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12月5日報道(文/韓文靜)
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智慧+醫療健康”專場上,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發表了《“觸達、效率、支付”——數字化醫療未來十年的新趨勢與新機會》主題演講,他表示,在疫情的催化、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以及醫保改革和醫療體制改革推進的背景下,數字化正在重構傳統的醫療領域。
楊瑞榮提到,在數字化醫療的大環境下,真正能夠重構中國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大觸點是觸達、效率、支付。
針對如何提高觸達效率,楊瑞榮表示要以患者為中心,打通整個產業鏈,把產業鏈縮短,從供給方的驅動變成消費者和病人的驅動,把整個國家、社保、商保、器械公司、藥廠、慈善機構全部聚集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抓到患者。
談到醫療商業保險存在的理會,楊瑞榮認為,真正的醫療保險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包括全病程的管理、前期的管理、慢病的篩查。把保險公司的前端數據和后端的服務做好,尋找保險里面存在的巨大機會。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于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云網主辦,銳視角、獵云資本、獵云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供應鏈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楊瑞榮演講實錄,由獵云網整理:
“智慧+醫療健康”和我們想要說的數字醫療未來十年的機會息息相通,只有數字賦能才能智慧。今天中國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已經比全世界先進的技術要快了無數倍,過去6億年的計算,現在200秒就能實現了。與這個相比,特斯拉取得的成就,也是過去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成為可能。在十年以前當特斯拉開始的時候,誰多想不到它現在會是寶馬十倍的市值。
我們在這里看見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我當年在休士頓工作過一段時間,他們非常自豪,他們有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前五家都在休士頓,世界能源之都,所有的能源公司包括美國、中國、歐洲的公司在休士頓都有它的總部或辦事處,是全世界最有錢的。OTC(石油技術大會),是全世界最高調的會議,能夠把酒店一百塊錢炒到3000美元一晚上。但是這些公司已經不在榜單上了,取代它們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字化公司,而且這個趨勢還要再繼續下去。
我們以前不能想到的事情現在變成現實,我們站在今天的位置思考智慧醫療、數字醫療未來十年的狀況。我們先看看在傳統領域發生了什么。2003年同樣有疫情,催生了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淘寶和京東線上的滲透率從2%到現在超過80%,移動支付滲透率從10%,到80%,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中國傳統的信用卡相對落后于世界,今天中國在移動支付、在電子商務、O2O領域已經是全世界最領先的。這依賴于中國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迅速發展,以及基礎設施里有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今天的醫療健康也面臨著同樣的機會。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及相關基礎設施不到位的基礎之上。平安好醫生一個月新增用戶9倍,數字化醫療用戶達到6.2億人群。某一跨國藥企一季度通過線上辦了3.1萬次網絡會議,拜訪了90萬醫療從業者,每個醫藥代表拜訪一個科室科30個人左右,只是把線下搬到了線上。
美國資本市場數字化醫療融資額度過去十年增長了十倍,美國今年重要的IPO里面有十幾個都是數字化醫療的,數字化醫療新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已經給我們打開了先例。京東健康即將上市,約2000億市值,阿里已經是3000億市值。從公司開始做電子商務到盈利,應該是比傳統的電子商務公司往上增長的速度更加快。
我們預料到數字化在重構傳統的醫療元年,因為有疫情的催化劑,因為有各種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有中國改革,尤其是醫保改革和醫療體制改革的各種機會,以及過往醫療基礎設施不到位的背景。
問題出在哪兒?在傳統已經看到了數字化對傳統商業的顛覆,我們必將看到數字化在新一波醫療創新機會里面的顛覆,因為有改革,因為有技術,這個技術包括測序、NGS等
我們2012年投華大的時候覺得還離我們很遠,但是今天每個人都享受過測序的服務。社交網絡、合成生物學,所有的技術都會把醫療整體的解決方案重構。有DRG、老齡化、消費升級,在消費領域里頭發生過數字化對消費的重構,必將在醫療里面再發生,而且速度會更快,因為中國從消費升級到了今天對于醫療需求的增速比我們對傳統消費的增速更快,我們非常期待著一個新的視角來去看。
