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
本周(11月2日-11月8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個月),阿里云季度收入勁增60%至149億,2021財年或將成為阿里首個云計算業務盈利財年。
此前,亞馬遜、微軟、谷歌陸續披露季度財報。其中,亞馬遜云服務(AWS)的營收為116.0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9.95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29%。亞馬遜云計算業務的營收也就連續三個季度超過了100億美元;Azure公共云是這一季度微軟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當季同比增長48%,比上一季度的47%有所加快;谷歌云季度營收34.4億美元,同比增長45%。
本周,也有數個產業互聯網優質項目宣布新一輪融資。
阿里云季度收入勁增60%至149億,2021財年或將成為阿里首個云計算業務盈利財年
11月5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多引擎推動強勁增長,阿里云季度營收149億元,同比增幅達60%。去年同期,阿里巴巴的云計算業務損失19.2億元人民幣。此前九月,阿里首席財務官Maggie Wu曾表示,今年或將成為云計算業務的首個盈利年。
財報表示,阿里云強勁增長主要得益于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完整的數字化轉型技術和服務,特別在互聯網、金融、零售等行業表現出高速增長。其中,約60%的A股上市公司使用阿里云的技術和服務。公開信息顯示,該季度內,工商銀行、一汽集團、新華保險、飛鶴集團等與阿里云達成重要合作。
10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四美股收盤后,亞馬遜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亞馬遜第三季度營收為961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該公司的云計算業務——亞馬遜云服務(AWS)的營收為116.0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9.95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29%。亞馬遜云計算業務的營收也就連續三個季度超過了100億美元,他們這一業務的營收也已連續24個季度保持增長。
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營收同比大漲,亞馬遜云計算業務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已相當于去年全年的9成。
10月27日,微軟公布了該公司2021財年第一財季財報。財報顯示,微軟2021財年第一財季營收達到3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9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運營利潤為1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8億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為1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3億元),同比增長30%;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82美元(約合人民幣12.22元),同比增長32%。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微軟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的營收為1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5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Office商業產品和云服務收入增長9%,這主要是由Office 365商業收入實現21%的增長推動的。對此,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指出:“我們的商業云收入達到了1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1億元),同比增長31%,這對本財季業績貢獻很大。”
Azure公共云是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當季同比增長48%,比上一季度的47%有所加快。微軟沒有披露Azure的營收。分析師此前預計增長率在44%左右。
10月30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美股收盤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為461.7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的404.99億美元,同比增長14%,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28.8億美元。
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為112.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0.68億美元,同比增長59%;每股收益16.4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12美元,且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1.21美元。
Alphabet/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谷歌云第三季度營收增長45%,主要得益于其數據處理和分析優勢、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加速向云計算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其多云戰略。此外,他還表示,從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開始,Alphabet將把谷歌云作為一個單獨的業務進行核算。
11月6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稱,近日微軟向華為供貨的申請已經獲得了美國商務部的批準,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可以繼續向華為授權使用。而在這之前Intel、AMD、三星Display、索尼、Skyworks等上游元器件供應商均已拿到了恢復向華為供貨的許可。
此外,外媒稱臺積電可能已經被批準可以向華為繼續供貨了,不過供貨的貨源是被嚴格限制的。臺積電獲得許可是28nm等成熟的工藝,不包括16nm、10nm、7nm、5nm這些先進的制程工藝。
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宣布暫緩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隨后,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由于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及執行董事長、總經理被監管約談以及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事項,可能會使得本公司不符合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因此決定暫緩本公司的A股于科創板上市。
就在前一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約談。
11月3日消息,滴普科技近期獲得數千萬美元A3輪融資,成功引入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和臨港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基金,致使股東結構更加多元化。這是滴普科技繼今年5月公布A+輪后的又一次數千萬美元級融資。本輪資金主要用于在滴普科技的技術研發投入,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布局。
滴普科技董事長兼CEO趙杰輝在本次融資會上表示:“今年初,滴普科技成立了2048實驗室,圍繞數據的基礎技術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數據智能、IoT和云原生三個方面形成完整的技術產品體系,在數字化轉型的領域形成了具有后發優勢的完整技術棧,能夠為企業提供中立于云廠商的數據技術服務。”
11月5日消息,e簽寶正式對外宣布獲得深創投、恒大高科技集團、達晨財智領投,遠翼投資、凡創資本等多家機構參與跟投,共計10億余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繼續用于持續加大產品及技術的研發投入,聚焦簽署和合同并圍繞此進行生態上的布局,并規模化地做好電子合同的推廣普及。
e簽寶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務。隨著整體的布局與打造,e簽寶現已從技術助力者的角色向兼具區塊鏈智能合同服務、司法保障服務等能力的電子簽名服務平臺轉變。
容聯云通訊完成1.25億美元F輪融資,為國內云通訊領域最大融資 ?
