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深氪新消費[xinshangye2016],作者丨黃曉軍
路邊小攤5毛錢就能買到的辣條,一年能賣50億?
是的,有一家叫衛龍的辣條廠公布,2019年賣了49.09億。此外,其創始人劉衛平還宣稱:衛龍2020年要賣72億,2022年爭取突破100億。
100億是什么概念?搞人工智能的科大訊飛,和搞云計算的騰訊云,2019年營收也就剛剛達到這個數字。
在休閑食品領域,號稱當前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三只松鼠,2019年也就101.73億。
而近日,路透社旗下媒體IFR甚至報道,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銀合作,計劃2021年下半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
衛龍的誕生,起源于一場洪災。
還記得1998年中國特大洪災嗎?這場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550.9億,受災面積達到2200億平方米。
其中,劉衛平所在的湖南省,就是全國受災最嚴重的4個省之一。
當時20歲的劉衛平本在家鄉做麻辣醬干,這是當地特產,據說還是宮廷貢品。但洪災之后農田淹沒,制作醬干的原材料大豆沒了收成,價格直接從7毛漲到了1.5元。
迫不得已,一部分人開始用小麥制作面筋,用以替代豆干,這也有了后來的“辣條”。
但湖南山區種植小麥的并不多,當整個麻辣醬干產業帶都開始使用小麥時,這個替代品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1999年,劉衛平帶著弟弟劉福平“戰略轉移”,去到了北方的盛產小麥的河南漯河。
在這里,劉衛平支起了一個小作坊,將醬干手藝用在面筋上,開發出了中國第一根辣條——麻辣絲。
接下來,劉衛平的操作堪稱辣條界的營銷大神。為驗證“麻辣絲”這個新物種的市場接受性,劉衛平開啟了“同心圓”一樣的拓展營銷。
(1)先打中心點,學校。
為推銷這個麻辣絲,劉衛平開始蹲守工廠附近的學校。每當放學,他就在校門口擺攤吆喝,甚至免費邀請學生試吃。
有一個小細節是,為了方便學生直接將辣條揣到衣服口袋里,劉衛平還將原本12厘米的大包裝改成小了一號。
(2)再覆蓋區域,漯河市。
當學生逐漸接受這個新事物后,劉衛平就開始整個漯河市推廣。當時,他就是雇傭農民工擺地攤、貼海報、掛彩旗,讓方圓幾百公里的消費者都知道他的麻辣絲。
到2003年,劉衛平為自己的辣條注冊了商標“衛龍”,次年注冊公司。據稱,這是在劉衛平和明星成龍名字中,各取一字。
當然,成龍并非創始人之一。僅僅是因為,闖入好萊塢的成龍,是劉衛平的偶像。21世紀最牛追星族,就在這里了。
自此,衛龍成為了全國第一家成立公司的辣條企業。
公司和商標的注冊,意味著劉衛平的覆蓋范圍要從漯河一直延伸要全國。接下來,一場真正讓杜蕾斯汗顏、讓iPhone無奈營銷神話即將登場。
按照劉衛平的說法,衛龍的市場延展是漯河-鄭州-河南-全國。這個節奏下,一旦品牌要實現全國化,品牌形象地打造就必不可少。
2010年,衛龍開始請趙薇、楊冪等明星作為代言人。但在現如今消費者的記憶里,這幾位代言人的影響力遠不如2016年的借勢iPhone。
2016年,衛龍似乎開了掛。
(1)借勢iPhone發布會
當年9月8日,中國數億個果粉都在期待iPhone 7的正式發布。但最后,搶走iPhone頭條的,卻是衛龍辣條。
再次前一天,衛龍發布“Hotstrip 7.0”。Hotstrip,就是“辣”和“長條”的組合,整個視覺設計完全模仿iPhone的風格。
按照網友的話說,“蘋果官方推出的辣條應該也就這個水平。”
“250g超大容量,勁道耐嚼親嘴道。9月13日起售,限量500份”
“Weilong研發室研制全新辣度口感,2100°辣度跑分更貼近全國人重鮮重麻的舌尖喜好,讓辣更有溫度”
產品大圖搭配個性文案,衛龍辣條的Level瞬間比肩iPhone。而正是這一次借勢,讓衛龍登上了微博實時熱搜榜,排在了借勢營銷大佬杜蕾斯的前面。
(2)模仿iPhone線下店
線上搶了iPhone 7發布會的風頭不說,辣條的蘋果營銷更是走到了線下。
Hotstrip 7.0發布次月,衛龍官微發布了一組圖片,不同口味的辣條被當做展品陳列在玻璃展示柜內。不論是裝修風格還是商品陳列,都與iPhone線下店如出一轍。
2天時間,這條微博的轉發數超過3.5萬,評論數突破1.4萬。
其實,這不過是衛龍在秋糖會上的展位,“辣條線下店”“蘋果風”只是一個傳播的切入點。
但真相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說情感滿足比產品滿足更重要。
總結衛龍的營銷套路,大概有兩種:
第一,做好周期規劃,不再“追”熱點。
很多熱點是可以預見、可以規劃的,比如iPhone 7發布會。在這場借勢iPhone的營銷派對里,杜蕾斯、網易、餓了么、娃哈哈等品牌都提前做了準備。
而衛龍能夠刷爆朋友圈,正是來自于對蘋果的極致模仿。辣條這種自帶草根屬性的食物,與高端大氣上檔次的iPhone風格混搭,本來就是一種視覺沖擊。
