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人工智能“CV四小龍”中的國家隊選手——云從科技近日拉快了上市進度條。
自8月開啟上市輔導后,云從科技于12月3日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
此次云從公開募股,融資規模預計為37.50億元。募集資金所得凈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展開,以持續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實力及產品能力。具體包括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顯示,云從科技將發行A、B兩類股票,周曦是其最大股東,擁有64.6%表決權。此外,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 佳都科技均是該公司股東。
云從創始人周曦,是從科學家轉型為創業者的代表。
周曦擁有美國伊利利諾伊大學(UIUC)博士學位,曾在IBM、微軟、NEC從事研究工作。2011年,他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的身份加入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帶領創建了中科院當時唯一的人臉識別團隊,這也是云從科技的前身。
2015年,周曦選擇將團隊從實驗室“解放”出來獨立發展,云從科技就此成立,成為AI頭部企業中成立最晚的一家。
由于核心創始團隊有中科院背景,融資又是全內資與政府基金背景,云從又被外界稱為“AI國家隊”,在CV四小龍中,云從國資背景最強。
成立至今,云從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總額接近30億元人民幣。
云從最新一次融資,是在今年5月完成的18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上海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工商銀行、海爾金控等。
云從本次募資37.5億,主要是為其兩大主營業務籌集研發資金。
云從的兩大主營業務包括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基于其主營業務,云從有四條深耕的業務線: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
在智慧金融領域,云從為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等超過400家金融機構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推動全國超過十余萬個銀行網點進行人工智能升級。
在智慧出行領域,云從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云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包括中國十大機場中的九座重要機場在內的上百座民用樞紐機場,日均服務旅客達百萬人次。
在智慧治理領域,云從科技產品及技術已服務于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等多類型應用場景。
在智慧商業領域,云從已輻射汽車展廳、購物中心、品牌門店等眾多應用場景。
云從的產品及服務圖譜
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兩大主營業務構成了云從的主要收入來源。
如圖,云從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可分為兩大類: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自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云從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占比從72%降至53%,而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則從2017年的27%升至46%。
可見,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兩大業務比重已近乎對等。
云從科技主營業務一覽
在兩大業務比重一升一降背后,是云從開始從人工智能單點技術突破落地,走向生態系統構建。
此前在烏鎮峰會上,云從發布了首款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簡稱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該系統是運行在通用操作系統或云操作系統之上,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和數據管理能力和應用接口的底層軟件系統。
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是這一生態的中樞,所有硬件、軟件、應用包括芯片都“長”在這一操作系統上。這不僅有利于快速、大量地復制成功經驗,還有利于云從建立自己的生態閉環。
云從周曦將這一系統對標為“移動時代的Android、iOS系統”。在他看來,“操作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批量化實現AI應用落地才是未來的道路”。
云從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主營業務的演變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不斷優化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并研發適配性強的AIoT設備,從以計算機視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單點技術實現突破,并催生人工智能在特定場景的初步應用,逐步發展成為通過人工智能綜合解決方案以實現對全業務鏈條的AI 賦能。
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云從科技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的業務收入分別為3095萬及1.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74.81%和491.92%。
當前,這套系統已經在智慧旅檢、活豬監管、集裝箱全流程監管、智慧審證、機器人查驗、一對多協同查驗等場景落地。系統完成的項目數量由2017年的145個增加至2019年的374個,單個合同收入金額超過100萬元的項目由2017年的3個增加至2019年的31個。
云從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上也能看出這種變化。