11月5日消息,智能通訊云服務商容聯云通訊(以下簡稱“容聯”)宣布完成 1.25億美元 F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簡稱“國風投基金”)領投,新東方產業基金、Mirae Asset(未來資產)、藍藤資本和CloudAlpha等戰略及財務投資方共同參與。騰達資本、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和招商證券(香港)擔任財務顧問。這是國內云通訊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融資。
容聯已經從最初的CPaaS通訊服務模式創新,成長為融合CPaaS、CC和UC&C的全產品服務商,廣泛服務于金融、教育、能源、互聯網、汽車等行業。
本輪融資完成后,容聯將進一步加大在智能通訊云服務方向的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厚度及競爭壁壘;同時持續創新,擴容邊界,在5G、新基建的浪潮中,更好地助力企業和政府組織實現數字化改造與智能化升級,推動中國企業通訊市場變革。此外,容聯還將加快拓展海外市場,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通訊產品新型服務商。
11月6日消息,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中銀國際領投,交銀國際跟投、領沨資本再次追投。
此次融資后,竹間智能將持續產品平臺化,業務規模化,開展更廣的合作伙伴生態體系,深耕金融領域和企業服務的垂直場景的落地,開創更多更有價值的標準應用場景。
竹間智能由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于2015年創辦,5年多來,一直致力于自然語言處理(NLP/NLU)的技術,并且以自然語言理解、情感計算為核心,推出企業級的人工智能平臺。當前,竹間智能有6大標準化平臺,包括全棧式的機器人應用開放平臺、客戶服務中心智能系統、NLP 平臺等等。
竹間現已覆蓋上百家金融標桿客戶,包括交通銀行、中國銀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等。
11月6日消息,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C輪融資,本輪投后總融資額超過10億美金,投后估值超53億美金。本輪融資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旗下的科創投資平臺領投。
此輪其他投資方還包括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PLC、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鍇明投資、斯道資本等小馬智行現有投資方。
11月4日消息,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研發商MINIEYE宣布完成2.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元璟資本、華勤通訊、杉杉創投,老股東四維圖新、康成亨繼續增持。
C輪融資將首先用于緩解大規模交付帶來的供應鏈壓力,增加現金流儲備,從而穩定保障主機廠的采購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另一方面,繼續投入到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中,保持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
11月4日消息,酒旅數字化營銷服務商直客通宣布完成 5000萬美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璟資本、中青旅紅奇基金聯合領投,啟元投資Axiom Asia、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順為資本、沂景資本跟投,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直客通已經獲得7輪融資,融資總額已超8億元。
據了解,直客通是“交易型SaaS +服務”的數字化營銷服務商,主要面向高星酒店及景區提供服務。在該細分領域內,直客通于2019年合并了金房卡。
11月5日消息,近期,網宿科技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報告》(下文簡稱《報告》)。據《報告》,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網絡攻擊持續激增:DDoS攻擊事件數量同比增長147.63%;惡意爬蟲攻擊為2019年同期的1.97倍,平均每秒發生660起;增長最為明顯的是Web應用攻擊,網宿平臺監測并攔截Web應用攻擊次數高達42.24億次,為2019年同期的9倍。
《報告》指出,黑客產業鏈具有極高的敏感性,隨著疫情的出現,攻擊流量也迅速跟著產業形勢轉移,由于政務服務持續上云和信息公布在疫情期間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政府機構也成為Web應用攻擊以及API攻擊的重災區。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首次引入主機安全的維度,《報告》對上半年入侵主機事件統計分析發現,86.73%的入侵主機檢測出挖礦病毒,黑產更加自動化、變現更快;超過95%的入侵主機中發現持久化攻擊手段,這意味著,黑客入侵后,惡意進程將持久運行。作為企業安全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網宿云安全團隊建議企業進行分層縱深防御,可以考慮采用零信任網絡方案,對企業網絡進行合理、長期的規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