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Fun的命續上了嗎?
日前,共享汽車平臺“GoFun出行”宣布完成數億元的B輪融資并將品牌升級為“GoFun科技”。據悉,這是2017年以來,GoFun科技完成的首次融資,此次融資投資方包括地方政府產業基金、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系基金,以及原股東奇瑞新能源。與此同時,GoFun科技CEO譚奕透露稱,GoFun科技未來還有上市計劃,目前正在與國內投資銀行進行相應規劃。
但歷經共享汽車清退大潮、商業模式尚未跑通的情況下,GoFun科技的發展還存在著較多變數,探索輕量化的道路同樣任重道遠。此外,用戶口碑下滑、深陷投訴等原因也成為了GoFun科技成長道路上亟需跨越的一座大山。
共享汽車“終極決戰”將至 GoFun仍需持續“輸血”
2015年,可以說是共享汽車的井噴之年。彼時,GoFun出行、途歌、神州iCar、盼達、EZZY等初創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截至2017年初,賽道中擠滿了玩家,共享汽車企業一度超過300家。
與此同時,資本的青睞也讓行業越燒越旺,阿里、百度、滴滴等紛紛站隊,都想入場分一杯羹。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迎來了超千億元的融資,其中共享汽車獲得的融資就超過700億元。
眼看高樓將起,轉瞬間卻轟然崩塌。僅兩年以來,途歌、盼達用車、GREENGO綠狗租車等或倒閉或退出市場,盼達用車、立刻出行都爆出押金難退等問題,至今仍有用戶為押金退還而苦惱著,共享汽車行業似乎走入了困境。
其中,倒下的玩家或缺乏持續運營資金,或經營不善。用戶體驗差、技術不過關等問題成為共享汽車發展的阻礙,同時共享汽車還存在車源、運維成本過大的問題,而這背后則是盈利模式的難跑通。在看不到盈利之前,投資方對共享汽車領域同樣保持觀望態度。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共享汽車融資僅15筆,融資額約12億。
雖然譚奕在去年年底的戰略發布會上表示,在單車/整體毛利層面,Gofun出行已在廈門、北京、佛山、廣州等25個自營城市,以及南充、遂寧、達州、廣安等29個加盟城市實現盈利。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市場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此外新的競爭階段的來臨也會給其帶來更多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共享汽車跟共享單車一樣,本就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在行業發展初期,規模與成本是一個相矛盾的東西,想要占據更多的市場就需要更多的資金,而基本前期都是“補貼”的打法,這也導致回本的時間線越來越長。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要么繼續砸錢擴張,要么被別人“吃掉”。
“GoFun就目前來看,可以說是熬過了行業群雄爭霸的時期,但新的階段同樣到來,即巨頭紛爭的時代。如同當年的共享單車,在亂戰中最后僅存的幾位玩家更是‘貼身肉搏’。可以預見的是,GoFun想要做行業的老大,還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燒更多的錢”,上述分析人士提到。
極光研報顯示,共享汽車平臺月均DAU前五的企業中,除了GoFun出行外,還有聯動云租車、EVCARD、摩范出行、盼達用車等玩家緊跟其后。從數據來看,聯動云用車DAU已接近GoFun出行。從資本來看,剩余四家玩家背后則分別站著國盛集團、上汽集團(600104,股吧)、北汽集團、力帆集團等資本方,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最后一年,接下來如何做到盈利依舊是GoFun科技乃至每一個共享汽車企業所面對的大問題。
GoFun欲“兩條腿走路” 口碑下滑或制約發展
作為首汽集團的“愛子”,GoFun科技可以說是首汽集團布局移動出行服務產業的重要關鍵一環。盡管有首汽集團作為支撐,但尋找出路對于GoFun科技來說仍然重要。
“這次B輪融資應該是我們新業態的A輪,投資人投的不是同一個東西”,譚奕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新業態即進行品牌升級,打通出行產業鏈,形成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兩個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車服”。
不過這條路同樣不好走。
據了解,GoFun車服將提供取送保養、取送修車和取送洗車等一系列車后服務,但目前汽車養護賽道中早有“途虎養車”等玩家盤踞,此外,4S店也將成為GoFun出行的直接競爭對手。
關于GoFun出行。譚奕則提到:“通過多項嘗試,引入了C2C模式,讓C端私家車進入車隊,還將自營的門店轉為加盟”。同時,他還表示,GoFun出行未來還會和主機廠合作,在購車的階段就引入“出行包”,讓車主通過共享租車的模式來抵消購車成本。
換言之,就是在GoFun出行在原本的B2C模式的基礎上引入C端的私家車,而將采購車輛等成本嫁接給車主,平臺只需要承擔管理和日常維護費用。
不過,C2C模式早在2014年就被一家名為“凹凸租車”的共享汽車平臺所使用。凹凸用車一開始并不擁有車輛,而是通過資源整合,向車主提供一對一的管家服務。看似“輕資產”但其實仍然很重,由于車輛型號和性能并不一致,因此就需要在維修、維護和匹配上花更多的時間和資金。
此外,GoFun目前并未構建出口碑護城河,能否獲得更多用戶的接受也是一個未知數。
據黑貓投訴、聚投訴顯示,關于GoFun出行的投訴已累計超過8300條,其中充斥著“不退押金”、“體驗差”、“車輛差”等字眼,大多數用戶訴求均為退還押金。
10月21日,用戶7484763978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在租用GoFun的雪佛蘭科沃茲后,在返程路途中出現車輛故障無法行使的情況,多次聯系客服和當地負責人無果,甚至被區域負責人告知需自行解決。該用戶表示,如若GoFun置之不理,后續將訴諸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同日,有用戶反映稱,在租借GoFun汽車后,歸還后卻出現了他人違章強加于自身的情況。且客服一直來回推脫,至今沒有相關人員處理該事件;10月20日,有用戶反映,在租借GoFun汽車出現后出現交通事故,但平臺不予保險賠付;10月19日,有用戶投訴,在租借Gofun車輛一小時后,出現發動機故障,GoFun要求車主維修車輛……
由此來看,GoFun出行在用戶服務、內控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而這導致了用戶口碑下滑,或許會直接制約GoFun出行的發展。而“不退押金”情況出現的背后是不是資金鏈條不牢固,還需要譚奕做出具體解答并提供解決措施。畢竟在ofo的先例之下,消費者都不想再遇到類似的情況。綜合來看,想要在行業中“稱王”,GoFun科技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