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獵云網、獵云財經主辦的2020區塊鏈產業大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峰會聚集了來自全球的區塊鏈產業精英,超百家行業頂級區塊鏈公司和超千名與會人員,共同創造最頂尖的區塊鏈思維碰撞。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受邀以《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生態價值構建之路》為主題在本次峰會上演講,圍繞分布式存儲的價值、邏輯以及未來路徑進行了全面解讀。
據悉,IPFS全網算力已穩定突破1EB。1EB大約等于2000千萬部5G大小的高清電影,500億張10M大小的高清圖片。
“全網算力達到較高水平,標志著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將從規模擴張進入價值落地階段。”于佳寧表示,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的價值并非在于存儲海量數據和信息,而是成為資產化數據的“保險柜”。
于佳寧解釋稱,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本質上是把數據資源化,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數據中心、新型數據平臺,通過存儲體系的分布式和智能化,真正意義上實現信息和數據的廣泛存儲。分布式存儲體系是數據價值傳遞的基礎平臺,讓數據實現價值最大化。
那么,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將可能帶來怎樣的創新商業形態呢?于佳寧認為,要想構建起新的商業生態,就需要帶來本質上的變革。殺手級應用絕非對傳統業務的簡單優化替代,而是要構建“高維業態”,進而對傳統模式進行“降維打擊”。以阿里巴巴初創時期的發展路徑為例,它打造了與傳統零售行業平行發展的生態路徑,并非直接改造線下零售,而是滿足過去無法滿足的需求,構建新市場。
“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將會成為新一代‘開放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未來分布式存儲的節點將成為新產業生態的重要構建者。”于佳寧表示,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有望構建的高維業態將以開放互聯網、數據資產化和數字身份三個維度重點展開。開放互聯網的基本特征包括:以數字身份系統為基礎,開放而非壟斷,平臺價值公平分配給貢獻者。
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的當今時代,數據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于佳寧強調,區塊鏈分布式存儲能夠幫助數據長期存儲、有效確權、有序流轉,分布式存儲+DeFi將構建數據價值流轉的新生態,讓每個人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份、資產和數據,金融服務開放、透明、可信、自動化。目前,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已經開始大規模嶄露頭角,其基礎設施層面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模式搭建,應用生態也有望在2~3年初步構建完成。
作為“區塊鏈行業的黃埔軍校”,火幣大學開設了區塊鏈技術、市場、運營與管理人才的培訓。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火幣大學已開設“區塊鏈卓越人才特訓營(權威在線直播特訓課程)”、“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區塊鏈頂級商學課程)”、“全面學透區塊鏈課程“(音頻視頻課程)、“區塊鏈技術新風口”等線上線下十余種課程。
“未來,隨著生態體系構建完善,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將成為區塊鏈的關鍵賽道之一,在這個領域也將涌現大量的創新創業新機會。”于佳寧說。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