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一號公司,作者丨無銹缽
缽叔的好朋友韋哥,這一年經歷過很多次加價買東西的痛苦。
第一次是半年前,科比不幸離世的時候,他去球鞋APP上想買一雙收藏,對方把標價提了兩倍,他想和對方理論,對方告訴他鞋剛剛已經被人加價三倍買走了,他很難過。
第二次是半個月前,奔馳發布了被網友噴成篩子的2.0T大G,他去4S店吹空調,銷售告訴他別看網上罵的厲害,這車線下還得加價50萬才能提,他為那些不太聰明的有錢人難過。
最后一次是一周前,他想給電腦換張顯卡,從早上6點蹲到晚上7點,最后眼睜睜見證著發售時間剛過2秒,購物車中的所有圖標全部轉為缺貨的灰色。不甘心的他跑到二手交易軟件上,發現官網售價僅5499元的RTX3080顯卡,在線下已經被炒到了近8000元,他想按原價加一點錢買一張,最后只換來了對方的一句“不要臉”。
這一次,他不感到難過,他只覺得很憤怒。
他搞不懂,為什么有一天自己會因為按官網標價買東西,而被商家歧視,為什么除了為情懷付費、為面子付費,有一天,人們還要為半導體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附帶上額外的價值。
這一點,身為頂級半導體企業英偉達CEO的黃仁勛(老黃)可能也沒有想明白。
9月22日,英偉達在官方論壇上發布了他們的道歉信。
除了向依然支持他們的粉絲表達歉意之外,信中也直指顯卡發售當日的黃牛加價和惡意搶購情況,老黃承認,消費者買不到顯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期的產品基本已經被經銷商和搶購腳本機器人占領。?
有趣的是,兩者之間,只有對后者,英偉達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并表示將為商店附加更多的安全保護,用來杜絕這些鉆空子的僵尸程序,而對于前者的處理,老黃卻幾乎只字未提。
這樣的處理結果顯然不能夠令人滿意,眾所周知,作為獨占顯卡市場近7成份額的龍頭老大,英偉達過往每季度的出貨量都達到千萬級,這樣龐大的產能,零散的黃牛和腳本機器人根本無力全部吃下。
再加上此次全新的30系列顯卡為了確保穩定,更是一度拋棄臺積電的7nm方案,轉而選擇了三星已經相對成熟的8nm制程,更為后續的產量增添了多道保險。
換句話說,在此次缺貨事件中,黃牛們拿著小部分的貨品,卻承受了官方和市場絕大多數的怒火。
相形之下,承接著英偉達大部分顯卡產能的經銷商群體,則默默的躲在暗處,悶聲發起了大財。
早在兩周前,就有來自B站和知乎的多為網友爆料,不少經銷商要求零售商每采購一張RTX 3080,就必須同時采購7-10張2070 Super,不然就不給貨,即使是這樣,一張顯卡的價格也要遠遠高于5499的官網價格。
作為一款首發于去年7月的顯卡,RTX 2070 Super的出現,普遍被外界解讀為對當年AMD 7nm制程顯卡的一次狙擊,盡管在RTX 20系列的一眾“矬子”中,該卡的性價比已經算是相當出色,但在“牙膏管踩爆”的30系一代面前,其4399的發售價基本是毫無還手之力。
縱觀整個30系列顯卡,基本全面復刻甚至超越了當年Pascal系列(GTX 10一代)對Maxwell(GTX 9系列)做出的“吊打”。
這之中,定位旗艦的3080,在相對性能上幾乎達到了20系列巔峰之作2080Ti的1.5倍 ,而售價卻僅僅是其一半。
這一點反映到2070S的身上還要更為明顯,官方數據顯示,10月份即將上市的RTX3070,CUDA核心數達到了驚人的5888個,完全實現了對2070S的2560個CUDA核心的雙倍碾壓,而在售價上,3070顯卡3899元的公版發售價格相較于2070S 4399元的價格,還要低上不少。
換句話說,等到10月份30系列顯卡全面上市,消費者基本都能花更少的錢,辦兩倍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經銷商在選擇這個時間節點將20系顯卡與30系顯卡捆綁出貨,顯然不是虧本讓利,而是變相借助下游零售商,來轉嫁庫存壓力。
而對于這一切,老黃的態度顯得頗為曖昧。
一方面,他在道歉信里看似無意的提了一句“截至太平洋時間早上6點,全球50多家主要零售商都有庫存。”安撫消費者的背后,實則直白的敲打了各家代理商:“我知道有人在囤貨?!?/p>
另一方面,道歉信里也提到,英偉達正在竭盡全力加大產能:“我們的NVIDIA團隊和合作伙伴每天都在向零售商運送更多的RTX 3080顯卡?!?/p>
而這波全新的產能,距業內人士估計,落地到市場上至少還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老黃還是給了經銷商一定的緩沖時間。
這背后,更多是英偉達架構于經銷商體系之下的無可奈何。
作為顯卡行業不折不扣的上游產業,英偉達在顯卡產業鏈中主要負責的是顯卡芯片的研發和制造,而至于顯卡后續一系列散熱、供電,則是由華碩、微星、技嘉、七彩虹、索泰之類的品牌經銷商來完成,而這一部分經銷商基本都有各自的產品線和定價級別,英偉達自己只生產一小部分的公版卡,用于發布會展出和售賣。
