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探究我國城區發展現狀,推動我國城區高質量發展,9月10日,賽迪顧問發布《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百強區”榜單備受各界關注。白皮書從百強評析、分維度解析以及如何提升競爭力幾方面進行論述。
城區作為創新資源要素最為集中、管理服務體系最健全的區域,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動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部分,更是城市“軟實力”、“輻射極”和“主形象”的擔當。因此,城區經濟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百強城區主引擎
引領城市集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從排名來看,深圳南山區、廣州天河區、深圳福田區、深圳龍崗區、青島黃島區、佛山順德區、杭州余杭區、深圳寶安區、廣州黃埔區、寧波鄞州區位列前10名。
從分布上看,區域不均。東部占優,占65席,中部地區15席,西部地區16席,東北地區4席。南京、杭州、成都、武漢也各有6個區入圍百強。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城市恰恰是當前最具競爭力的新一線城市。
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座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一線城市正是憑借高新技術產業和發達的現代服務業,集聚了最優秀的人才。新一線城市中,武杭南成的產業結構也是最具亮點的。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高新產業、金融業等新經濟和現代服務業不僅影響著城市之間的競爭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寫城市發展的內部空間。在不少城市,高新區、金融業、總部經濟集中的區域,已經成為城市最繁華、房價最堅挺的區域。
城區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方向、城市產業的空間集聚等有很大的關聯??萍?、金融、新經濟集中的區域,發展優勢在不斷凸顯。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認為:地方經濟的繁榮、財政實力的雄厚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條件。工資水平是人才價值的一種社會外在形式,沒有相應的工資待遇就很難吸引人才。城市的高新產業發展越好,轉型升級越好,就越有財力來做這些事情,形成了良性循環。
強市強區能級提升、差距縮小
資源集聚彰顯價值高地
強市強區能級穩步提升
強市強區三大產業占比為1.8:35.85:62.35,屬于工業化后期的現代化城市產業結構,其平均城市首位度突破20%,達到22.44%,貢獻了所在城市超過五分之一的經濟增量。因而,我們可以發現,城區對城市高質量的驅動作用突出,它已成為引領城市乃至城市群發展的核心,整體能級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強市強區差距逐步縮小
城市強區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已突破5000億元關口,保持擴大了首位優勢,領跑全國城區;青島黃島區和佛山順德區也達到3500億元量級,其中1500億-2500億元間共有10個城區,而后續36個城區產值在500億-1500億元區間。城區發展間隔、梯次差距逐步縮小,已不足百億,但不同地域城市主城區間橫向競爭更加激烈。
梯隊間城區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差距逐級縮小
構成差別顯著不同
不同維度力量對每一梯隊的核心貢獻率差別較大,導致了不同梯隊的高質量發展水平城區構成差別顯著。在第一至第五梯隊的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中,核心貢獻率最高的維度分別是經濟實力、區域能級、區域能級、區域能級和消費活力,而貢獻率最低的分別是消費活力、消費活力、內生動力、經濟實力和區域能級。
從白皮書可以看出,不同梯隊城區的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級縮小,但第一梯隊遠遠高于其他梯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其中,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第一梯隊超出第二梯隊1.01分,第四和第五梯隊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差距最小差距,為0.18分,由此可見,百強區頭部引領示范效應明顯。
沿海沿江城市主城區經濟優勢明顯
西安雁塔異軍突圍前二十
沿海沿江城市城區經濟實力排名集中靠前。在排名前20的城區中,廣東省表現最為突出。其中,深圳市轄區個數最多,共有6個城區入圍;廣州和佛山分別有3個和2個城區入圍。2019年各城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3000億元,其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分別以超6000億元和超5000億元的生產總值名列第一和第二,與其他城區拉開較大差距。
作為經濟實力前20的唯一西部城區,西安雁塔區榜上有名。2020年西安雁塔區以經濟實力得分1.63入圍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單第16名。由于系列政策的引導,雁塔區已然成為引領帶動西安乃至整個關中城市群的主核心。作為新上榜城區,雁塔區增長勢頭也十分強勁,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高達2271億元,同比增長8.0%。
深圳、杭州城區內生動力表現突出
武漢江漢區財政密度優勢明顯
沿海城市內生動力明顯占優,深圳和杭州城區表現最好。城區2020年城區內生動力排名前20的城區中,除武漢江漢區外,其余全為沿海城市城區,且主要為廣東、浙江和江蘇城市轄區,分別有7個、5個和5個城區入圍。其中,深圳和杭州城區內生動力表現最好,分別有4個和3個城區入圍前20名。
武漢江漢區財政收入略低,但財政密度優勢明顯。除江漢區外,其他城區2019年財政預算收入均在150億元以上,其中12個城區財政收入高于200億元,均值高達277億元。但江漢區則憑借較高的人均財政收入和地均財政收入入圍前20名,財政密度優勢較為明顯。
福田、天河消費活力遙遙領先
錦江、武侯共擔西部發展重任
廣東城區消費活力表現優異,福田、天河遙遙領先。2020年廣東共有9個城區消費活力入圍前20,廣州最為突出,共有5個城區入圍,而佛山和深圳也均有2個城區入圍。在廣東省的9個城區中,深圳福田區和廣州天河區得分遙遙領先,均超過2.0,分別比第3名廣州越秀區高出0.88和0.52。
中部和西部地區城區消費活力略好于東北,中部武漢和西部成都表現突出,錦江、武侯共擔西部發展重任。作為國家級區域中心城市以及中西部的重要經濟增長極,武漢和成都的消費活力以及市場環境可與沿海城市媲美齊驅。其中,成都的錦江、武侯共擔西部發展重任,其消費活力紛紛入圍前20。未來,二者也將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建設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新時代背景下,高質量發展要求城區加快“三個升級”:做好“城區新四化”,實現產業體系升級;加快“全時全齡全業態”賦能,實現消費供給升級;加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區設施升級。
2020年賽迪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長江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