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上,重慶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四川省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等“13+1”省區市口岸主管部門共同簽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建設合作協議》,明確將在便利化通關作業、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等方面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據悉,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西部省份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合作打造的陸海貿易新通道,它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世界各地,比經東部地區出海時間大幅縮短。
此次簽署合作協議的“13+1”省區市中,共包括了重慶、甘肅、陜西、四川、新疆、云南、寧夏、內蒙古、貴州、青海、廣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廣東省湛江市。
根據協議,“13+1”省區市將以《關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的框架意見》為指導,堅持頂層設計、服務通道、共商共建的原則,結合各省區市“單一窗口”實際情況,打造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提供高效便捷的通關和物流便利化服務,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13+1”省區市要共同持續推進通關物流便利化,結合西部陸海新通道業務特點和發展要求,重點實現申報前后有關環節簡化、流程優化和申報智能化,提高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鏈全域運行效率、可預期性和競爭力。
同時,“13+1”省區市要依托“單一窗口”,深度融合“通關+物流”作業環節,將通關申報和物流作業無縫銜接,實現數據“一次提交,多次復用”,促進通道、物流、商貿、產業融合發展。
數據交換共享也是合作的重要內容。根據協議,“13+1”省區市要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數據應用價值,加強科技應用創新,促進通道降本增效。
記者還了解到,平臺初期規劃內容主要包括統一用戶、通關前后作業便利化、物流通關無縫銜接、人工智能高效申報、鐵海聯運總部數據支持、統籌推進國際合作等6個方面。
2020年9月,重慶與廣西、貴州等地開展調研和對接,并向“13+1”其他省區市征求相關意見,達成合作共識。各方此次簽署合作協議,將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各省區市“單一窗口”跨地區合作。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實現對西部12省區市的全覆蓋,目的地拓展至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246個港口。2020年1-10月份,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到發合計3655列,同比增長113%,集裝箱累計到發18.32萬標箱,同比增長109%。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長江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