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雖自詡大數據企業,但在貸款利率、數據隱私、網絡小貸牌照等合規問題上頻頻踩線的百融云創,注定在赴港IPO的道路上爭議滿滿。
不上市實控人就要易主了
12月8日,百融云創提交招股書,公司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以及民銀資本。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收入計,百融云創是中國最大的獨立金融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供貨商。
目前,百融云創的服務主要分為三類:數據分析服務、營銷及分銷服務和保險分銷服務。
數據分析服務,主要是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數據及分析服務,以支持貸前風控和交易后監控、貸后管理和精準營銷的需求。而保險分銷服務主要為“黎明科技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獲得最優產品并匹配消費者保險需求。營銷及分銷服務主要為“榕樹貸款”的類貸超平臺,目前,主要服務于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也是其爭議的漩渦中心。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百融云創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虧損7.45億元。雖公司毛利率維持在70%以上,但其銷售成本及營銷開支逐年攀升,2017-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公司營銷開支占比分別為23.5%、38.0%、44.9%及40.8%,占到公司成本的半壁江山。與此同時,其研發開支逐年下滑,分別占收入總額39.2%、20.6%、17.2%及19.8%。
“信貸業務本身風險較大,百融云創想帶著此項業務赴港上市難度不小。”但是,對百融云創來說,對賭協議期限臨近,實控人面臨易主風險,百融云創不得不加快IPO進程。
擬上市的百融云創,為了奪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加速自身發展,接受了資本注入,同時實控人股權被稀釋。據報道,百融云創與青島國新晟華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下稱“青島國新”)簽訂了對賭協議,對賭條款主要圍繞百融云創需在一兩年內成功IPO,若IPO未果,百融云創的實控人將由CEO張韶峰改為青島國新。
工商資料顯示,青島國新為百融云創第三大股東,持股11.2412%。
業務飽受爭議的百融云創選擇港股,則歸結于港股對業績的要求更低,監管更開放。與此同時,51信用卡、維信金科等互金企業成功登陸港股,也為百融云創提供了成功案例。
貸超,為大量P2P引流
CEO張韶峰多次發表以“大數據服務”為主題的百融云創商業模式演講。張韶峰宣稱,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百融云創以“讓金融普惠民眾”作為企業使命。并表示,希望通過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幫助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上億的老百姓,以及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服務。
但實際上,百融云創下的營銷及分銷服務業務,面臨著高利率、砍頭息等違法違規行為各類投訴,其榕樹貸款為大量不合規的P2P產品引流。
榕樹貸款的運營主體公司均為廣州數融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而該公司為百融云創的全資子公司。,榕樹貸款作為一個第三方借款推薦平臺,本身不放款,但平臺上有很多可以給客戶放款的產品。
具體業務流程為:客戶申請哪個貸款產品,就和哪個產品方簽訂合同,這個是不經過榕樹貸款的。而合同是在審核通過后,出借方與借款人簽訂,具體還款的時間和金額由客戶申請的產品方制定。
榕樹貸款頁面顯示,為用戶“智能推薦“,“每天從195家產品中篩出5家及易下款的產品”。
《雪山財金》通過研究產品的借款協議,發現這些產品多不合規。以桔子分期為例,頁面宣稱費率36%(最高法規定的利率上限)每年,但實際上,桔子分期還會收取信息服務費、逾期費。
其中,逾期違約金為當期本金*0.1%*逾期天數,且沒有設置上限。信息服務費是指桔子分期向用戶提供的短信服務、大數據評估服務、信息咨詢服務、貸款機構推薦服務等,但具體金額要以APP實際賬單顯示為準。
榕樹貸款平臺推薦的恒易貸、水蓮金條、急貸等諸多產品均被指涉嫌高利貸,“只填寫了資料,并未申請借款便強制放款”,還不了款就會遭遇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騷擾、威脅恐嚇、言語辱罵等暴力催收,這些都是投訴重點。據媒體引述資料報道,公司近兩年來涉及多宗法律糾紛,涉案總金額接近56.8億元。在投訴平臺上,針對榕樹貸款的投訴數量往往比具體的放貸方還多。
