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 | 十三先生
作者 | 驕陽灼日
2020第三季度,帶點「中二風」的青春校園喜劇片《風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簡稱風犬)收獲各方好評,豆瓣評分達到8.1分,口碑熱度均稱業內佳作。

與以往不同,此次《風犬》的網播方,并非「愛優騰」等頂流平臺,而是由網友們戲稱為「小破站」的Blibili(B站)拿到版權,獨家播出。
通常以「二次元內容」為傳統陣地的B站,開始涉足影視領域,這傳遞出了怎樣的信號?
不得不說,2020堪稱影視行業的漫長寒冬。
在疫情影響下,院線影業的窘迫,與網播影視的繁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旺盛的網絡用戶觀劇需求,使得各大平臺片儲紛紛告急。這讓本身發展趨于飽和的影視業,打開了一個新的缺口。
借此契機,于今年8月,B站耗資5億,入股「歡喜傳媒」,與其簽訂了5年的合作協議。
協議約定, B站將在未來五年內,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所有影視作品的獨家播放權。
「歡喜傳媒」鎖定中國多位導演,如:寧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一白、顧長衛、張藝謀、賈樟柯等。以獨家、原創內容為基礎,牢牢掌握中國電影、網劇市場的頭部內容,為高速發展的中國影視行業貢獻精品內容。
毫無疑問,這次合作預示著以「二次元動漫番劇」為主流,備受年輕一代推崇的「B站」,已經不再甘當小眾領域的王者,即將昂首挺進戰況激烈的主流影視市場。
接下來,驕陽將追本溯源,帶大家回顧「B站」的發展歷程。
并從不同維度分析,平臺如何戰略布局,破圈升級。
熟悉「B站」的朋友都知道,平臺早期主攻動漫領域,后衍生出無數圍繞ACG創作的鬼畜短視頻。
「類型番劇」與「腦洞UP主」的激情碰撞,讓受到「Z世代」推崇的二次元文化,迅速在B站站穩腳跟。

但是,B站并不只是一個純粹的二次元游戲社區和短視頻平臺。
平臺高度自由的「PUGC模式」,使更多的原創內容被B站接受。
包括學習干貨、熱門采訪、游戲剪輯、寶藏素材……從本質上來說,B站更像是一個綜合視頻社區。

而B站本身的布局,也并未局限于動畫產業。
在「日番」及「國漫」之后,B站開始了對「紀錄片」的采買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B站的主要受眾,是被稱為「Z世代」的95后。
出于網羅年輕觀眾考慮,紀錄片出品方也非常樂意在B站投放作品。
B站憑借其獨有的平臺調性,以及UP主們的積極推廣,讓諸如《我在故宮修文物》、《歷史那些事》、《人生一串》等精品紀錄片,在年輕人中迅速發酵。


隨著獨播紀錄片的熱度、口碑不斷攀高,「B站」敏銳捕捉到當代年輕人,對「優質紀錄片」的消費潛力。
隨即決定更進一步,對接國外著名片廠「BBC」、「Discovery」,進行深度合作。

現今,《決勝荒野》、《可愛的小崽子們》等紀錄片的熱播,使B站已成為「紀錄片領域」炙手可熱的網播平臺。
而引進紀錄片,只是B站破圈的第一步。
2018年,B站攜手湖北衛視,斥巨資打造脫口秀節目《非正式會談》,且一直運作到如今的第六季。
與大多數口碑下行的綜N代不同,《非正式會談》從一到六,豆瓣評分一直保持高位,曾一度超過9.5分。

B站不僅打造了《非正式會談》、《故事會》等自制綜藝,同時積極采購「海外優質綜藝」,例如韓國的《Running Man》、《超人回來了》等,迄今為止合集播放量已超60億。

