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去哪個企業實習了?”“我們不去企業,我們到創業孵化園實習。”楊浦推出“大學生創業實習計劃”,由政府組織并出臺政策支持大學生到創業園區實習。
?今年暑假,來自復旦、同濟、財大、理工等11所高校的126名大學生,分別走進楊浦區域內的22家創業孵化園區實習,親眼目睹創業者們如何從零起步創業,與他們一起奮斗,一起哭,一起笑……在年輕的心里,種下一顆顆小小的創業種子。
?創業者精神讓實習生深受感染
?“當初聽到創業實習,心里充滿好奇,是讓我們進入創業團隊實踐,還是教我們如何創業?”單建良是上海財經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研一學生,也是財大創業學院匡時班的學員。今年7月,當身邊的同學紛紛到銀行、證券公司實習,他卻走進了上海大學生創業示范園。
?楊浦眾創空間促進會是一個為創業孵化園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充當政府和眾創空間之間的橋梁。單建良的實習崗位是眾創空間促進會的項目助理,負責眾創空間的審核,包括對注冊資本、活動場次等指標的材料審核,還有對各個眾創空間的實地走訪。從7月到現在,單建良跟著帶教老師去過十多家眾創空間。
?在園區實習的上班時間是9時,單建良每天8時半就到園區,此時,創業者們已早早地在辦公室里忙活起來。“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發著光,把產品當做自己的孩子。”創業者的精神讓單建良深受感染。陪著創業團隊從零開始創業,看著他們提出各種新奇的想法,與眾多成功的眾創空間負責人對話,和初創團隊一起討論項目、克服創業路上的各種障礙和困難……這些經歷都讓單建良對未來的創業道路有了具象的認識,“我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自己將來必定走上創業道路,而現在正是積累經驗的時候。”
?為將來自己創業積累人脈和經驗
?上海理工大學的程偉偉今年大四,懷揣著創業夢想的他在創業實習中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高校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與他們一起成立了自己的“云打印”創業團隊。
?“云打印”的最初理念是在宿舍樓下打印店里產生的。“學生們經常有打印論文和閱讀材料的需求,但宿舍樓下就一臺打印機無法滿足大家的需求。‘云打印’是一個‘共享打印機’平臺,只要在平臺上上傳文件,在打印機上掃描二維碼就能打印。”有了想法,但沒有自己的團隊,如何開始創業之旅?所幸在創業活動中,程偉偉認識了7名有著共同想法的實習生朋友,組成了團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專業”。如今,8個人分散在不同的園區、不同的崗位實習,為團隊將來創業積累經驗。
?程偉偉在innospace+創業園負責活動運營,園區里每個月有40多場活動,他要經常起早貪黑、加班加點,但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為將來成立自己的企業積累了人脈和經驗。而innospace+本身是一個針對互聯網相關企業的孵化園,與“云打印”的理念非常契合。目前,程偉偉的團隊已經完成了“云打印”小程序和網頁的編寫,這個組建于創業園區的團隊,未來很有可能成為innospace+的一員,在這里開啟他們的創業之旅。
?實戰加系統培訓助力大學生創業
?今年5月,在2017年楊浦區大學生創業實習“百里挑一”學員選拔會上,當主持人報出各個創業園區的名字后,不少學生沖上臺表達自己的心聲。“今年暑假我不回家,我要在創業園實習。”從學員選拔會上脫穎而出,到進入創業園成為園區實習生,到在創業比賽中獲得認可,126名大學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暑假。
?楊浦區高校聚集,各類眾創空間蓬勃發展。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創業資源,培育高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2013年,楊浦推出以在校學生為主體的創業實習政策,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的實施意見》,依托區內各類眾創空間資源,提供2至3個月的園區創業實習,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生活費補貼。轄區內6所國家大學科技園申報成為創業實習基地,運維單位爭相拿出供學生創新實踐的崗位,并由部門負責人或園區經理親自帶教。5年來,楊浦區大學生創業實習政策累計招募實習基地46家次,推出實習崗位115個,獲益學員190人,發放政策補貼67萬元。在參與的學員中,有38人成功創業。
?今年的暑期實習結束以后,這126名大學生還將進入楊浦區大學生創業實習集訓營。昨天開始到9月1日為期5天的集訓中,他們將接受系統的創業實戰培訓,包括了解公司基礎架構、分組編寫創業計劃書、各小組展示自己的項目、參加模擬商戰和網創營銷等。實戰加系統培訓,將幫助有創業理想的大學生順利走上創新創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