截止目前,聚投訴上有關于榕樹貸款的投訴貼達到700條,黑貓投訴上關于榕樹貸款的投訴貼達到1000條,主要涉及旗下平臺收取收取高額利息、無法還款、泄露個人隱私、修改合同等。
據報道,2019年12月,籍貫甘肅省榆中縣的高飛龍通過榕樹貸款APP申請了一筆15000元的貸款,約定共分12期還款。據高飛龍,其15000元貸款放款后,發現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還款金額均是3568.74元,相當于頭兩個月就要還7137.48元。并且接下來10個月,利息仍然按照15000元計算,每期分別歸還1318.74元。
經計算,在結合頭兩個月就扣掉近一半的貸款額的情況,其綜合年利率高達78%。這意味著這筆15000元的貸款實際綜合年利率遠高于國家36%的紅線。
除了作為貸超給不合規的P2P產品引流,榕樹貸款甚至允許用戶“多頭借貸”。
在榕樹貸款推薦的借款產品中,恒易貸極速版、桔子分期均顯示為“可復用的產品”。且在APP的“現金簽到”任務中,累計申請任意三個貸款產品可以拿到75金幣。也就是說,榕樹貸款上支持一次申請多個借款產品,即“多頭借貸”。
多頭借貸是消費金融行業最關注的風險之一。在各個平臺信息共享不足的情況下,消費金融中多頭借貸、公債問題已經成為行業的共同敵人。
早在2017年底,監管部門就發布了《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 規定,強調“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借款人“以貸養貸”、“多頭借貸”等行為。”
或涉足暴力催收
百融云創以提供征信服務做抓手,通過降低服務價格吸引更多大型企業成為其客戶,這些金融機構把數據分享給百融云創大數據模型做風險評估,因為沒有充分的數據隔離,根本無法保證這些資料不被百融云創用在自己的信貸業務上。
實際上,除了為P2P產品導流,百融云創還曾涉足暴力催收生意。
2019年11月,據齊魯網閃電新聞報道,諸城市公安局在濰坊市公安局指揮下,與高密市警方密切合作,一舉打掉杜某某“套路貸”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經偵查,2013年以來上海敬庸公司在未辦理相關金融牌照的情況下,利用江西匯通公司名義開發“匯有財”P2P理財軟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再利用大同果殼公司名義開發的“嗨錢”軟件發放貸款,放貸時違背借款人意愿,強行收取‘砍頭息’,肆意制造違約,同時將部分催收業務外包給北京信雅樂達等催收公司,放任其暴力催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其中,北京信雅樂達與百融云創關系匪淺。其在全國各地成立多家分公司,包括山東濰坊百盾眾安公司等,為各種網貸平臺提供催收服務。據統計,山東濰坊百盾眾安公司涉及552萬條催收記錄,目前已核實受害人60余名,其中致一人死亡,造成嚴重社會影響。
資料顯示,百融至誠為信雅樂第三大股東,持股18.41%。北京大成鑫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第五大股東,持股6.59%。而百融至誠、北京大成都曾是百融云創旗下全資子公司。照此計算,百融云創系合計持有北京信雅樂達25%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2018年12月1日,百融云創退出北京大成股東行列,所持有的股權由100%降為0%。曹蘭生持有北京大成100%股權,成為其唯一大股東。2019年12月24日,百融云創持有的百融至誠股權由100%降為0,王小英持股1%,北京語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9%,北京語星實控人為王小英,持股100%。
在2018年5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聯合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在《關于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等非法金融活動。
雖然目前除廣州數融(榕樹貸款等現金貸主體公司)外,百融云創的風險主體基本剝離干凈。但百融云創在招股書中用8頁左右的篇幅介紹了來自監管環境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
百融云創表示,無論是否針對百融云創,相關監管調查、限制、處罰及制裁都會對百融云創所處的市場環境、數據供應商、現有或潛在的客戶產生不利影響。百融云創明確表示,數據安全辦法(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法律實施后,可能對包括百融云創在內的網絡運營商的數據合規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百融云創有硬傷的業務模式,此次闖關港股并非易事。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