打個比方的話,就是同樣一塊高通865芯片,誕生出了一加8、Find X2 Pro、三星Note20 Ultra、紅米K30S等一系列高中低配手機。
龐大的經銷商隊伍為英偉達轉嫁了庫存和組裝環節的成本壓力,并帶來了高額的利潤,而英偉達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市場控制力的削弱。
一張顯卡,從芯片流入經銷商廠房的那一刻開始,后續環節中英偉達所起到的作用就已經相當有限,公版定價9999元的2080ti,在經銷商手里可以輕松拉出上至19999,下至8500的價格空間,而參照過去歷年的管控,英偉達往往只對最低零售價做出相應的限制。
這也為后續市場價格的波動埋下了伏筆。
事實上,縱觀此次新款顯卡的缺貨危機,正如一小部分業內人士所總結的那樣,本質上是陳舊的經銷商體系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零售時代的規則。
以電商平臺為例,此次發售,據內部消息,除了JD,相當一部分平臺的拿貨量只有區區兩位數,這也是整個顯卡銷售市場中為數不多能夠保持原價的部分,而占據供貨大頭的各經銷商總代理、下級渠道商、零售商,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基本不太可能做出平價銷售的舉措。
這也正是顯卡行業令人“迷惑”的地方,作為高科技的半導體產業,這一行業不僅和互聯網接軌如此緩慢,還和最“老套”的白酒經銷模式一樣,保留了沉重的中間商規模。
遺憾的是,高端白酒除去飲品屬性,其產能的匱乏和耐貯藏的特性,還為其帶來了投資的價值,對于市場來說,這一價值才是能夠保證中間商利潤的關鍵所在,而反觀顯卡,作為半導體流水線產物,不僅毫無產能瓶頸,還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不斷面臨著貶值的風險。
回到此次30系列全面漲價的風潮之中,除去前文中提到的內幕爆料,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異常的價格走勢也在無形中揭露出了背后的操盤勢力。
30系列顯卡發售之后,ebay、mwave等平臺上原價一千多美元的2080ti價格就陷入了“跳水”狂潮,而反觀國內電商平臺的價格,除了二手市場經歷了初期的恐慌,絕大多數2080ti顯卡的降價幅度仍然相當有限,老款比新款貴依然是市面上的常態。
對此,市面上一種主流的觀點認為,這是國內代理商前期大幅度囤貨帶來的惡果。
畢竟,在那之前,英偉達的擠牙膏之作20系列圖靈顯卡,相較于上代顯卡的提升幅度并不明顯,甚至一度在發布會后出現了搶購10系列二手顯卡的風潮,早期大量預定20系顯卡的商家普遍損失慘重。
有了這一前車之鑒,此次代理商選擇積壓20系顯卡似乎并無不妥。
除此以外,市場半年來的風向,似乎也可以作為經銷商策略的一個參照。
早在年初,30系顯卡八字還沒一撇的時候,就有前瞻稱30系顯卡還將會延續英偉達一貫的擠牙膏風格,提升并不顯著。
而伴隨著5月安培架構的發布,商家主流的聲音又變成了顯卡性能雖然提升巨大,但價格也將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一部分媒體也在旁敲側擊的炒作20系列停產的消息,借此烘托這一批顯卡的絕版屬性。
如無意外的話,發布會后,如果賭對了,這一批經銷商自然可以賺的盆滿缽滿,即使賭錯了,他們也可以繼續通過性能造假、匯率差異等說辭,在新顯卡發售前神不知鬼不覺的引導消費者清空舊卡庫存。
遺憾的是,這一次,英偉達直接踩爆牙膏管的發布會最終打碎了他們的美夢。過于直接的性能提升和價格差異直接讓許多人無從反駁,面對20系列顯卡難以遏制的下跌態勢,這一部分商家只能借助于對新款顯卡的聯手囤貨,制造出一卡難求的景象,繼而維持庫存的價格。
盡管如此,各大論壇上還有不少聲音在試圖甩鍋給“礦主”和“產能”。
一部分人猜測是30系列顯卡過于出色的性能吸引了“挖礦行業”的專注,不少人甚至繪聲繪色的描述出了礦主們開著卡車去顯卡工廠門口提貨的景象。
遺憾的是,需要借助顯卡芯片算力來挖礦的主流區塊鏈貨幣“以太坊”,價格在9月份一度迎來盤中暴跌,想要重演兩年前的礦潮,仍然需要時間。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人則巧借時事,搬出了一系列所謂西方制裁產能不足的假象,可惜,正如前文中提到過的那樣,此次30系顯卡的代工方并不是臺積電,而是韓國的三星。
而對于這些現象,英偉達官方究竟是否了解,又采取什么樣的態度,現在依然是個未知數。
10月份的AMD產品發布會還沒開,雙十一的消費狂潮也尚未到來,現在還遠遠不到英偉達放手一搏的時機。
而對于這一切,身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只能冀希望于AMD可以再給力一些。
畢竟,黃牛不是黃老爺家里的人,這一點大家都明白,但經銷商這些“胡萬”是不是,卻很耐人尋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