,米哈游整支研發團隊大概60人,劉偉曾預想是否這個人數翻一倍,到100多人或150人,就有機會把《原神》做出來。?
“開始做這款產品,逐漸接觸到開放世界的游戲設計,我發現我們就像陷入了一個泥潭,越陷越深。”劉偉說,《原神》團隊達到400多人,完全超過了他的預期。
《原神》簡介,圖源米哈游官網?
自研能力是這些中小型游戲公司突圍的關鍵,靠著口碑傳播、B站等新興渠道,它們也能創造出巨大的營收。?
但騰訊、網易等巨頭的強勢,在于擁有品牌渠道優勢,這方面是中小廠商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
因此,米哈游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還難以下定論。?
在《原神》之前,米哈游的營收支柱是《崩壞學園2》和《崩壞3》,這兩款游戲曾占據其營業收入的比重達98.82%,因此這也讓米哈游一度面臨依賴單一爆款IP的質疑,但這一質疑目前依然存在。?
《原神》游戲本身也受到了許多質疑。其中一度引起廣泛討論的是,主機游戲玩家認為《原神》抄襲了任天堂Switch上的經典游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同時《原神》的開放世界設定,只能算作“偽開放世界”。?
不過,《原神》已經登陸Switch,任天堂曾被玩家稱為擁有“最強法務部”,在保護游戲知識產權上十分強勢,這意味著任天堂官方否認了《原神》對《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抄襲論。?
這一事件背后,是《原神》高關注度帶來的種種爭議,這不僅意味著米哈游還需繼續提高游戲研發能力,也是其品牌認可度需要進一步提升的體現。?
生鮮電商領域崛起的每日優鮮,是在巨頭的疏忽中,一步步接近勝利。?
2012至2018年期間,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中,生鮮電商并不是重點,當時僅有阿里布局了盒馬鮮生,卻未將其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
如今,巨頭并不重視的這一細分市場走向了風口,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創業公司正在長成獨角獸。?
每日優鮮一直屬于激進的玩家。?
每日優鮮迄今共獲得10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早期,每日優鮮用補貼的方式快速拉動流量,其推出的19.9元爆款車厘子曾掀起生鮮電商領域的一場反擊戰,各家在車厘子直采源頭進行了一場戰爭。?
后期,每日優鮮對供應鏈的構建上也在砸錢。更多地與上游資源合作,整合供應鏈資源。?
僅在2017年,每日優鮮一邊上線便利購并完成分拆,單獨融到2億美元A+B輪融資。一邊又開始做上游供應商招募計劃,并升級會員業務。?
盡管其中無人貨架模式還有許多爭議性,但在面對變化時,每日優鮮一直在邁步,這也讓其標簽反復變化,從O2O、生鮮電商到新零售,讓外界增加了對其“趕熱點”的質疑。
圖源每日優鮮官方微博?
在所有的創新性嘗試中,每日優鮮還是押對了一個關鍵點。在2015年,每日優鮮決定All in前置倉,當時,這個賽道上僅有這一家開創性地嘗試了前置倉模式。?
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在接受《晚點LatePost》采訪時提到,2016年做盒馬前,他曾和團隊討論過到底用店倉還是前置倉模式,得出的結論是:前置倉算不過來賬。所以盒馬一開始走了線下開店這條路。
但在此之后,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玩家開始不斷在前置倉上加碼,新加入的巨頭美團買菜等玩家,也大量啟用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開設在目標客群周圍,是能夠輻射1-3公里范圍的高級線下“倉庫”,除擁有最基礎的儲存功能外,還具有分揀、配送等功能。?
建立前置倉后,商品先由中心倉(或批發市場、綜合菜場等)運至前置倉,一旦有用戶下單,因為距離用戶足夠近,下單后1小時即可送達。?
這意味著,前置倉不光改善了過去生鮮商品周轉慢、儲藏環境、供需管理能力差、使用環境差等問題,還能極大降低冷鏈物流成本。
這一創新模式,可以說是每日優鮮突圍的關鍵點。
而這些年,每日優鮮的競爭對手除了叮咚買菜,還有阿里推出的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曾親自坐鎮上海,而這里也是盒馬開出第一家店、重點耕耘的大本營。?
盒馬通過更低價的蔬菜和水果,曾消除了此前每日優鮮形成的價格優勢。?
但每日優鮮打造出了水果這一較高客單價的核心品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來自盒馬的競爭。?
