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AI藍媒匯(lanmeih001),作者丨韓小黃,制圖丨朱君、于斐
如果互聯網的戰事真的存在下半場,那么入場券一定還是流量。如何在上半場最后的戰役中搶到這張入場券?巨頭們最后的底牌押在了社交電商。
三天前的拼多多五周年內部講話上,黃崢說:“買菜將是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即便這個試金石匆忙上線之后,業務邏輯尚不成體系,也并沒有展現出黃崢所說“不是社區團購”的任何新特征。但從后者的發言中外界仍能看清,這是拼多多下一個五年首要的新一線業務。
為什么要把買菜提到這么重要的戰略位置?黃崢的講話中沒有說清楚,唯一的理由恐怕就是,對手已經開始了,拼多多別無選擇。
更早幾天的消息是,阿里亦在一次集團總裁會議上宣布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由盒馬總裁侯毅直接負責。這不是阿里第一次劍指買菜業務了,各方消息均顯示,阿里內部包括盒馬、菜鳥、餓了么、零售通在內的四個業務板塊都在孵化社區團購業務,內部賽馬的形式,足以體現阿里對于該賽道的青睞和重視。
再回頭看去,美團這個老玩家自不必多說,從小象生鮮開始,到美團買菜,再到現在推出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足以看出美團對這一賽道的重視。
還有“默默無聞”的滴滴,三個月前剛剛進軍這個領域的橙心優選,截至目前已經拿到了日訂單量超280萬單的成績。
加之早就入局多時的京東、蘇寧、每日優鮮、興盛優選……一夜之間,社區電商直接掀翻了互聯網的又一輪熱情。
畢竟,戰事此起彼伏,用戶此消彼長,從巨頭到新貴,整個互聯網行業都仿佛走入了一個死循環,再無新故事可講。
但資本總要燥起來,沒有故事創造故事也要上。
買菜,抑或說社區拼購,也許我們更愿意稱之為社交電商,就成了點燃資本躁動的新引擎。最高級別的戰略地位、最精銳的部隊、最充裕的資本扶持,每一家入局者都拿出了自己一以貫之的“殺手锏”。
但遺憾的是,無論是阿里的內部賽馬、滴滴的持續補貼、美團的城市地推,還是拼多多的拼團拼購,都沒有給這個賽道貢獻任何新玩法、新創意。
新故事講法乏善可陳,整個行業陷入了一種“我不知道怎么贏,但我只知道這局不能輸”的怪圈之中。
不管怎樣,一片悄然迷茫之中,戰役確實已經打響。
面對這場不得不開啟的戰役,沒有一個玩家告訴市場“為什么”,而是紛紛蒙眼入坑,直接開啟“怎么做”模式。
所以,到底為什么?
為什么巨頭瞄準的新戰役,一定是這個被玩爛了的社交電商?排除一切錯誤答案后,我們只能看到那個最無聊、最核心、最老生常談的問題——流量。
是的,整個互聯網行業發展了20年,依舊沒有走出爭奪流量的上半場戰局。這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無論是阿里、騰訊這樣的老牌巨頭,還是美團、拼多多這樣近年來的新貴們都避無可避的一個核心戰場。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經濟,誰搶占了用戶更多的注意力,誰就在上半場的流量爭奪戰中搶占了先機。所謂的下半場,無論是新基建、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等一系列宏大版圖,一個根本性的前提都是要手握“流量”這張入場券。
但用戶注意力的此消彼長教育巨頭,這個時代的“流量”沒有多少忠誠度可言,市場足夠眼花繚亂,哪里有更優質的內容、更便宜的商品、更舒適的體驗,用戶的注意力就會流向哪里。
加之目前整個市場的流量見頂,各巨頭無法再做到歲月靜好地各自挖掘增量市場,而是不得不深入對手腹地,從別人家的盤子中搶蛋糕吃。
畢竟,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阿里這樣的老牌巨頭自不必多說,擁有中國一半人口買家數的巨頭還能保持流量的正增長已經難得,更遑論拼多多這樣的“增長奇跡”也開始顯現疲態,當各家都開始放下身段加入拼購、砍價、補貼的“野蠻大軍”中,拼多多最初的那股“野”勁也就越來越難發揮出來了。
美團更不必多說,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十二個月內,交易用戶數達到4.6億,同比增加8.2%,環比增加2%;活躍商家數達到630萬,同比增加6.7%,環比增加3%。每位交易用戶平均年交易筆數降至25.7筆。
王興只剩兩個選擇:一,在有限的流量中擠出更多的傭金空間;二,去別人家搶更多的流量過來。
真男人,當然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一旦開啟深入腹地的存量爭奪,勢必就會出現誰家大門常打開,誰家窗戶封得死的對比。
從淘寶、京東、拼多多,甚至到如今的快手、抖音、蘇寧等二梯隊玩家的混戰可以直觀地看到,電商的護城河是最淺的,大部分用戶都是在被低價牽著鼻子走,哪里便宜去哪里。
而與“電商流量”截然相反的就是“社交流量”,微信即便同樣面臨增長疲軟,卻很難被任何一個對手搶走手中的蛋糕,其已經搭建了十年的10億社交關系網足夠穩定,牽一發而動全身。
畢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買東西可以哪里便宜去哪里買,朋友和人脈當然還是越穩定越好。
這也就是為什么命運之輪為什么會轉到“社交電商”頭上,圍攻者要用“電商”這個變數最大的工具,來撬動“社交”這個最穩定的流量池。
也可以說,這場所謂的互聯網上半場收官之戰,實際上是各巨頭對微信流量再次發起總攻。畢竟無論門店開在哪個小區門口,拼購主場放在APP還是小程序,都少不了分享至微信群這一個關鍵環節。
相對于電商領域來看,如果說現如今還有哪里的流量算“增量”的話,那便只有鵝廠的微信還稱得上是一片藍海,屬性不同,就可以拿來降維轉化。
誰讓微信死守“社交”屬性十年,終究沒能在一片藍海中開出花來?騰訊看似沒有參與這場電商戰役,其實早已被迫卷入其中。
所以,與其說這場所謂的互聯網上半場收官之戰是阿里、美團、拼多多等電商玩家的互毆,倒不如說是后者集體對微信流量再一次發起總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