第二,選擇話題區隔,只和小部分粉絲交流。
企業每一次借勢營銷,都是在傳遞自己的人格屬性:格調、情緒、喜好,然后吸引一批氣味相投的人關注。
就像平日里,衛龍食品的官方微博中段子橫飛,還包含了八卦、娛樂、電競等內容,儼然一個有血有肉的“龍哥”形象。
而這位“龍哥”還在游戲圈、黑客圈玩得風生水起。
(1)衛龍旗艦店被大魔頭黑了
2016年6月8日,衛龍策劃了一場天貓店被黑事件。網上爆出旺旺聊天的截圖,原來一個叫做“大魔頭”的用戶要求衛龍發貨,收貨地址是新疆沙漠第32棵白楊樹。
店鋪小二拒絕發貨后,“憑什么不給我發貨”的血紅色字樣刷滿了衛龍旗艦店的首頁。經過處理,眼看著恢復正常時,衛龍天貓店再次“被黑”,首頁變成了一大堆表情包。
在微博上,有人發起了話題#辣條被黑了#,當天的話題關注度持續上升,甚至一度超過了當天還在進行中的#高考#。
而這場營銷最終引向了6.18活動
(2)碾壓王者榮耀的衛龍霸業來襲
2017年,王者榮耀成了最火的一款手游。
6月份,衛龍官微發布了一部預告短片,表示將公測一款名叫《衛龍霸業》的手游。預告聲稱這部手游是戰爭手游的革新大作,比貪吃蛇更多場景、比俄羅斯方塊更炫特效,比王者農藥、陽陰師更快升級。
到6月15日,衛龍霸業以頁游的形式上線,吸引了大批網友試玩。據說,這一度因過于火爆而導致服務器崩潰。
在游戲里,網友通過操作虛擬搖桿和按鍵,殺死相應數量的雞取勝。而一路走到最后關卡時,他們才發現點擊“前往”下一關時,會跳轉到衛龍天貓店,獲取優惠券。
又被衛龍“耍”了,這一切只是衛龍為新一年618所策劃的營銷事件。
通過多次的營銷帶貨,衛龍2019年銷售達到49.09億元,增速近43%。而相比于業界另一個知名品牌“麻辣王子”,其營收不過6億。
衛龍已然成為中國最大的辣條品牌。
對于赴港IPO的消息,衛龍方面不予置評,但這幾年的調整已然說明了事實。
2018年底,有消息就表示衛龍計劃赴港IPO。當時,衛龍母公司股權體系頻密變更,最后控制方成為了注冊在英屬維京群島的兩家公司。
這意味著,衛龍早就在為境外上市做準備。
2020年初,劉衛平也曾透露,衛龍上市計劃正在推進,會計事務所已進入審計程序。
只是,作為一家辣條企業,衛龍上市路上還有不少可以預見的坎坷:
第一,辣條產業問題:垃圾食品。
早從2005年開始,央視相繼曝光辣條生產的地下黑作坊。2015年至2017年中旬,全國15個省份共131家辣條生產企業195批次辣條,被列入原食藥監總局“黑名單”。
那么,黑作坊、垃圾食品的標簽下,資本市場是否看好?
2016年,衛龍也與暴走動漫合作,邀請“富土康工人”張全蛋走進工廠直播,帶領粉絲參觀原料、生產、調味、分裝,甚至研發檢測等流程。
據稱,近兩小時的直播,一共20.5萬人觀看,一改大眾對辣條黑工坊、垃圾食品的看法。
但新一代消費群體“朋克養生”“注重健康”,已經成為整個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辣條從自身屬性而言,就是一個“夕陽”產品。
第二,衛龍企業問題:業務單一
雖然沒有拿到衛龍的詳細數據,但目前這個品牌的熱銷產品依舊是面筋辣條。
如果高度依賴于單款產品的銷售,這勢必會影響資本市場對于衛龍的整體估值。
這兩年,我們也能看到衛龍的一些新動作,研發自熱火鍋品牌“背鍋俠”、推出了“自來熟”辣條火鍋產品、售賣酸辣粉和炭烤小香腸等。
2020年,衛龍甚至還推出了全新的溏心鹵蛋系列產品。
劉衛平表示,衛龍去年使用的面粉、海帶、大豆、辣椒、魔芋等農副產品近20萬噸。
我們之前聊過Lululemon、Onecup、Wonderlab、莫小仙、江小白甚至小熊電器等的品牌成長。
從中大致摸索出一條新消費品牌的成長路徑:
??錨定品牌人群,比如成為新消費時代主力的90后人群。
??選定一個“大小高新”的切口,不只是打造差異化,更加高效地提供市場價值。
??私域運營,在細分品類中打造第一的用戶心智。
??借助品類第一的品牌認知,實現相關性品類的拓展。
衛龍目前正走在第四步,這一步需要更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和研發成本。這或許也是衛龍計劃募資10億美元中,大部分的預算。
第三,行業競爭問題:優勢喪失
辣條行業平均毛利率在50%,且衛龍即使一家獨大,市場份額也不足10%。這樣的行業格局下,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鹽津鋪子等休閑零食品牌也開始涌入。
從綜合競爭力來看,衛龍與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上市公司相比,競爭優勢并不大。全天候科技曾援引快消品網統計數據表示:
上海及周邊地區散裝休閑食品銷售,2017年衛龍位列第5,鹽津鋪子位列第10。一年之后,2018年衛龍維持排名,鹽津鋪子提升至第7名。
面對綜合類休閑零食企業咄咄逼人的圍攻,衛龍是否能如愿在2022年實現100億營收?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一家辣條公司走向資本市場,考驗它的不再只是營銷。研發、供應鏈、渠道……社會我“龍哥”還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