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自象限,作者|娓娓小姐,編輯|傲慢小姐
#35歲真的是職場分水嶺嗎?#
《21世紀經濟報道》10月底在微博上推出了這個討論話題后,參與討論的人數達到了1.1萬人次,并且一度登上微博熱榜,閱讀量更是超2億。
這一問,讓電腦屏幕后的互聯網人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氣。35歲,本該是眾多職場人士漸漸走上成熟的分水嶺,但對于互聯網人來說,35歲卻是職場生涯的分水嶺。
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互聯網行業的各個環節包括產品的設計、研發、運營、市場、維護、客服等方面,而且都需要人力資源的加持。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公司自然更傾向于青春有干勁,最重要是能夠接受加班的年輕群體。
大的趨勢下,有些人選擇待在大廠,拼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力圖能發揮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有一些人選擇行業內跳槽,去一個相對小的公司帶團隊;不過,更多的自嘲為互聯網民工的普通從業者,無可避免的遭遇著轉型的陣痛。
如果你正處在35歲的職業迷茫期,不妨看看其他人在面對35歲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時,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故事。自象限和一些所謂“被互聯網拋棄”的打工人聊了聊,恍然發現原來并非都是悲情,很多人傳遞著一種態度:feel damn good!
Bulma 39歲? 原汽車平臺產品經理
大學畢業后,我先后在汽車之家、愛卡汽車和搜狐汽車做過編輯、頻道主管和產品經理,在互聯網行業是一條比較正常的路徑。離開搜狐之后,我去了一家保險公司做行政經理,這也是我最后一份「打卡」的工作。
坦白說,我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只不過是因為有朋友在那里,而我又恰巧需要「一份工作」。確實工作要比互聯網公司清閑很多,如果我不那么天馬行空的話,很大可能就在那干到退休了。
進公司一年左右的時候,我發明了一個有關區塊鏈和運動的東西,暫且叫它「東西」吧,因為最終它并沒有投入市場運營。當時的領導想以公司的名義申請發明專利權,然后全權交給我來負責市場化的運營,還說會給我一筆獎金。
那時候的我也比較單純,覺著這事還挺好,所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可是這筆獎金,卻遲遲沒有下文。后來我去找一個中介詢問這個發明的市場價值,對方說能值500萬到800萬。我聽了以后,特別不甘心,又跑去跟領導提了幾次發明獎金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把他給問煩了,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反轉,在公司多次明里暗里給我穿小鞋,變相逼我辭職。我是一個北方男人,做人做事一向很剛,馬上就去申請了仲裁,與公司打了半年的官司,雖然以仲裁和解的結局告終,但我卻一秒也不想在這個公司待了,公司也順勢把我辭退了。
被辭退的那一刻,我絲毫沒有心情低落,反而感到無比的輕松。我本是一個向往自由的人,卻因為所謂的安穩在職場內摸爬滾打了17年,最后以一種外人看起來不算體面的方式選擇脫離,我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盡管待業在家時我度過了半年的空窗期,但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朋友的鼓勵下,我選擇成為一名跨境電商的商家,這對于我來說,是一份可以平衡生活與工作的「完美事業」,其實我在大學期間就已經有關跨境電商的經驗了,所以重新開始這份事業得心應手。
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的跨境地攤小作坊剛開不久就遇上了今年的疫情,我的營業方向又是「戶外運動」,我這新開始的人生又遇到了挑戰。很多人都說我流年不利,人生經歷起起伏伏。我倒不以為然,所有的好與壞都在命運的既定角落等著你到來,既然橫沖直撞行不通,就換個方向,于是我開始轉向「工藝品」銷售。幸運的是,我的小作坊也還巋然不倒。
現在每天我上午8點送兒子上學,下午4點接他放學。我覺得我過去將近40年,都沒有現在過得踏實開心,錢確實沒有以前多,但是卻比以前更快樂。
所以,35歲被裁員哪有這么可怕?邁得過去就大步往前走,邁不過去就換個方向繼續生活,別把它當做一件太要命的事,再多錢都買不來我騎電動車帶兒子兜風的快樂。
小偉 35歲? 原黨報科技記者
我從傳媒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知名的黨報做了四年記者。這個職業沒有帶給我太多成就感,卻給了我越來越多的困惑和痛苦:當時的我不明白,身為一名記者,不能深入民間基層,體察那些隱藏在社會表皮下的苦痛,那當記者的意義在哪里?
