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涼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20年以來,港股市場變得熱鬧!伴隨大批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投資人打新熱情一路翻涌噴薄,港股一下子沸騰起來。
為啥中概股回歸就讓港股這么熱鬧呢?海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警惕性一直存在,尤其是頻頻做空中概股之后愈加濃烈,外部審核也愈加嚴苛,使得中概股在美股市值持續低迷,轉投港股估值回升明顯,這是一條退路,也是一個良機。
明星中概股轉港潮起 網易“拄拐”赴港 京東入港蓄力
2020年上半年,伴隨著京東、網易的回歸,中概股轉港之勢愈演愈烈。
作為一家頭部互聯網企業,網易營收尤以在線游戲服務領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游戲玩家,此次在港二次上市,對于網易來說,也是與騰訊抗爭的蓄力資本場。
主營業務同為游戲的網易與騰訊,一直是在線游戲行業的兩只“老虎”。對于網易這座“大山”來說,騰訊是其尚未跨越的“另一座大山”。
在線游戲業務是網易的“拐杖”。2020財年第二財季報顯示,網易凈收入為352.47億元,同比增22.08%,業務主要為在線游戲業務,有道和創新及其他業務,其中在線游戲服務的凈收入為273.47億元,占凈收入的77.59%,同比增17.45%。
數據來源:網易2020第二季度報告
2019財年財報數據顯示,網易在線游戲業務在2019年合計占據了近七成的市場份額,游戲整體市場和移動游戲市場份額分別為20%和21%,截至 2019 年,網易海外游戲收入更是占在線游戲收入的 11%。
騰訊與網易均為國內游戲頭部企業,他們的游戲和手游營收占市場比例均逐漸攀升,但網易游戲依舊被騰訊死死壓住。
騰訊游戲營收占比從2014年的39%增長至2019年的 50%,網易游戲營收占比從2014年的9%增長至2019年的20%,相較騰訊的體量,網易還是略微嬌小。
就手游市場份額來看,網易為騰訊的三分之一。在手游市場,騰訊和網易合計占據市場八成份額,騰訊近兩年手游市場均占龍頭,網易手游占比略顯弱勢,僅占21%的市場份額。
明星企業包括阿里、京東都選擇回歸港股,同歸一個資本市場。京東作為電商巨頭之一,在如今港股電商較為稀缺的時代頗受矚目,但后續走勢并不如意。截至2020年10月12日,京東的市值為1245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為8110億美元,京東不但市值遠遠小于阿里巴巴,而且京東2018-2019財年的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27.51%、24.86%,營收增幅出現了滑坡。
數據來源:京東公告 ?制圖:GPLP犀牛財經
數據來源:京東公告 ?制圖:GPLP犀牛財經
此外,京東2015-2018財年普通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91.08億元、38.07億元、1.53億元,24.92億元,直到2019財年實現盈利,凈利潤為121.84億元。
在營收增幅出現滑坡,又連續4年虧損的狀態下,市值遠遠落后阿里巴巴的京東,在港股資本市場有何種表現值得期待。
福祿控股GMV微滑 智中國際客戶集中暗藏危機
各行各業的企業爭相登陸港股資本市場,卻出現了“同行不同命”的際遇。
據GPLP犀牛財經統計,截至2020年10月10日,大概有75家企業登陸港交所,在這些企業當中,不同行業的公司表現不同。
在醫療保健行業當中,云頂星耀、泰格醫藥、嘉和生物、海吉爾醫療等,赴港上市后均實現大幅增長,泰格醫藥最高股價報130.60港元/股,然而也有宏力醫療管理上市即高峰一路狂跌的慘劇。
在軟件服務及互聯網行業,移卡、祖龍娛樂、網易和京東集團等上漲,其中,截至2020年10月14日,移卡和祖龍娛樂的累計漲跌幅更是分別大漲217.91%、110.34%,福祿控股則出現了累計漲跌幅下滑的局勢。作為中國最大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臺運營商,福祿控股在2019年市場份額占比為7.7%,不過福祿控股在登陸港股后首日便破發,后來更是連續下跌,截至2020年10月14日,累計下跌18.43%。
福祿控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GPLP犀牛財經從福祿控股招股書中發現,2017-2019年福祿控股的GMV分別為133.87億元,133.04億元、128.15億元,GMV有略微下滑的趨勢,同時福祿控股促成通信相關交易的傭金率由2017年的0.5%下降至2018年及2019年的0.2%,因而福祿控股自虛擬商品交易賺取的傭金或向虛擬商品消費場景支付的傭金可能會大幅波動或下降。
2019年,按收入來看,福祿控股在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臺運營商中排名第一;按GMV來看,福祿控股排名第六,而十大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臺運營商GMV占2019年總GMV約48.1%,顯現該行業較為分散的流沙式架構,前有“前浪”擴大業務范圍,例如專注于通訊行業的競爭對手將業務擴展至娛樂行業,后有豐富行業經驗“后浪”前仆后繼,繁多紛雜的競爭者帶給福祿控股極大的競爭壓力。
在地產行業當中,天任集團等漲幅上升,然而佳辰控股、智中國際和華和控股等卻股價出現下滑,其中天任集團首日漲跌幅高達186%,截至2020年10月14日,累計漲達214.29%,然而智中國際卻跌50.00%,同為地產建筑行業,二者的走勢出現了天壤之別。
這背后究竟暗藏什么玄機呢?
公開資料顯示,智中國際是一家在香港從事外墻工程及建筑金屬飾面工程項目設計、供應及安裝服務的分包商。為了業務發展需要,并獲得資金融資,智中國際積極尋求上市,但卻存在客戶較為集中的風險。
GPLP犀牛財經發現,智中國際幾乎90%的收益均來自五大客戶,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個月,智中國際來自最大客戶的收益為46.5百萬港元,占期內收益的36.8%,來自五大客戶的收益為118.7百萬港元,占期內收益的94.0%;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來自最大客戶的收益為27.0百萬港元,占比32.2%,來自五大客戶的收益為74.7百萬港元,占比88.9%。
總而言之,無論是中概股回歸,還是各行各業加速登陸港股資本市場,這都讓2020年的港股資本市場異常熱鬧,GPLP犀牛財經將會持續關注!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