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棠溪
12月10日,據外媒報道,Airbnb 首次公開招股上市將以每股68美元定價,估值逾470億美元,市值超過萬豪,且將于今晚10點20分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
這個上市的消息,加上高估值,給剛經歷過疫情黑天鵝的整個大住宿行業尤其是民宿行業帶來更多期待,也再次印證了民宿行業的無限潛力和更好未來。
共享住宿發源于美國,提到共享房屋的鼻祖,非Airbnb莫屬。從充氣床墊到今天擁有600萬套房源,再到上市,成為民宿領域全球第二股(第一股是住百家),Airbnb用了12年。
2011年,共享經濟傳入中國,國內涌現出一批類Airbnb模式的民宿市場玩家,經過幾年的發展,市場上只剩為數不多的玩家。舉目市場上現存的民宿玩家,可根據平臺是否獨立發展,分為兩大類:獨立發展平臺(小豬民宿和木鳥民宿)和非獨立發展平臺(途家和美團民宿)。
以下,筆者將按此分類,梳理各平臺的發展路徑,剖析其未來發展走向以及上市的可能性。姑且先看一組數據,從數據可以大致了解各家發展階段。
一個婦科醫生毅然辭職投身互聯網行業,幾經輾轉后創辦了自己的公司,2012年,民宿市場上多了一家名為“小豬”的民宿預訂平臺,這個人就是小豬現任CEO陳馳。
陳馳在平臺成立之初,定位精準,對外宣稱要做中國的Airbnb,于是開始走上了邯鄲學步之路。這就很好解釋小豬的運營和發展路徑和Airbnb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做法。
國外民宿起源于沙發客,以合租模式為主,小豬在發展初期,陳馳帶動員工一起分享自家房屋,主打合租模式。但是在當時的中國,大家對于共享經濟并不熟悉,分享房屋的難度之大,更別提讓陌生人入住,本地化改進工作不足也成為其發展道路上的桎梏。
2018年10月,在拿到新一輪融資之后,小豬開啟燒錢模式,大規模投放各種廣告,2次更換代言人,多次在綜藝節目進行廣告植入。有業內人士表示,小豬此舉是為了向投資人證明“會花錢”。當然,在共享單車等各種共享經濟瘋狂崛起和燒錢的2018年,“會花錢”才更得投資人偏愛。
根據當年公開數據顯示,這一番的燒錢大戰之后,小豬的下載量和訂單轉化率并無起色。萬萬沒想到,在經過燒錢之后,小豬沒等到新融資,反而等來了突發的疫情,旅游和住宿行業遇冷,加之投資人的謹慎,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小豬的計劃。
疫情當下的自救,小豬做過諸多嘗試,售賣蜂蜜等產品是其中之一,平臺發展的方向也隨之調整:主打各種優惠來達到吸引用戶的目的。于是,我們看到小豬APP首頁各種優惠活動不斷,但是從ROI角度思考,高投入低產出的優惠模式風險成本高,小豬的優惠還能持續多久,亦不可知。結合表格數據對比來看,“雷聲大雨點小”的小豬,前兩年的大肆燒錢似乎并沒有達到理想的增長預期。
小豬支招:
共享住宿行業市場教育和用戶培育期長,對于鼻祖Airbnb不可盲目學習,需嘗試與實際結合的變通之法。有錢固然好,但是會花錢更是一項技能。投資人只看能不能花錢的時代已經過去,要盡快降低ROI,在資本寒冬和疫情寒冬節省開支,積蓄更多力量,春天會遲到,但不會不到。
一場遭遇龍卷風的美國之旅,讓黃越有了將共享住宿引入國內的想法。2012年,木鳥正式上線。
作為一個有著三次創業經驗的創業老炮,黃越選擇共享房屋的賽道切入,是做足經驗和市場調研準備的。他在引入Airbnb模式的同時,也做了許多本土化改造的工作。與小豬大力倡導合租的理念不同,他從中國的國情和用戶傳統思想出發,注重發展整租房型,定位家庭游用戶。Airbnb發展海外市場,黃越選擇錯位競爭,主打并深耕國內市場,成為國內房源數一數二的大平臺,在國內房源數量上遠超Airbnb,立足自身優勢點。
2019年開始,黃越帶領平臺進一步優化四木房源,對民宿進行篩選分級管理,尤其對那些帶有網紅元素的優質民宿,給予一定的曝光和流量,后來將其作為單獨版塊展示。黃越清楚,年輕用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是民宿的主要消費群體,搶占年輕用戶消費心智的目標尤為清晰。
定位并主打本地市場的黃越,帶領木鳥迅速崛起。從公開數據來看,木鳥民宿在房源、下載量和應用市場排名上領先小豬民宿、途家、美團,成為短租民宿中國玩家中的佼佼者。
據知情人士透露,木鳥民宿的下載量數據增長與其戰略打法不無關系。木鳥民宿集中發力品牌建設,主打網紅民宿,不斷在年輕人聚集的點位不斷刷臉,有效提升自身品牌聲量和曝光度。
木鳥支招:
得年輕用戶者得天下,為計深遠當繼續夯實年輕用戶以及網紅民宿的定位,如何讓木鳥民宿被更多年輕人認可和篤定,真正超越Airbnb,仍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在疫情尚未完全恢復的當下,繼續著重發力,主打國內市場,才是第一位的。
2011年底成立的途家,在羅軍的帶領下迅速出街,取得不錯戰績。直到2016年,途家先后并購螞蟻短租以及攜程、去哪兒旗下的公寓民宿業務。如此大手筆的并購,背后的邏輯與運作代價可想而知。
