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鋒科技(ID:feng_keji)
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的觀察者,我總是會去各品牌的實體店面走訪,看看與網絡輿論并不完全重合卻代表著更主流態度的線下市場,都會表現出怎樣的面貌。今年國慶期間略顯反常的是,蘋果官方零售店Apple Store的Apple Watch柜臺人流如織,甚至還排起了動輒半個小時的長隊。
同一店內的iPhone、iPad、Mac區域都不會這樣擁擠,如果非要說是Apple Watch柜臺數量較少造成了這個結果,但是往年新款上市期間,我們也很難見到這樣熱鬧的場景。多家店內的情況都在反映一個變化,Apple Watch變得有更多消費者關注了。
是產品層面出現了重大變化嗎?剛剛發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6,基本還是在延續健康和設計路線,改變幅度相當于iPhone的“s”后綴,而且售價也維持在3000元~4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表高價位,產品變化導致關注度大增的觀點不太能站得住腳。
那么Apple Watch為何會在2020年變得“受歡迎”,蘋果在這背后究竟都做了什么,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設備市場又出現了怎樣的變化,種種細節值得我們好好琢磨一番。
去過Apple Store的人都知道,現在想購買蘋果產品拜托店員直接取貨開單即可,流程可以說相當精簡。要排半個小時長隊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大家都對剛剛上新的Apple Watch Series 6保持好奇,蘋果根據往年客流量設置的柜臺暫時無法應付新出現的變化。
Apple Watch熱度提升還不是常態,在表身基本沒有變化、外觀相較前代最大差異之處是表帶的前提下,如果消費者對佩戴體驗有充分的認知,那么單單是為體驗而排隊的現象恐怕很難出現。從這一現象來看,Apple Watch正在偶然之間走向大眾。
放到蘋果全產品線當中,Apple Watch似乎還是個很低調的產品,沒有像iPhone或是iPad那樣產生大眾認知,也沒有像Mac一樣形成用戶量不太大,但大家都知道它和普通PC存在區別的概念。實際上,從2015年起誕生的Apple Watch,一直保持著每年一更的高頻率換代。
Apple Watch發展至今,已經有六代產品,目前最新的是Apple Watch Series 6,同時發布了基于上一代工業設計和硬件打造的中端版本Apple Watch SE,售價在2000元以上。針對入門級市場,也有2017年發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3在售,目前官方售價1499元。
經過五年發展,蘋果在智能手表產品線上已經有了相對全面的覆蓋,既有每年慣例更新的高端和旗艦版本,也做了適量裁剪的中端版,功能堪用的老款機型則是降價作為入門款。蘋果不想讓Apple Watch曲高和寡,能夠盡可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和預算。
最初的奢華路線得到認可但覆蓋有限,因此蘋果近幾年一直專注于健康功能的提升,連最新的宣傳語都變成了“健康的未來,現在戴上?!蹦壳皳碛行穆时O測和預警、摔倒檢測和SOS報警、血氧飽和度跟蹤等能力,部分地區還能使用經過醫療管理機構認證的ECG心電監測功能。
產品線豐富、覆蓋價格段拓展再加上對垂直領域的深入挖掘,給Apple Watch的增長添加了一分必然,能夠留住因自身長處而吸引來的用戶,還把門檻降到了更多人可以體驗的水平線。除開線下關注度的可見增長,蘋果在智能手表市場的表現也在穩步提升。
還有相當重要的一點:今年蘋果秋季發布會上iPhone的缺席。
往年發布會都是iPhone做主角吸引大量眼球,同場發布的Apple Watch也就相應的沒那么受關注。iPhone發生的“意外”讓出了充分曝光周期,因此一直被iPhone光芒遮蔽的Apple Watch,這一次登臺挑了大梁。
向來自帶流量的蘋果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說不定明年秋天,我們就看到Apple Watch和其他可穿戴設備的專場發布會。雖說和產品本身的堅持相比,營銷上的機會只是錦上添花,但的確讓每年都在提升的增長更快了一點。
IDC、Strategy Analytics在內的調研機構給出的數據中,全球智能手表市場經歷了短暫的低潮期后開始逐漸回暖,蘋果則是擁有每年超過10%~20%的增長速度以及過半占有率。放到國內市場,蘋果也保持著相似的增長曲線。
我們得到了這樣的結果:網絡上聲音遠不如iPhone的Apple Watch,已經被相當多的消費者所認知,而且為蘋果搶先占領了智能手表這塊新興市場的高地。除開產品路線的內在因素,外部環境的推動也相當關鍵。
從數據可知,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同比增長超過了20%,這個數字并非僅來自于Apple Watch的貢獻。三星、小米、華米、華為在內,幾乎所有進入到這片市場的廠商都在增長,其中還不乏超過100%的極大幅度。
影響市場的因素中,相當重要的一點是消費者變得更關心健康。
當前社會本來就有健康生活理念擴大化的趨勢,全球的消費者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自然會在意身體健康。意外出現的疫情,也讓原本沒那么上心的人發生轉變,給當前主打健康功能的智能手表提供了絕佳機會。
整個市場都在積極向好,使得廠商都可以搭上這班順風車,拿出一份好看的增長表現。對于蘋果而言,這是長期耕耘后拿下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也是自身不足點的“照妖鏡”:它并不是增長最快的那一個。
另一方面,華為在WATCH GT系列大獲成功后,正在加大智能手表產品線,三星、小米、華米在跟進細分領域,OPPO和vivo也正式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表。
整個行業的追趕來勢洶洶,智能手機行業曾發生過的格局變遷,或許會在智能設備領域再度上演。
好在蘋果也有相當充分的余地補充智能手表產品線。
比如說健康功能,ECG這樣的先發功能以及利用watchOS應用生態的組合效應,能夠給Apple Watch帶來獨一無二的健康體驗。智能手表的監測水平很難拉出差距,但是具體的監測流程、查看體驗都可以大做文章,這些會影響到用戶常用的細節都是蘋果的長處。
Apple Watch本身就是個好產品,好在它暫時沒有完全可以對應的同級別競品,就像是早期智能手機市場上的iPhone和安卓手機。健康之外,運動管理、視覺設計、豐富的表盤與表帶還有同其他蘋果設備的聯動,都是現在還找不到對手的優勢。
尤其是Apple Watch作為相對獨立的智能設備與iPhone、AirPods的體驗整合,很可能會是今后的重要殺招。這是Apple Watch領先于智能手表乃至整個可穿戴市場的閃光點,從三星、華為在打通設備體驗的積極試探來看,蘋果還不能坐在已有的能力上睡大覺。
另一點是續航,一天出頭的續航一直被人所詬病,而且在原本需要睡前摘下充電的產品上推出睡眠監測,著實有些尷尬。較短的續航表現受體驗限制可能無法大幅改變,但說不定將來有一天,蘋果能在手表上做到快速充電,洗個澡就充滿不再有醒來就沒電的焦慮。
還有價格,自從小米手環開始,已經有相當多的便宜又大腕的可穿戴設備占領市場,蘋果也被消費者期待推出相應產品。根據爆料,蘋果已經放下身段要推出入門級的HomePod Mini,形態上特地調整的低價版Apple Watch,很可能也不遠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