云從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業務變化情況
如圖,該項業務分為軟硬件組合和技術開發兩部分。從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更偏“定制化”的技術開發業務比例從42%降至3.78%,而更具標準化的軟硬件組合從57%飆升至96%,具備絕對優勢。
雖然AI頭部公司在試圖撕去“四小龍”的標簽,但云從在招股書里,依然提及面臨著其他三家的競爭。
“公司面臨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的競爭,也面臨著海康威視等視覺設備廠商推進對產品進行人工智能賦能轉型的挑戰,整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除了行業競爭加劇,“高研發、高虧損、落地難”更是外界對AI公司由熱轉冷的主要原因。
此前,曠視、寒武紀、依圖科技均因披露的巨額虧損引發質疑,云從也不例外。
招股書顯示,云從科技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分別為6453.37萬元、4.84億元和8.07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2.21億元。
在凈虧損方面,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063億元、1.8億元、17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凈虧損達到2.86億元。
不過2019年的17億虧損并非全為經營型虧損。據云從解釋,2019年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實施了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費用為13億。這意味著刨除股份支付費用,經營性虧損約為4億左右。
云從財務狀況
對于虧損規模,云從在招股書中表示,“雖然公司處于虧損階段,但年均增長率達到358.47%,仍在高增長階段,預計未來兩三年將觸及盈虧平衡點。”
除了長期虧損,云從還指出了研發投入高、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的風險。
2017至2019年,云從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940.65萬元、1.48億元、4.54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06%、30.61%和56.25%。而在今年上半年,云從研發費用達到2.474億元,占營收比重達到112.00%。
除此以外,在報告期內,云從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789.25萬元、-2.7億元、-5億元;以及今年上半年的-4.04億元。
可以看出,報告期內云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且金額逐漸走高。
財報顯示,現金流量持續為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處于快速擴張階段,人員支出及采購金額相對于銷售回款而言較大。
“如果未來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下游行業客戶經營情況惡化、客戶回款速度放緩,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持續為負,致使公司存在面臨資金壓力的風險。”
自2017年至今,云從員工數量已從369人擴張到1746人,在廣州、重慶、上海、蘇州和成都五地都設立了研發中心。在本次IPO募資到位后,公司還會進一步增加員工數、設立新的研發中心。而云從提示道,這不僅會加大經營管理風險,也會使得現金流為負。
由于上述虧損,云從還在風險提示中指出,若公司上市后持續虧損,致使累計未彌補虧損進一步擴大,公司股票還可能觸及退市條件而被終止上市。
招股書中,云從科技也對客戶及供應商集中度高做出了風險提示。
在客戶集中度上,2017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77%、62.26%、51.83%和31.23%。從比例來看,雖然公司客戶集中度高,但情況在逐漸向好。
云從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比例超過收入總額50%的情形。”
不過云從也提示道,“盡管隨著未來公司對區域開拓能力的提高及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預計客戶集中度會有所下降,但因客戶集中度較高,公司可能會面臨關鍵客戶自身財務狀況惡化進而對公司的業務帶來不利影響的風險。
從報告期內云從的客戶情況來看,2019年,聯想擠進了云從大客戶前5名,同年貢獻營收占云從總營收比重為5.99%,到今年上半年增至8.10%。
今年起,中國聯通也躋身云從大客戶前5名,上半年聯通貢獻營收占總營收比重達8.6%,位列第一。
2020上半年云從的前五大客戶
云從的國資背景,也便于其拿下政府大單。
今年9月,云從中標了國家海關總署的人臉識別項目,項目金額達1247.8萬元。
10月,云從又中標了廣州中山醫院南沙分院的智能化項目,項目標的額為3.12億元,為AI公司公開中標項目中最大金額。其核心客戶包含中國聯通、聯想等企業及數家通信運營商,同時還服務于國家海關總署等政府部門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機構。
在供應商集中方面,2017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合計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24%、66.65%、37.36%和 29.04%,公司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報告期內,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采購需求亦不斷增加,采購集中度有所下降。盡管公司采購集中度有所下降,但若未來公司與關鍵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出現不利變化,公司將面臨供貨渠道不穩定的風險。”
當前,“四小龍”里的依圖與云從陸續公布招股書、推進上市計劃,而曠視和商湯則暫時按兵不動。就在昨晚(12月4日),海通證券發布了關于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之輔導基本情況表,人工智能企業格靈深瞳也開始沖刺科創板,開啟上市輔導。預計2021年將會有更多人工智能明星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蘆依,編輯 | 宇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