往往盒馬所在的街道,都會有每日優鮮的前置倉。這種密集且呈現包圍圈的每日優鮮前置倉,曾被比喻成,如1963年希區柯克導演的驚悚片《群鳥》一樣駭人。但最終,每日優鮮在盒馬的攻勢中堅持下來。?
每日優鮮在與阿里盒馬對抗之時,其實不得不背靠另一個巨頭。這些年騰訊多次投資每日優鮮,曾利用公眾號、搜索入口、社交廣告等為其提供營銷上的資源支持,同時每日優鮮還與騰訊智慧零售達成了合作。?
2020年,每日優鮮正在迎來新的挑戰。美團、拼多多、阿里等巨頭正在進一步加碼,激烈的競爭下,每日優鮮APP平臺月活相比往年有所下降,用戶與流量銳減。
同時,每日優鮮還要面對生鮮電商玩家還未解決的許多問題:前置倉的建倉、物流成本依然高企,需要通過龐大的訂單量來逐步降低稀釋其邊際成本。生鮮冷鏈長期以來的高損耗問題還未解決等。?
“百億規模只是小組賽,2020年即將迎來的是淘汰賽。”徐正在五周年內部信中寫下這句話。?
在巨頭夾縫中崛起的每日優鮮,還需要繼續面對巨頭帶來的壓力。但也可以預見,未來每日優鮮需要更多的資金、資源來打贏下半場的戰爭,而騰訊的支持必不可少,如何面對資本、利用資本,也將成為每日優鮮未來的難題。?
業務小眾的嘀嗒,在打車市場跑出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在巨頭讓出部分市場時,找到了絕佳的進攻節點。?
打車市場的格局早就定下來,自2015年初,滴滴與快的打車宣布合并,之后又收購優步在中國的全部資產,滴滴市場份額一度達到90%。?
此時的嘀嗒曾一度陷入危機,嘀嗒出行產品副總裁朱敏回憶,滴滴和Uber快車進行補貼大戰時,嘀嗒業務曾一度陷入低谷期。順風車價格本來比快車要便宜50%,但是補貼完之后快車比順風車還便宜。?
嘀嗒作為早期玩家,但在之后的競爭中并沒有多少存在感。但嘀嗒的重要投資機構蔚來資本,其合伙人張君毅曾說,嘀嗒經過了團購大戰、順風車大戰,“是個打不死的小強”。?
努力活下來的嘀嗒,遇到了它最重要的機遇。那就是押注順風車市場。?
一位順風車忠實用戶告訴連線Insight,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后,她開始尋找其他順風車打車方式,于是用上了嘀嗒,當時嘀嗒確實通過補貼吸引了很多用戶,等到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的時候,她幾乎已經成為嘀嗒的忠實用戶了。?
不過,如今嘀嗒依然活在巨頭的陰影下。滴滴重啟順風車,業務的恢復很快。出租車業務方面,出租車業務上,滴滴在不久前宣布將重啟“快的”。?
嘀嗒還需要更多資金,支撐它后續的戰斗。
圖源嘀嗒宣傳片
2020年10月,嘀嗒提交了上市招股書,其中寫道,2019年嘀嗒順風車市占率為66.5%,占中國順風車市場最大的份額。?
不過,嘀嗒的順風車業務還未占據完全的優勢。根據易觀數據,2020年4月中國順風車服務平臺月活躍用戶規模數據顯示,滴滴依然以5334萬人位列第一,哈啰以1637.5萬人排名第二,而嘀嗒僅以557.9萬人排名第三。?
用戶體驗上,經歷了一番磨難的滴滴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但嘀嗒還備受困擾。連線Insight曾在《搶跑“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脆弱的嘀嗒拿什么說服資本市場?》一文中提到,嘀嗒被強行取消訂單、訂單內違規多拉客等事件,一度讓嘀嗒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而這背后,也揭示出嘀嗒順風車利用低客單價進行擴張后所引發的隱患問題。?
兩年之間,嘀嗒挑戰了巨頭,并在細分領域一度進行超越,如今它面臨的最大難題便是,面對重新歸來的滴滴時,該如何繼續突圍。
從米哈游,到每日優鮮、嘀嗒,它們生存下來的方式不一。不過都選對了巨頭未涉及或并不重視的空白市場,不僅闖過了創業過程中的數個關卡,也積累了與巨頭博弈的生存經驗。?
創業公司反攻巨頭,是極具吸引力的故事。但市場一直在變化,它們需要繼續完善商業模式、達成盈利目標、處理好與資本的關系,在巨頭進一步加碼的時候,才能夠繼續存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