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聞旅
幾經波折終于迎來上市敲鐘,美東時間12月10日,民宿鼻祖Airbnb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為低迷了近一年的短租民宿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特別是其股價表現,截至首日收盤,Airbnb股價上漲112.81%,市值逼近900億美元,成為今年美國市場最大IPO。這樣的市值規模已經超過在線旅游巨頭Booking 860億美元,甚至超過兩家國際連鎖酒店巨頭萬豪和希爾頓市值總和(兩家市值分別約為420億美元和290億美元)。
作為民宿短租模式開創者,Airbnb于2008年成立,2015年進入中國市場,也是國內共享住宿企業們創業的“導師”,進入中國市場后,與國內本土民宿企業站上同一賽道,究竟誰能率先登陸資本市場也備受業內關注。如今,Airbnb交上自己的答卷,也讓大家將目光聚焦到國內企業身上,誰能成為下一個資本市場“寵兒”,引發業內新一輪探討。
Airbnb能在今年內完成上市,是很多人沒有料想到的。畢竟這一年對于旅游行業來說,是最“悲慘”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旅游業遭受到嚴重沖擊,相關企業也都掙扎在“生死”線上,能活著就是旅企當下最切實際的目標。
民宿行業同樣如此,根據Airbnb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20年截至9月30日,其總營收為25.2億美元,同比下降超30%,凈虧損較去年翻倍,約7億美元。前一二季度,公司業務基本處于停滯或緩慢復蘇狀態,直到進入三季度,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才加快業務恢復實現單季扭虧。
談及Airbnb為何能在行業艱難期順利完成上市,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對聞旅表示,Airbnb是不需要重投資、以渠道優勢獲取客戶資源、完成住宿業訂房的輕資產商業模式,能上市并表現優良是在疫情后期預支了旅游業恢復的想象空間。另有觀點認為,選擇在此時上市與Airbnb面臨的現金流壓力以及員工和投資方的股份變現訴求不無關系。
早在2019年末,Airbnb就已經做好IPO準備,彼時已經有員工給公司創始人寫信,代表十幾名員工,要求出售他們持有的公司股票期權的新聞出現,后因疫情IPO計劃延期,而員工手里的股份將于2020年11月到2021年年中過期,如果愛彼迎沒能在這期間抓緊上市,想要聚攏人心將會是一件難事。特別是疫情上半年,Airbnb還深陷裁員風波,再無利好消息釋出,后續還能不能堅持下去,也是未知數。
Airbnb創始人CEO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也坦言:“沒想到我們會這樣過完這一年。”在他看來,疫情帶來的影響甚至超過兩次世界大戰。盡管愛彼迎針對性的調整業務,大量砍去開支,并推出線上“云旅游”、周邊游等創新的游玩選擇,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恢復至疫情前業務水平。此次成功IPO,無異于說明短租民宿還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也給民宿企業們增添了一份重回往日盛景的信心,特別是Airbnb的中國“學徒”們。
2011年共享經濟在國內崛起,Airbnb的共享住宿模式也成為眾多企業學習樣板,相繼涌現出一批如途家、木鳥民宿、美團民宿、旅悅、小豬短租等本土民宿品牌,并快速成長。這其中,有計劃上市的也不在少數。
以途家來說,途家正式上線于2011年,可以說是國內最先開始嘗試共享住宿模式的企業之一。發展至今集團旗下有途家民宿、螞蟻短租、攜程民宿、去哪兒民宿、大魚自助游五大平臺,且先后獲得5次融資,2017年估值超過15億美金,也是行業內首家“獨角獸”企業。
早在2018年有關途家計劃IPO的消息就開始頻傳,根據途家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全年途家民宿的交易量保持了近兩倍的增長,并在2019年8月實現了盈利,而2019年整體虧損較2018年收窄了三分之一。從業務數據來看,途家將IPO提上日程也是在情理之中,只不過今年因疫情影響,對于上市與否途家并沒有新的消息再傳出。
在Airbnb率先成功上市之際,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作為民宿行業中的一員,我們很開心看到Airbnb在疫情期間成功上市,并且受到投資人追捧,這說明整個資本市場非常看好民宿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至于途家,作為一家獨立公司,肯定是會有IPO的計劃,何時IPO除了看經營,也還需要看時機。不過中國市場的可發展空間,是不容忽視的。”
