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醫療市場強勁的發展態勢下,眾多企業加碼入局,出現了群雄并舉的競爭局面。健康管理領域除去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等相對成熟的龍頭企業外,同時也涌現出走在前沿且極具創新力的企業,智云健康就是慢病管理創新企業的佼佼者。2014年從糖尿病管理起家以來,智云健康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并將業務擴展到整個慢病管理領域。其業務迅猛增長的背后,少不了相應的技術支持,更少不了有商業意識的技術骨干。
這群有商業意識的技術人堪稱智云健康的“四大金剛”。他們與研發部CTO李剛一起,將技術與業務邏輯打通,用商業思維思考技術和產品,以扎實的技術功底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與技術部門的小伙伴共同扛起了智云健康技術研發的脊梁!他們就是:諶偉(眾謀)、史健(無忌)、倪盛政(常悟)、杜炯(風雁)。之所以后綴花名,是因為他們都師出“阿里”門下,并曾在阿里身居要職。那么,四大金剛為何要加入智云健康?他們背后的技術掌舵人又是什么來頭呢?以下先從研發部CTO李剛說起。
?
李剛(牧唐)
研發部-CTO
來智云健康之前,李剛擔任阿里巴巴的高級專家和架構師,主要負責和建立了淘寶賣家中心、賣家會員ECRM、聚石塔訂單推送、訂單全鏈路、開放平臺、訂單中心和攝影市場等一系列產品的技術,精通NLP、爬蟲、搜索引擎、圖片算法、大數據分析、安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2016年3月李剛加入智云健康,擔任聯合創始人&CTO的時候,正趕上互聯網醫療政策趨嚴,行業野蠻增長放緩,同時互聯網醫療領域不斷有企業加碼入圍。當時,僅針對糖尿病這一慢病病種,市場上就出現了幾百款App,這期間他見證了血雨腥風的“百糖大戰”,目睹上千家競爭企業所剩寥寥無幾。
馬云曾說“一個科學家要有創業者的意識,一個企業家要有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未來。” 李剛是技術出身,同時兼具創業者敏銳的市場嗅覺,對商業理解透徹,對技術也相當嫻熟。他憑借過硬的技術和敏銳的商業嗅覺,不早不晚,加入快速發展時期的智云健康,從最初的技術外包到建成一線互聯網公司技術體系,從0-1搭建300人研發團隊,他參與了醫匯產品孵化、智云健康慢病管理品牌升級、互聯網醫院建設、藥店服務項目等公司發展大事件,完成了一次次高挑戰背后的能力迭代。
他被同事評價為一個簡單又包容的人,跟他共事有激情又放松。
諶偉(眾謀)
研發-業務線-技術負責人
來智云健康之前,諶偉先后在特維輪擔任技術VP, 上海容易網擔任產品技術負責人,阿里云&IBM擔任技術專家等,積累了豐富的大規模技術團隊組建及管理經驗。在大型電商平臺產品、O2O商業模式、大數據及精準營銷,及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上有深刻理解,同時也是大團隊敏捷訓練及OKR的實踐者。
在特維輪期間,作為技術VP,從無到有組建300人技術團隊,建設技術管理制度,實踐敏捷開發和OKR管理方法;實現公司業務的指數型增長,并成功幫助公司完成27億規模的融資;全面負責汽車超人APP、商戶版APP、微信小程序、門店saas系統、銷售管理系統、調度系統、倉儲及物流系統等10幾條產品線的開發。
在容易網期間,作為公司產品技術負責人,全權負責百聯集團(三種業態)O2O產品群的研發和實施,搭建了大型零售業內第一個具備線上、線下全渠道廣告營銷的產品體系。
在阿里云任職期間,作為技術專家和team?leader,參與了阿里云主機和阿里云平臺網站的建設。
回顧走過的職業軌跡,諶偉發現在技術領域已經游刃有余,但同時也需要到更新、更大的領域去突破能力邊界。恰逢互聯網醫療異兵突起,機緣巧合下被拉入了智云健康創業大軍。“傳統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已經被驗證,互聯網醫療還處于早期階段,市場足夠大,技術和商業模式有很多創新的機會,可以把以前的經驗做些新的嘗試。”他說。
談及加入智云健康的原因,除去智云健康在互聯網慢病管理中的行業口碑、成熟創業公司的發展機會,最吸引他的還是包容、有活力的企業文化,也只有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業務團隊才能沿著“不可能完成任務”的目標不斷向前,一次次將其變成可完成任務,實現彎道超車。
現在,諶偉已拋開過往的榮譽,一頭扎進互聯網醫療藍海,以空杯心態與共事者切磋,不斷拓展知識、能力邊界,挑戰新業務帶給技術的不可能完成任務。他始終認為,沒有真正的職業瓶頸一說,35歲競爭力下降只會發生在停止學習的人中。
