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ikola Motor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硅兔賽跑(ID:sv_race),作者丨王王,編輯丨Juni,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2015年左右,“造車新勢力”井噴。
Crunchbase數據顯示,僅2015一年間就有近300家新能源車相關企業成立,此后數年中,每年也有100多家新公司入局。其間對部分公司騙取補助、數據造假、技術不合格、龐氏騙局的質疑聲不斷。5年的市場考驗,可以說起到了大浪淘沙作用。隨著特斯拉在全球領跑一騎絕塵,理想、小鵬等品牌量產交付,輿論對它們的態度才逐漸好轉。
就在各家努力摘掉“PPT造車”的帽子時,卻有這樣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憑著一套“好PPT”,不僅拿下2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還成功IPO。
這家神一般的企業就是美國氫能卡車公司:Nikola Motor。
被譽為“全球氫能重卡第一股”的Nikola成立于2015年,是創始人Trevor Milton的第四個創業項目。
他創辦的上一家公司dHybrid研發天然氣動力卡車,在2014年被收購后,Milton把視線放在了氫燃料電池上,創辦了Nikola Motor,主打氫動力卡車。
Nikola成立五年來,因為有“環保0排放”和“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兩大噱頭加持,一路吸金25億美元,投資方都是汽車和機械行業赫赫有名的機構,包括通用汽車、博世、韓華株式會社、凱斯紐荷蘭工業等,還得到美國能源部的支持。
2020年6月,Nikola反向收購VectoIQ Acquisition Corp.上市。掛牌四個多月來,股價幾起幾落,時而5天暴漲200%,時而一周縮水50%,最高時飆升至93.99美元,成為北美第三大汽車制造廠(僅次于特斯拉和通用汽車),最低時落到17.88美元,不可謂不刺激。
而這一切甚至都發生在Nikola未拿出一個正式產品的情況下!由此,Nikola作為“SPAC界的一支神股”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Nikola Motor股價走勢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明里暗里宣稱要做下一個特斯拉的企業不少,像Nikola這樣直白的不多。
和特斯拉一樣,Nikola的名字來自知名的天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從公司名開始就毫不掩飾要和特斯拉分庭抗禮的勢頭。
在產品上,Nikola也緊盯特斯拉。
Nikola目前有8款車型,主打半掛重卡系列,提供氫燃料動力和純電動力兩種產品,另外還有一些電動的越野車、摩托艇等。其中Nikola One對標特斯拉的純電卡車Semi,皮卡Badger對標特斯拉Cybertruck。
Nikola Badger連字體風格都有點像Tesla Cybertruck
在商業模式上,Nikola也和特斯拉一樣野心勃勃。Nikola不滿足于只做一個汽車制造商,而是要圍繞自己的產品建立一個“氫網絡”,在各地建設加氫站,相當于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
其C輪融資的信息顯示,預計在2028年前在全美建設700座加氫站、2032年前在歐洲建設70座,每座加氫站都自備太陽能發電制氫—儲氫—加氫的閉環自造血能力。
用戶購買了Nikola的卡車,將在整個生命周期內享受氫氣燃料、整車保養和維修等完整服務。在Milton看來,Nikola商業模式的核心是能源,掌握了先進的氫燃料技術,就把握住了市場的命脈,卡車只是一種承載其能源服務的載體罷了,出售燃料的盈利高達賣卡車的5倍。
有了如此美好的商業模式,當Nikola宣布自己能以每公斤2.47美元的成本生產氫氣時,也無怪乎華爾街激動不已,把Nikola推上了“下一個特斯拉”的寶座。
2020年6月4日,Nikola上市,股價應聲上揚,當天市值就達到120億,創始人Trevor Milton春風得意。
然而一盆冷水猝不及防潑下來,Hindenburg Research發布做空報告,稱“從未見過一個上市企業有這種程度的欺騙”,Nikola后續的回應則無不印證了Hindenburg揭發的都是實錘。
投資人尷尬了,吃瓜群眾震驚了:這到底是下一個特斯拉,還是下一個Theranos?