在今年,B站更是邀請了《極挑》總導演嚴敏,集合了實力、人氣俱佳的李宇春、黃子韜、MC熱狗等嘉賓,制作出爆款綜藝《說唱新世代》。

當別家綜藝,忙活著剪輯矛盾、演繹劇本之時,《說唱新世代》則回歸詞曲本身,試圖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無疑,《說唱新世代》9.2的豆瓣評分,凌空碾壓了「愛奇藝」同題材綜藝《中國新說唱2020》。
高品質內容持續輸出的背后,是「B站」連年以來的巨大資金投入。
當然,同時帶來的,還有用戶群體的高度認可。
根據2020Q1財報顯示,B站月活用戶達到1.72億,同比增長55%,其中月均付費用戶數增至1340萬,同比快速提升134%。

多年垂直深耕,為B站帶來了良好的口碑與收益,以及超高粘性的用戶。
穩扎穩打之下,B站
進軍影視,破圈升級,只待東風。
慶幸的是,「東風」很快就來了。
20年的影視業寒冬,正是B站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對B站來說,《風犬少年》的播出,用的是一招投石問路。
可喜的是,開局不錯,首戰告捷。
立足小眾,另辟蹊徑,為B站前期的生存發展贏得了空間。但小眾的定位,同樣意味著受眾有限。
經營之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而近年來,用戶增量的放緩,說明B站的發展
踏足影視領域,是B站破圈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任何平臺想要立足影視市場,其難點均在于「保底」和「招新」。
也就是,保持存量用戶,吸引新增用戶。
今年,受限于影視行業不景氣,「愛優騰」等頭部網視平臺,也頻頻斷檔,難以保證持續輸出。
準確
招新方面,拔得頭籌。

保底方面,作為B站首部獨播影視劇,平臺選擇《風犬》自有深意。
B站的主力用戶多是1995-2009年出生的年輕一代,正是所謂「Z世代」。
他們對陪伴其成長的「B站」,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
《風犬》的青春、校園、中二屬性,正是「B站」對原有用戶群的示好與保護,恰好迎合了「Z世代」的胃口。
「招新」和「保底」得以兼顧,「B站」的影視化運營初試水,頗為高明,可圈可點。
但這并不是B站最精明的地方。
在網視市場興起后,三大「長視頻」巨頭「愛優騰」的爭相競價,讓影視版權費用上升到一個令人咂舌的高度。
早在2011年,樂視就以2000萬元的天價購得《甄嬛傳》首輪播放權。
到了2017年,網劇《楚喬傳》單集版權更是到了860萬元,總版權費高達5.86億元。

昂貴的版權費讓各大平臺叫苦不迭。
版權競爭激烈,費用高企,令平臺方痛定思痛,另謀出路。
于是,平臺方「追溯上游,入股制片企業,參與影視制作」的模式,應運而生。
而B站自然是汲取了「前輩」經驗,避坑而過。
直接重金入股「歡喜傳媒」,用5億元買下其9.9%的股份。
與同樣潛力無限的「歡喜傳媒」深度捆綁,對體量相對較小的「B站」來說,不僅解決了當下影視內容的源頭問題,更使其在未來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而對于「歡喜傳媒」來說,B站的社區模式與年輕受眾,同樣是他們著眼將來、培養觀眾的重要布局。
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多年的深耕,精細的布局,獨到的合作,果斷地出手,B站終于運作出一片大好局面。
但其實,破圈而出,也只是B站影視化之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接下來,B站必然會與「愛優騰」三巨頭狹路相逢,一較高下。
不過,B站敢于叫板三大巨頭,自然有它的依仗和底氣。
B站相較于三大平臺的優勢,便在于「短視頻」。
當今,生活節奏的加快,令娛樂方式也隨之改變。
人們更傾向于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快速娛樂,「抖音」、「快手」的火熱便是明證。
根據QuestMoblie統計,截止2020年6月,短視頻市場份額占比高達20%,僅次于即時通訊。
而在線視頻行業月活躍用戶,從一年前的9.31億連續下滑至8.57億。