怎么去看醫療健康?在座很多投資人,有的是投藥的,有的是投器械的,有的是投服務的,有的是投數據的,有的是投保險支付,但是在數字化的情況下,邊界變得越來越融合,變得越來越窄,變得越來越跨界。
精準診療的公司可能是器械公司,診斷公司,也可能是藥的公司。我們可能是一個服務,也有可能是保險,也有可能提供器械和診療,如果按傳統的方式再去看醫療的話,可能已經落伍了。
我們認為在數字化醫療這個大的條件下,真正能夠重構我們剛才講到中國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大觸點。
剛才講到原來要派醫藥代表去醫院拜訪,病人只有到醫院里面才能形成觸達,但是在這里因為大量采購的藥價下降,因為新的技術到病人手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有99%的人群都被社保覆蓋,但是它的程度是很低的,怎么樣減少國家的負擔,怎么樣減少個人的負擔?這里有很多創新的東西可以做。如果你有更好的觸達,又能夠促進更好的支付,你有更高的效率,支付的效率也能提升,這三者之間其實是徹底改變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閉環。你把三者做好了,我們可以解決整個醫療的問題。
第一點是效率。具體來講什么叫做效率?中國存在非常多的不均衡的地方,這是我們講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地方,中國新發腫瘤病人每年有400萬,而中國只有1萬個真正的病理醫生,怎么提高效率?我們皮膚科的門診病例每年1億2400萬,而中國的皮膚科只有28900人,全世界的數據有42%的東西在醫療領域是被浪費的,在診療過程當中,可能醫生的水平不夠或者病人沒有觸達的機會,這里的技術能夠讓效率得到很高的提升。
今天的醫療供給不足,不均衡,服務的場景都在醫院里面,所有的診療都是通用化的,依賴醫生的經驗做的,將來優質的醫療服務都變成怎么樣加強基層醫療,加強居家養老和社區醫療,怎么樣通過智能化、個性化的治療,都依賴于剛才提到的各種早診早篩的技術,人工智能、3D打印帶來的整體效率的提升,整個過程當中都有待于效率的提升。
第二點是數字化的精準觸達。原來一個藥到病人手里從藥廠出來就不管了,交給省代理到市代理、到縣代理,價值鏈非常長,而且沒有效。原來的藥價有足夠的空間讓各個環節獲得,最近的耗材使大量采購變成了一個話題,原來耗材企業還心存僥幸,說我們配套的很多,國家可能拿我們沒辦法。支架已經開始了,從13000到700塊錢,PD1的藥,中國這么多原創的藥,原來有十年周期可以賺錢,現在集采到一兩年之內價格迅速下降,整個診療周期的費用立刻從十七萬打到三萬六。
三萬六能夠支撐多長時間?如果你沒有有效觸達病人的手段,你的藥就沒有生命力,哪怕再創新,何況很多創新并不是真正的創新。
我們要做到什么?以患者為中心,打通整個的產業鏈,把產業鏈縮短,從供給方的驅動變成消費者和病人的驅動,把整個國家、社保、商保、器械公司、藥廠、慈善機構全部滾到一塊,以最快的速度抓到患者,這才是無論是藥企還是服務企業的將來,提高你的觸達效率。
第三點是合理支付,我們能看見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占40%,社保占60%。社保的結余率,從原來的18%迅速降到不到4%,到2030年中國在65歲以上的人口享受社保的人群將達到3.5億,沒有那么多的年輕人繼續支持這樣的社保系統,所以有帶量采購,壓價把國家支出的比例壓縮,這里必須用商業保險的方式做。
但是商業保險怎么做?現在絕大部分的商業保險公司其實并不知道,而且沒有這個基礎設施建設來讓商業化的保險公司真正做好,因為它缺一個技術、數據和服務的鐵三角,里面最核心是它的技術,包括怎么樣處理大數據,怎么樣反欺詐,物聯網都是它獲得數據的最底層的技術。
真正在美國或者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是靠抓到更好的數字,有跟疾病相關或者病種相關的特殊的數字,你才能針對性的為這個疾病定制險種,醫療險、補充險,現在的險并不是商業化的服務險,還是套用了以前壽險賠付的概念,出險了給你錢了事了。
醫療是怎么把我的病治好,你可能給我十塊錢能把病治好,或者給我100萬也治不好,真正的醫療保險是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務,包括全病程的管理,前期的管理,慢病的篩查,怎么把保險公司的前端數據和后端的服務做好,這是我們在保險里面存在巨大的機會。
我們在過去四五年最早開始提出數字化醫療的概念,做了很多嘗試。比如我們提升效率方向,投資了數坤科技,用AI幫醫生看心臟的影像,幫前端的醫生做手術的方案,熟悉的醫生花一個半小時做方案,我們一分鐘幫他解決,這樣人家才愿意付費。
迅實科技做3D打印,一個牙模原來一個月,用3D打印的技術幾分鐘打出來,極大壓縮了產業成本,真正提高效率,能給整個醫療帶來好處。
觸達,是指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我們投資的 明醫眾禾幫助藥廠和器械公司觸達基層市場,通過 十幾萬村醫觸達1.5到2億的人群。貝登做基層醫院的醫療器械和耗材的流通體系,原來的大型器械廠商賣一臺設備幾千萬或者上億,所有的銷售和能力都覆蓋在三甲醫院,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底層醫院對于檢測設備和醫療的需求越來越高。三甲醫院追求高質量、高精尖,最貴的,體現學術水平的。基層需要快、簡單、能用,這是需求不一樣。
支付體系里面,我們開不了保險公司,在中國保險公司還是相對來講門檻比較高,牌照性的行業。它們做不好,我們幫它賦能,我們幫它怎么樣抓住數據,幫它提供服務體系,我們投的鎂信健康,在前端抓住癌癥病人的數據,后端藥品觸達,短短兩年時間做到20幾億的規模,變成中國藥品福利管理保險行業的龍頭冠軍,因為有帶量采購給藥企帶來的壓力,我們平臺通過創新支付保險的方式來幫助藥企觸達患者。
2020年是數字化醫療的元年,希望能有機會跟大家進一步探討數字化醫療的投資機會,謝謝大家!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