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前言:
在全球,包括中國關于產業互聯網都掀起了一場革命。所謂產業互聯網即利用數字技術把產業各要素、各環節全部數字化、網絡化,推動業務流程生產方式的變革重組,進而形成新的產業協作、資源配置和價值創造體系。
產業互聯網正在改變一個又一個行業,一向偏傳統房地產經紀就是其中之一。
正文:
2020年11月17日,貝殼找房公布了其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顯示:
貝殼第三季度業績增長勢頭強勁,平臺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元,同比大增87.2%。
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人民幣205億元 (約30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第三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為人民幣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
收入及利潤均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貝殼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GTV、收入和經調整后凈利潤已全面超過2019年全年。截至2020年9月30日,貝殼找房的門店數量為44883家,經紀人總數為477810,僅在2020年第三季度,貝殼找房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MAU)達4790萬。
下面用三組關鍵數據,來帶你讀懂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的首份財報。
財報關鍵數字1:47萬經紀人與GTV1.05萬億
貝殼找房三季報財報有幾個數字值得關注——截至2020年9月30日,貝殼找房的門店數量為44883家,經紀人總數為477810,僅在2020年第三季度,貝殼找房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MAU)達4790萬,總交易額(GTV)為人民幣10500億元。
經紀人總數47萬人,總交易額(GTV)實現人民幣10500億元,這兩個數字令人驚喜。
貝殼找房是如何做到的?
貝殼聯合創始人、CEO彭永東解釋說:“貝殼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亮眼成績單。我們在三季度的強勁增長得益于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強大的網絡效應。貝殼通過門店分級制度、品質管理等等手段不斷提升ACN網絡的運營效率和健康度,從而驅動存量、新房和創新業務的增長。貝殼所相信的新經紀價值觀是對客戶好、對經紀人好、合作共贏、線上化,只要做好這幾件事就一定能為平臺上的各參與方持續創造價值。”
以線上化為例。
疫情期間,貝殼在VR等線上技術的領先性成為平臺的顯著優勢。后疫情時代,貝殼持續發力線上化,不斷提升效率。9月份,貝殼VR帶看占比超過整體帶看量的40%,VR看房漸成用戶習慣。貝殼還在本季度全面推廣VR Lite輕量化采集方案,使得全景相機、手機都可以完成VR錄制,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加速VR的覆蓋,尤其適用于租賃場景。
不僅僅是帶看環節,貝殼還不斷推動簽約流程的線上化。三季度,有近30%經貝殼平臺撮合的商業抵押貸款通過“線上貸簽服務”完成。貝殼通過線上核簽室等產品,整合實名認證、人臉識別、電子簽章、OCR自動識別等技術,將原需線下進行的面談、信息搜集填寫、材料簽署等流程線上化,使貸款面簽時長平均縮短了19%。截止9月底,貝殼線上貸簽服務已覆蓋全國45座城市、66家合作銀行的1,000多家支行。
正式這些舉措,才讓貝殼的首份財報如此亮眼:在交易規模方面,貝殼找房在第三季度的總交易額(GTV)為1.05萬億,同比增長87.2%;其中新房業務的GTV為4207億,同比增長105.7%;存量房業務GTV為 5761億,同比增長71.8%;新興業務GTV則為532億,同比增長151.5%。
財報關鍵數字2:營收205億元 同比增長70.9%
貝殼三季報顯示,貝殼找房第三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205億元(約合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20億元相比增長70.9%。
貝殼找房一個季度實現凈營收205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70.9%,這讓貝殼找房在房地產服務行業當中頗為亮眼——對比行業第二名我愛我家來講,貝殼找房僅從凈營收角度就超越了第二名5倍甚至更多。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約有7成房地產經紀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受到影響,甚至有2成下滑比例超過30%,疫情加速了房地產服務行業的洗牌及迭代。
由于提前布局產業互聯網進行變革,貝殼找房在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
不僅基本盤穩固,貝殼營收的想象空間也不小。
財報關鍵數字3:新興及其他服務總交易額532億元? 同比增長151.5%
據貝殼找房三季報顯示,貝殼找房在新興及其他服務方面實現總交易額人民幣532億元(約合7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1.5%。
貝殼找房的新興及其他服務業務到底是什么呢?
公開資料顯示,在主營業務強勁增長的同時,貝殼找房還開拓了系列新興業務,其中包括金融服務、家裝、社區服務等。其中,家裝服務是貝殼找房新興及其他服務業務的發展重點。
比如,在家裝設計領域,貝殼找房此前正式發布了家裝平臺被窩家裝——在被窩家裝APP上,用戶既可以選擇獨立設計師,又可以選用局裝、整裝套餐來構繪理想的家,而施工交付環節則統一由被窩精工提供標準化服務以確保交付質量。
此外,貝殼還推出了社區生活小程序,借此面前社區場景提供便民居住服務——據悉,這一服務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據CIC報告顯示,中國房產金融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9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6萬億元,到2024年涵蓋房屋維修和保養、智能社區、物業管理和社區服務在內的居住服務市場規模將增至4.3萬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15.4%。
在這些新興業務的帶動下,貝殼找房在新興及其他服務方面實現總交易額人民幣532億元(約合7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1.5%;
而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貝殼的戰績也頗為亮眼:其雙十一首周戰績則達到認購24699套、認購GTV367.9億元。融創、萬科、保利、華潤等20多個開發商在貝殼平臺實現認購額破億元,其中融創突破10億元。無怪乎財報對四季度的業績也頗為有信心:預計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總凈營收將在人民幣192億元(約合28億美元)到人民幣202億元(約合30億美元)之間,與2019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長約33.5%到40.5%。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