史健(無忌)
研發-中臺-高級技術總監
來智云健康之前,史健已經擁有15年大數據領域經驗,先后擔任統一(中國)Oracle DBA、阿里巴巴高級專家、奇點云聯合創始人兼CTO等。
作為大數據領域的專家,他是阿里集團數倉第一個專利獲得者,阿里巴巴第一個對外數據應用類產品(生意參謀)發起人,全程參與了阿里巴巴大數據技術和數據中臺建設。同時他還是全球最大的淘寶消費者信息庫(TCIF)的負責人,國內最大云計算廠商阿里云商業智能及數據研發部負責人。
他更是通過3年大數據和數據中臺的創業實踐,以更長遠的規劃能力、強有力的統籌協調能力,拓寬了阿里巴巴以外的商業認知邊界。并自主研發了業務中臺系統,提升了平臺架構的穩定性,應用于智能零售等場景。
談及一路走來取得的工作成績,他說只是恰逢趕上互聯網的風口,自己又多堅持了一會。
他說:“2011年以前,很少有人覺得大數據有價值,尤其是2009年整個大數據行業處于低迷狀態,自己帶領的技術團隊一年內來回切換了3套方案,沒日沒夜地試錯、驗證,工作業績又看不到進展,外界都在質疑大數據團隊的價值和能力,甚至自己也一度陷入懷疑當中,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堅持下去……”
對于離開阿里新零售領域加入智云健康的原因,他認為電商已經火了15年,業務發展已經到了平穩期,而互聯網醫療正處于發展初期,在大健康產業爆發式增長的背后,勢必有大量信息沉淀下來,這就是大數據的機會!智云健康專注慢病管理,涉及的業務線又比較廣,業務快速增長帶來的高挑會勢必帶來更快的提升、更好的發展。
倪盛政(常悟)
研發-質量風險控制&PMO團隊-高級測試總監
在加入智云健康之前,倪盛政擁有15年豐富的開發和測試工作經驗,曾擔任阿里巴巴高級測試開發專家,也在愛立信(中國)和上海電信研究院擔任過重要職位。
作為資深碼農,從桌面應用到服務端系統、從上層業務應用到底層協議棧升級技術他均有涉獵。見證過電商業務場景從小平臺做成大生態,通過對軟件生命周期到產品生命周期再到服務體驗周期不同視角下風險管理的思考后,他將傳統的業務測試升級為質量風險管理,從關注適合產品交付的“質量、效率”放眼到適合生態場景的“質量、效率、賦能、管控”。
作為質量保障和流程保障的強有力的技術后盾,他經歷過從測試到穩定性管理的全流程,在生態穩定性管理這一命題交出過滿意答卷。如今加入智云健康,無疑是對以往經驗的再次驗證,也符合智云健康當下發展的實際需求。
他說:“2014年在阿里做測試的時候,關注點更多的是在開發同學的輸出上。雖然產品功能測試沒有問題,但由于上游溝通理解若有偏差,最后交付產品的用戶體驗會非常差,這是互聯網公司都普遍存在的風險。從2016年開始,他的團隊關注點更多的會聚焦到端到端閉環的質量風險控制。而這個轉變,在阿里前前后后花費了他5年時間。現在加入智云健康,可以第一時間分享經驗,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相比較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既有互聯網的創新又有傳統醫療的嚴謹,對技術層面的質量風險控制要求會更高,任何故障都可能給患者帶來沉重打擊。也因為此,倪盛政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
杜炯(風雁)
研發-中間件&技術保障-技術副總監
杜炯是四大金剛中最年輕的一位,可謂研發部當仁不讓的后起之秀!自2016年加入智云健康到現在,他將個人成長與公司發展緊密捆綁在一起,伴隨公司業務上的突飛猛進實現了個人能力上的迭代,從一位獨立的技術開發者蛻變為多領域的技術規劃者。
加入智云健康前,杜炯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技術開發者,參與過百億量級異構數據存儲的優化,也曾為雙十一優化淘寶API網關性能。加入智云健康后,杜炯致力于規劃和實施研發團隊的基礎設施落地,并持續推進研發團隊的技術提升和氛圍打造。從零開始搭建出了目前的技術體系,并負責基礎架構的搭建和演進。近一年以來,杜炯及他的團隊正推進整個研發團隊的灰度發布能力、全鏈路能力、虛擬化和安全體系化建設,并持續性產出了不錯的戰績。
回顧在智云健康的工作體會,他頗有感觸地說:“這五年,個人與公司的發展是捆綁在一起的。伴隨著公司業務上的突飛猛進,個人能力也實現了迭代和突破:除了單個技術維度的提升,最大的改變還是管理協調能力的日趨成熟。現在智云健康依然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相信在未來走向更好、更強的過程中,定會伴隨更多的發展機會!”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