這一點從Airbnb進入中國市場后的成長也能看出端倪,根據Airbnb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所在亞太地區的預定間夜量占據Airbnb間夜總量的14%,繼續擴展中國等民宿滲透率較低的市場也是其下一步重點布局的策略方向,這也說明中國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
木鳥民宿CEO黃越也談到,Airbnb上市算得上民宿行業的一件大事,800多億美金的市值,和Booking相當,但成立時間卻遠晚于Booking,對比供給端的增速,民宿反而更快。另外,民宿在改善供應鏈的質量和服務上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因為全球的閑置房源數量更多,所以Airbnb未來的想象空間可能更大。
“作為國內市場,情況也是如此,經過大浪淘沙能存活下來的本土民宿平臺屈指可數,木鳥民宿作為其中之一,一直堅持走穩扎穩打的戰略路線,疫情導致上半年經營數據不如去年,但下半年的業務增長驚人,從7月份開始,訂單數據持續高于去年同期,遠超我們的預期。偉大的時代鑄就了這個偉大的市場,木鳥民宿也在努力朝著IPO目標進發。”
此外,小豬短租聯合創始人兼CEO陳馳也曾在2019年時公開表示,未來肯定有上市的計劃,不同的上市路徑都會考慮,只不過在疫情影響下,小豬短租也再沒有新IPO動態傳出,如何挺過疫情的沖擊也成為擺在小豬面前的艱巨任務,今年7月份,小豬宣布與小紅書達成戰略合作,將民宿套餐產品首次上線小紅書。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小豬寄希望于拓寬渠道來擺脫疫情帶來的影響。
盡管企業們對于上市目標規劃的十分明確,但對于國內市場環境來說,短租民宿企業能否順利實現IPO還要打上一個問號,一方面是持續盈利問題,另一方面,有關短租民宿合法化和規范化國內仍然有待完善。
趙煥焱對此也坦言,中國的共享經濟住宿業需要先規范,明確經營許可和稅收辦法后,才有希望進入資本市場,否則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會比較大。
近年來,游走在灰色地帶的短租民宿市場如何進一步規范運營是業內一直在探索的重要內容之一,早在2018年底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行業自律性標準《共享住宿服務規范》就已發布,且包括北京、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省市都陸續出臺了關于民宿管理的相關辦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試圖規范民宿行業的法律、法規、條例、指導意見等著力點更偏向于鄉村民宿,對于城市民宿的管理相對較弱。而且從國家層面來說,目前尚沒有統一的管理方案出臺,想要將民宿短租產業徹底合法化、規范化,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不過從市場大環境來說,民宿模式在國內的接受程度已經非常高,據《中國旅游民宿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民宿從2016年的59萬套增長至2019年的160萬套以上,2019年的線上交易額和2016年相比增長了4倍,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經濟區及云南等地區的民宿業態已經相對成熟。在國家政策上,也一直在為民宿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11月30日,公安部、財政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到在確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推動“互聯網+旅游民宿”規范發展,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推廣一批應用示范。
基于此,黃越認為在中國市場民宿的未來發展比酒店擁有更多的想象空間,能夠IPO的可能性還是很大,這其中必定會產生至少一家超百億美金市值的民宿平臺。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同類的國內和國際企業估值的對比看,兩者的估值短期看是1:5,長期看可以達到1:3甚至超過,比如攜程和Expedia。國內民宿企業至少有一家估值超過百億美金,從目前民宿行業格局看,途家作為國內最大的民宿預定平臺,可能性最大。
李珍妮也表示,當下國內民宿企業要更多思考如何在業務上取得更為正向和長遠的發展。途家非常看好國內民宿行業的發展潛力,也希望和更多的國內優秀民宿企業一同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企業還是要不斷去擁抱變革,用空杯的心態面對市場變化,更多沉入市場,相信中國未來的民宿市場仍是備受資本關注的朝陽賽道。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