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五中全會公報發布,確立了接下來五年的國家發展目標,并且再次強調科技強國的方向,五中全會公報確實能為投資者指引方向,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哪些行業值得投資關注?
一、看好互聯網頭部企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互聯網頭部公司不僅大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而且推動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創造出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在最近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浪潮來臨之前,這種機會對于頭部互聯網公司來說是巨大的。這次科技浪潮應該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機會:
1,以5G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包含芯片、UPS、服務器(特別是云服務)、云計算和邊緣計算、視覺光學設備、激光雷達、變頻器、互聯網工業機械手等等。這些基礎設施要解決的是路的問題,先把路修通,車自然就來了。
2,以5G高速率、低時延的網絡為基礎產生的應用產業。我們看到了4G帶來的產業容量和應用發展相比于3G是指數級的增長,5G相對于4G的這種增長只會更大。我們能看到的一些雛形的應用是:1)、車聯網,2)、遠程醫療,3)、工業互聯網以及制造業數字化,4)、商戶的數字化,5)、機器人的運用規模化擴張。6)、以及以上產業的數字化產生的海量數據(這種數據的含金量遠大于C端的消費數據,很多甚至就是商業機密)處理和儲存,從而催生的云計算、邊緣計算、數據庫、云服務系統等軟件發展。7)很多我們還沒想象到的玩法。
雖然未來很美好,但是每次新興的科技革命總是伴隨著巨大的泡沫,人們異想天開、前仆后繼。總是要犧牲掉行業90%以上的企業,最后才會剩下幾家最后的玩家。雖然不能確定互聯網頭部企業一定能笑到最后,但是他們的概率更大。因為他們有更強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因為社會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強,因為他們有更高的科技研發投入。
二、生命醫藥行業。
生命醫藥行業一直是朝陽行業,長壽和健康是人類永恒追求的命題。特別是近年來在生物創新藥方面,在資本和科學家的結合上越來越有效率,使得這個行業出現越來越多的突破。在醫藥領域,中國和外國差距巨大,甚至比芯片行業的差距還要大。我們的醫藥行業還只是個嬰兒。在生物藥上,中國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小,因為這個領域我們起步比國外也沒有晚很久,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冒出來的創新藥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還有資本市場的支持,最關鍵的是有廣大的市場和需求,讓這些公司有足夠的動力去研發創新藥。這里面的一些公司有著國際化的構架和人才機構,有大額的研發投入,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肯定會有那么一兩家會成長為國際醫藥巨頭,雖然我們不能確定是哪家。
中國的醫藥行業還是個嬰兒,如果投對了,成長成巨人的時候將是幾千上萬倍的收益。當然這種早期投資風險是巨大的,一旦投錯可能就血本無歸。這就需要我們從一個公司的基因里邊去發掘,看他的創始人、領導層、公司價值觀、人才政策、發展戰略等等去好好研究。
三、金融投融資業
金融行業的開放是國家的既定戰略,是國家在不斷強力推動的方向。我們的金融系統過去在國家這棵大樹的護佑下成長,沒有經歷過國際上的大風大浪。我們的金融產品和政策受國家的嚴格監督和監管,導致了金融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足,金融人才短缺,金融產品匱乏。特別是金融衍生品沒有放開,導致國外很多產品我們都沒接觸過,更別說競爭了。
金融投融資業,特別是直接投融資領域,我們和醫藥一樣也是個小朋友。這幾年在國家金融政策的開放下,這個行業的發展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有望形成幾個巨頭或者有國際影響力的券商、基金公司、投行。金融投融資業的大發展反過來會促進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支持創新型、前期高投入、高研發的企業蓬勃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促進創新融合、科研轉化、提升世界話語權。
四、消費行業
消費是人一生的主題,只要活著就會產生各種消費。最常見的消費就是衣食住行,這里邊又以食最為基礎和必要。這一點已經被市場充分的發掘和認可,甚至已經產生泡沫。覺得泡沫是短暫的,經過一兩年的消化,消費行業仍將王者歸來。
現在我們還能發掘的消費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領域那就是精神消費品。那什么是精神消費品,就是能讓你放松、讓你快樂的東西。比如游戲、旅行、短視頻、本地生活服務、電子煙、化妝品、奢侈品等。
雖然,這四個行業在未來十分具備戰略投資意義,但這并不意味著現在就可以無腦買入,這是極其錯誤的。有些行業現在有極大的泡沫,有些行業里的公司未來仍然難以看清。總之戰略看好,戰術上一定要精挑細選,長期跟蹤調研看好了研究透了再下手。
2020-12-07 上海熠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了 《和金財經:螞蟻集團最不可能估值受到影響是哪兩個原因? 》的文章
2020-12-07 上海熠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了 《和金財經:煤炭股在行情黯淡的大環境下具不具備買入機會?》的文章
2020-12-07 上海熠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了 《和金財經:大消費板塊當中的企業怎樣判斷當前估值能否穩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