影視劇作所對應的傳統「長視頻」,身處短視頻對立面,受沖擊最為巨大。
各平臺紛紛推出「短視頻」產品應急,但用戶的習慣和內容的空白,并非短時間內可以扭轉和填補。
背靠微信8億用戶,強推數年的騰訊「微視」,在「抖音」的光輝下,依然黯然失色。
但B站不一樣,它有著自己的短視頻模式和忠實受眾。
實際上,「B站」和「前優酷」,可算作國內最早的網頁UGC視頻聚集地。
其后數年間,是移動終端的普及和播放載體的革新,清晰劃分了長、短視頻的界限,成就了「抖音」、「快手」移動短視頻平臺的頭部地位。
B站的短視頻,更傾向于影視作品或熱門事件的改編創作。
它獨有的時間自由化和內容多樣化,是抖音不可比擬的。
突破次元壁的畫風和滿屏的彈幕吐槽,同樣是獨屬于B站的領域產物。
而這些,足以讓「B站」在短視頻方面獨樹一幟。
通過這些標簽,可見一斑:
「另類文化聚集地,彈幕文化發源地、二次元文化社區、網絡詞匯發源地」

繼續深耕傳統垂直領域,保證自身已有優勢不被動搖,是B站安身立命的最大支點。
持續輸出「長視頻劇作」優質內容,是平臺布局影視、升級拓新的不二法門。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單單一部劇作的成功,并不能真正左右什么。
B站的破圈之旅,才剛剛啟程。
保持短視頻優勢,補足長視頻空缺。
讓它們齊頭并進,長短齊飛,「小破站」躋身頂流網視平臺,指日可待。
雖說B站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但有些缺陷也同樣突出。

一者,是部分網友對B站的抵制,原因是UP主們的質素參差不齊。
PUGC模式是B站的運營核心,但所謂「原創自由」,并不等于「無法無天」。
UP主自由度過高,鬼畜、魔改視頻夸張、過分,是外界很多人不能接受B站的根本原因。
甚至于有人覺得B站是賣腐、賣肉的低俗場所。
良好的口碑與形象,是一家公共平臺做大做強的核心要素。
所以,如何明確態度、制定規則、把握尺度、優化內容、改觀外界看法,是B站除了破圈之外,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這對B站的長期發展,尤其重要。
再者,是B站的變現模式。
B站的盈利一直是由二次元衍生游戲、游戲直播、二次元虛擬直播共同構成。
相比于「愛優騰」的高額廣告收益,B站自上線以來,所秉承的無插播廣告原則,使其在這方面收益微乎其微。

所以,即便2018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平臺游戲及直播收益,仍是B站主要營收項目。
近年以來,由于變現模式過于單一,對外投入又不惜成本,B站的營收雖連年增長,凈利卻始終為負。

當然,「融資、燒錢、圈用戶、負盈利」,這也是網視行業通病。
但未雨綢繆,必然沒錯。
所以,B站在進軍影視后,積極提高商業價值,探索新型盈利模式,勢在必行。
借鑒YouTube的發展,打造「綜合視頻平臺」,參照「全類型視頻+直播+影視」的架構模式,建立核心付費體系,或可一試。
如今網視行業風起云涌,「愛優騰」三大巨頭競爭激烈,廝殺不休。
芒果TV等后進平臺,一直窺伺在旁,摩拳擦掌,虎視眈眈。
如此大環境下,B站的自身定位尤為重要。
坐擁廣大直播用戶群,以及強力吸粉的「UP平臺」,B站完全可以在破圈后,區別于「愛優騰」,走差異化道路。
但與此同時:
如何進行更高效、規范的PUGC內容管理;
如何持續輸出更優質、豐富的長短視頻;
如何滿足新、老用戶的不同需求,保持用戶增長;
如何提高自身的商業價值,盈利變現?
這些都是B站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這將會是一條全新的賽道,前方「危」「機」并存,小破站能否逆襲崛起?
就讓我們靜觀其變。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21-08-11 麻辣娛投獲得了華鉅一站式的關注
2020-11-21 麻辣娛投發布了 《風犬少年口碑爆了,B站進軍影視這步棋,將走向何方?》的文章
2020-11-04 麻辣娛投發布了 《迷霧劇場火了,愛奇藝能撬動這塊大蛋糕嗎?》的文章
2020-10-22 麻辣娛投發布了 《閱文IP+新麗制作+騰訊平臺,三駕馬車能否給影視行業注入強心劑?》的文章
2020-09-08 麻辣娛投發布了 《從傳統文學diss到市值800億,網文江湖激蕩20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