在那工作的幾年里,激情逐漸被磨滅,因為各種政策和體制的限制,我寫出來的文章連我自己都無法認同,我又怎么能奢望這樣的報道會得到讀者的喜歡呢?糾結了很久,我終于有了答案,
既然我的筆已經戰斗不起來了,還不如放棄。我重新思考哪里可以安放自己的理想,不知腦海里為何會冒出法庭的影子,激情澎湃的我在和丑惡正面交鋒吧。
這個畫面反復在腦海中上演,像電影默片一般,于是我毅然決然地遞交了辭職申請,決定轉行。在家專心備考將近一年的時間后,成功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了一家律所的律師,整個過程比我想象的順利很多。
原本以為這是我人生的終點,恰恰相反,我的人生因為「律師」這個職業,又被打回原點。在一個新的領域里,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剛成為律師時,我的同事都叫我“王大記者”,盡管知道他們是玩笑話,但我心里還是不太舒服,如果我無法「記者」將這個標簽從身上撕去,那在別人心里,我永遠不是一名合格的專業律師。
這真的是一個漫長的尋求別人認可過程。我比之前更努力,利用業余時間寫有關法律分析的文章,去參加我們所內的專業知識分享,和同事交流我自己在法律研究方面的心得。那段時間,感覺自己每天都在快速進步,這是做記者時很少有過的。
最后標簽確實被我撕掉了,不過在這行做了五六年后,我自己心態又發生了一些轉變,就是接納過去的自己以及過往的一切經歷,我又慢慢把記者的標簽重新貼在我身上。我正在和別人眼中的自己,我眼中的自己,天命所歸的自己,完美的和諧共處。
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叫《百歲人生》,書中闡述的一個觀點我很認同:“隨著科技醫療的發展,未來人們的壽命可以拉長到100年,當我們以100這個數字來規劃自己的職業時,35歲已經很年輕了。”
所以我從不認為35歲是一個人的中年,而應該是一個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時期,這時候的我們,經歷了足夠多的事情,有了選擇新生活的資本,那么
過往的每一種經歷其實對往后的生活都是一種饋贈。
Yuki 32歲? 原互聯網市場公關
我在搜狗做市場公關的幾年中,曾經帶領團隊拿到過公司的CEO大獎,但我時常覺得無聊。
有一次,公司與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節目進行合作,目的是想在節目上推廣搜狗研發的機器人,可因為在交接過程中出現失誤,這個項目差點搞砸。我連夜帶著一批人奔赴南京解決問題,在我們的補救下合作成功推進了。可我并沒有很開心,成就感也并不強。整件事雖然過程驚心動魄,實際上我明白,無非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沒有銜接好,太沒挑戰性了,只要換一個靠譜的人都可以做到。
固定的崗位,程序化的工作,讓我覺得自己只是這個高速運轉的公司里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可熱情如火的人如果變成了一顆冰冷的螺絲釘,還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
眼看著自己馬上就要邁入互聯網人被淘汰的35歲,每天都活在隨時可「被替代」的焦慮中。徘徊了一年多,我還是決定辭職,找找人生的意義。比起安于現狀,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直積極進取,“活到老、學到老”是我人生的理想狀態,在這個過程中能幫到人就更好了。
水上健身運動,這個項目是我突發奇想而來,因為我本人非常喜歡,于是就決定去做。主要開展的是水上劃槳運動,還包括水上瑜伽、水上舞蹈這樣一些衍生項目。剛做這個時候,遇到的困難很多,比如如何將這個新興項目推放到市場,如何克服國人對水的恐懼,這個直到現在我們還在探索和解決階段。
盡管阻礙不少,但是它很新鮮,在我們國家,除了我還沒有其他人在做,國家政策也支持,我覺得發展前景還是好的,就一直沒有放棄。別人都說我咋咋呼呼,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其實我覺得這沒什么不好,如果我這個創業失敗了,
但至少證明了一件事,32歲的我,還有勇氣突破常規。
現在我的創業項目已經快4歲啦,事實證明,它跟咋咋呼呼的我還挺合拍的,可以預見35歲被淘汰的我,一定不會比眼下的我活的更開心。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我八九十歲的時候,它依然陪伴在我的身邊,這才是不可替代的事情。
我甚至開始期待35歲,我想學蔡依林一樣對35歲大聲說一句:“Feel damn good!”
最后:
在時代的洪流中,我們這些小小的個體在這個世界演繹著不同的故事,個體的悲歡不與時代的進衰茍同,雖然時代在螺旋上升的道路上時不時地會帶給我們一些波動,但這種變化放到我們個人身上,又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自象限分享的三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在面臨每一個選擇時并不會預見未來自己的模樣,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有人支持還是孤軍奮戰,勇敢做出選擇的他們,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命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認真生活的個體,希望35歲焦慮的你也能找到命運的新景色。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