簡單來說,Hindenburg做空報告的大意是:Nikola從里到外都是騙局。有這樣幾個重錘:
產品視頻造假。
Nikola發布的一支宣傳視頻展示了Nikola One高速行駛的狀態,但Hindenburg調查得知,這支視頻是在一段坡道上拍攝的,Nikola故意傾斜攝像機,拍攝了卡車在重力作用下“溜車”,而非真正靠燃料動力行駛。Nikola表示,視頻由第三方制作,并未明確聲明過該卡車是自驅行駛。
氫能技術造假。
Nikola對外宣稱其已經掌握了一種制備氫氣的方法,可節約最高81%的成本,并已投入生產,但Hindenburg指控這項技術不存在,Nikola也沒有開始生產氫氣。
關鍵零部件造假。
Hindenburg的報告指出,Nikola目前所使用的電池、逆變器等關鍵零件都來自其他合作廠家,還貼上膠帶來遮擋原廠家商標,與創始人宣稱的自主研發不符。Nikola對此則表示,前期研發階段使用第三方產品,未來生產時會換成自主研發零件。
生產狀況造假。
Nikola在2016年發布會上展示的一臺Nikola One原型車,被Hindenburg和Bloomberg發現偷偷接了一條電纜,為中控屏幕供電,而非創始人當時宣傳的“功能齊備、完全可以使用”。今年7月,Nikola創始人又對媒體表示,5輛Nikola Tre成品即將在德國裝配完成,此事后來也被合作伙伴博世否認,雙方尚未開始生產。
此外,諸如總部屋頂其實沒安裝太陽能板、公司名下并沒有天然氣井、越野車產品其實是外包給廠商用幾周時間拼湊出來的、產品預定金額夸大兩倍等,與上述謊言比起來,簡直算是“輕如鴻毛”了。
Bloomberg記者發現Nikola的展品車偷偷使用電纜供電
此報告一出,Nikola股價暴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立即介入調查,創始人Trevor Milton隨即辭職。
Hindenburg直接將Nikola與硅谷近十年最大的丑聞Theranos相提并論,可以說是相當強力的指控了。Hindenburg在報告中稱,Nikola利用了投資人和合作方們急于在電動車領域里搶占身位的心態,制造了大量的謊言,而投資人則沒有做好該做的功課。
在Theranos的故事里,華爾街日報記者爆出其騙局后,Theranos基本是一路走低,政府調查和訴訟紛至沓來,投資人和合作伙伴迅速切割。
但Nikola的情形又有所不同。
一方面,做空機構本身有盈利目的,不如調查記者客觀中立,讀者心里自然對其爆料的真實性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Nikola目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通用汽車還沒放棄。做空報告發布前2天,Nikola剛宣布和通用戰略合作研發Badger皮卡,因此市場都緊盯著通用的反應,一旦通用宣布終止合作,幾乎就等于給Nikola下了死亡通知書。
不過,不久前通用CEO官方力挺Nikola,表示雙方的20億美元投資協議并未取消,未來仍然會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消息一出,Nikola股價又迎來反彈,當天盤前最高漲幅一度來到13%,收報22.24美元,漲幅7.34%。
對過去幾個創投風口稍有了解的看官可能都會發出疑問:風投圈泡沫也破過不少了,怎么Nikola的投資人還能被PPT講故事唬住呢?投資人都被下蠱了,還是聯合割韭菜?
仔細翻看Nikola過去幾輪融資情況,發現事情不那么簡單。
Nikola在2018年之前完成3輪融資,包括200萬美元種子輪、1600萬美元A輪和4400萬美元B輪。直到2018年開始起飛,完成2.1億美元C輪融資,投前估值11億美元;2019年D輪融資2.5億美元,估值30億美元。
這兩輪的主要投資人都是CVC,和Nikola有更多資源支持的關系。比如商用車巨頭CNH Industrial,為Nikola提供卡車底盤,也合作生產Nikola Tre車型;太陽能電池板巨頭韓華株式會社為Nikola提供加氫站所需的太陽能技術;博世則帶來了動力系統、中控電腦系統、無鑰匙進入系統、車載攝像頭等大大小小的技術。
同時,這些關鍵技術也給投資方留下不少砍價的余地,雖然Nikola官方沒有披露每輪融資的構成,但確有消息表示,有相當一部分投資屬于以貨/服務代款。例如D輪的領投方CNH Industrial,現金認購僅占投資總額的不到50%。
所謂的 “最大冤大頭”通用汽車更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認購11%的股份(價值20億美元)沒花一分錢。
根據雙方協議,通用為Nikola提供自己研發的Ultium電池系統和Hydrotec氫燃料電池,雙方還將在通用的工廠生產Badger皮卡。更妙的是,通用不僅不花錢,還能掙錢:一邊收Nikola的研發和代工費用,一邊賺取Nikola 80%的電動車積分,共計大約20億美元。里外里一共能賺40億,更別說通用股價上浮帶來的收益了。
這樣看來,即便Nikola難以為繼,投資人們也虧得不多,我們吃瓜群眾暫時還不用為風投圈聰明的腦袋們擔心。不過,發生在Nikola身上的事情似乎正是市場對新能源車又一波狂熱的縮影。
且不說豐田、戴姆勒、現代、一汽等傳統車廠加大對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的投入,此時此刻在美國,一眾新能源汽車和相關企業正排著隊SPAC上市。其中Fisker和Lordstown已經在十月底上市,Canoo、QuantumScape等公司也在籌備中,我們甚至還在名單里看到了沉寂已久的法拉第未來——而這些企業都還沒有開始盈利。
Fisker Motors
這一波資本追逐里,有多少是人云亦云“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有多少是想狙擊/再造特斯拉的,又有多少是懂技術懂市場的,不得而知,但我們確實深深地感到,風,又起來了。
無論結局是肥皂泡還是新一輪造富運動,Nikola在這場鬧劇里寫下的濃重一筆都將永遠留在史書上。
參考:
https://hindenburgresearch.com/nikola/
https://fortune.com/2020/09/21/gm-nikola-chairman-exits/
https://247wallst.com/technology-3/2020/10/02/7-coming-spac-ipos-in-electric-vehicles-and-green-technologies/2/
https://www.trucks.com/2019/09/23/funding-hydrogen-truck-builder-nikola-motor/
https://www.crunchbase.com/organization/nikola-motor-company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