2019年2月,羅軍卸任途家CEO,并且獨立接管斯維登。有業內人士表示,羅軍帶斯維登“出走”,其實是減少途家的整體運營支出,為上市做準備。但是似乎后面的發展有些偏離初衷,作為羅軍的接班人,原COO楊昌樂接棒上位,其在位一年時間里,途家發展“平平”,沒有過多曝光,也無突出表現,2020年2月,去哪兒CEO陳剛接任途家CEO。途家頻繁換帥,與內部發展不無關系,內部動蕩可見一斑。
途家歷任CEO
據相關資料顯示,楊昌樂是羅軍從去哪兒請來的高管,先是COO后是CEO,就連攜程高層都出面干預過此事。業內觀察者表示,這是攜程在途家布局的第一步,而陳剛則是“明目張膽”的第二步,很顯然,途家正在逐步成為攜程的“棋子”。
目前,途家更多是處在攜程的蔭澤之下,攜程這顆大樹的蔭澤對途家來說,既有成長過程中的助力,亦有限制與束縛或任人擺布之嫌,未來能否長成參天大樹,變數頗多。
再說美團民宿,2017年民宿從美團獨立出來起名榛果民宿,后來改名美團民宿,發展平平。改名意圖明顯,抱緊美團爸爸的大腿,進一步依靠美團的流量實現訂單和用戶增長。美團民宿CEO馮威赫表示,在流量渠道方面,美團民宿接近70%的流量來自于美團,可見美團民宿的存在感并不強。從美團民宿近1年的品宣聲量和整體發展狀況來看,可以說是遠遠落后于其他幾個玩家,發展前景不甚樂觀。
作為非獨立發展的途家和美團民宿,到底能走多遠,暫無定數,畢竟世界和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不過創始人受制于資本之事,在創投圈并不罕見。非獨立發展類公司的話語權有多少,賽道選擇的熱度和發展前景有幾分,這些將直接決定其未來的發展。
回望中國民宿市場的玩家們,大多數都曾有過上市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在接受采訪時,也吐露過相關想法。
2019年3月,途家CEO楊昌樂在接受專訪時談及公司上市計劃,表示已在準備狀態,應該不會太久,未來可能在海外上市。
2019年4月,小豬短租CEO陳馳對媒體表示,“未來我們肯定有上市的計劃,不同的上市路徑都會考慮。科創板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也為公司在國內上市提供了可能性。”
2019年5月,木鳥民宿CEO黃越在獲得新融資后接受采訪時透露,木鳥短租的投后估值相比較去年也翻了三倍,目前資金上沒有什么壓力,正在朝著上市的方向努力。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上市之路并非易事。Airbnb的成功上市,必然會吸引資本重新聚焦民宿行業。此外,受疫情的影響,用戶旅游消費觀念和需求的轉變,也給民宿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互聯網市場風云變幻之快,也給民宿預訂平臺等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帶來諸多可能。
不過從現實分析來看,攜程已是上市公司,對其附屬的途家能否上市,未做過多強求,更看重的是流量等的利潤分成,而途家發展負重不斷增加,再加上頻繁換帥等內部變數不斷,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短時間內上市并非易事。美團亦是如此,美團爸爸對于美團民宿這個兒子大概率只是抱有“試試看”的心態任其發展。
從大環境來看,相對于攜程的OTA類和美團的本地生活類屬性,民宿依然是滄海一粟的小品類,反而是獨立發展的更有上市希望。
獨立發展的小豬和木鳥,只“專注民宿領域發展”一條就優于非獨立發展平臺,自由的天空更廣闊。前者過度燒錢導致的資金問題相對嚴峻,能否迅速回籠資金是當務之急;后者當下發展方向明確,能否牢牢占領年輕用戶心智,提高用戶粘性,增加用戶復購也是需要重點思考和落地問題的關鍵。
從目前民宿在國內發展的整體狀況來看,雖然民宿的普及率持續走高,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何實現更好地發展與傳播,被普羅大眾認知并接受是比上市更緊要的事情。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出游和住宿習慣,對于民宿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市場教育機會,抓住機會,先搶占大部分市場和用戶,上市就更加水到渠成。
當然,上市有門檻,同時也存在風險,上市需實力更需謹慎。
期待民宿的下一家上市公司!
參考資料:
1、《玩綜藝、簽代言人,小豬短租想讓你住民宿睡遍世界》-中國日報網
2、《木鳥短租黃越:做中國短租的旗艦品牌》-邁點網
3、《楊昌樂在途家的845天》-勁旅網
4、《“退出”途家前,羅軍就布下了一個大局》-虎嗅網
5、《創始人羅軍卸任 途家進入攜程時代》-時代周報
6、《美團旗下“榛果民宿”更名為“美團民宿” 》鉛筆道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