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暢網絡正式宣布完成D1輪億元級融資,本輪由騰訊繼續領投,聯想、賽富投資基金以及上市公司東華軟件實際控制人郭玉梅跟投。
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加大混合多云管理、云原生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服務交付能力建設,以及擴展市場銷售與渠道生態。
安暢網絡是國內最大的管理式云服務商,憑借強大開放的混合云平臺、覆蓋大陸和香港數據中心集群的FastFiber全路由BGP自治網絡,可持續不斷的為初創企業和企業級用戶提供包括公有云以及專有云的全面混合云服務和一站式運維管理服務。
但在2014年底時,安暢還是一家管理式數據中心服務商(Managed?Hosting),主營服務器托管與租賃業務,結合運維管理服務的差異化優勢競爭獲客,人員規模只有160余人。
經過五年的轉型發展,安暢確定了在云計算跑道上的自身定位,將云MSP作為下一個十年的戰略方向,陸續與幾大公有云巨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進一步發揮和拓展自身多年的管理服務能力基因和優勢,2018年獲得騰訊C輪投資后開始向高價值的PaaS軟件和服務領域布局,2019年10月通過全球軟件領域最高級別CMMI5級評估,標志著已具備全球頂尖的軟件成熟度及項目管理能力。
安暢五年看似“深思熟慮”的轉型背后,用CEO程小中的話來說就是“每天都是生死存亡”的過程。在安暢轉型背后,財務顧問和管理咨詢復合服務機構鈦資本深度參與了安暢五年戰略轉型和組織迭代升級的每一步。
2014年11月,安暢登陸新三板時已運營了7年,這只是安暢新一輪成長挑戰的開始。開始興起的云計算熱潮究竟是什么?如何把一個尚在發展中的技術概念轉換為有效的公司商業模式,并形成規模營收及利潤?這是安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機緣巧合下,安暢創始人團隊展開了和鈦資本創始人周鶴鳴的對話。
安暢和鈦資本的對話成果,是雙方落實了一份開放的合作協議,簡單說就是“FA財務顧問+管理咨詢”的模式。借助安暢這個種子客戶,鈦資本將革新傳統投行和咨詢機構的組織模式的理念落地,用一個服務平臺的模式幫助高成長的中小企業更快更穩的發展。所謂服務平臺,即鈦資本的組織模式是開放合伙人制度,面向科技和企業服務各領域的專家和具有行業資源的資深人士開放,這些專家和資深人士也不必離開原有的工作崗位,同時又可以釋放自己的知識與資源,用以扶持成長中的中小企業。
安暢和鈦資本歷時五年的的“共創”之路,在科技創投圈是很不常見的,背后需要雙方同時具備三個要素:一、秉持開放和增量思維;二、彼此視對方為合作伙伴而非簡單的供求關系;三、堅持長期價值主義不為短期的波動所影響。
安暢與鈦資本啟動合作后,同樣打破了內外邊界,周鶴鳴掛職安暢戰略和資本副總裁,帶領團隊深入到企業的日常運營,特別是參加例行高管會,全面深入了解企業運營。2018年騰訊C輪投資安暢后,周鶴鳴進一步受邀加入安暢董事會,在推動安暢業務和組織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鈦資本執行團隊發揮了更全面的助推作用。
自2015年以來,安暢每一次戰略規劃基本都是在中高層的年度會議上完成的,鈦資本團隊全程深度參與。
特別是六次企業中高層年度會議,推動了安暢網絡從2015年到2020年整體的業務戰略轉型和組織結構升級的大框架。
據安暢CEO程小中回憶,2015年到2017的公司轉型基本處于左右搖擺的狀態,內部一直充斥著不同的聲音。2016年安暢網絡的高層會議上,鈦資本主導選取了國內外幾種云計算商業模式和對標企業,帶領安暢高管團隊一起對相關財報和市場分析等進行了深入研究;2017年三亞會議鈦資本再次深入到安暢網絡高管們的戰略研討,最終確定了云MSP的戰略方向。
方向明確后,安暢開始堅定執行。2017年6月,安暢與騰訊云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為騰訊云首家MSP合作伙伴、混合云合作伙伴和授權技術服務中心,同時與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AWS、微軟Azure的合作,也陸續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9年初,安暢召開騰訊投資后的首個董事會,在既定戰略上對各個事業部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劃分,把原有的IDC業務劃成獨立核算的事業部,這樣就為云MSP新業務發展騰挪出了空間。鈦資本也深入參與了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特別是由于組織變動較大、涉及到內部多方人員,周鶴鳴作為安暢董事會的新任董事,與核心成員進行了大量的溝通和引導,安暢較為順利地邁過了組織變動引發的動蕩期,進而共同拍板了2019-2020年的發展計劃和經營目標。
2019年中,隨著安暢戰略制定到位并進入執行階段,企業人員規模迅速增長,鈦資本又為安暢的中高級管理層引入了教練工作坊,鈦資本企業教練不僅帶來商業模式畫布和戰略解碼等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帶領核心高管團隊進行深度研討和共創,讓中高層更多地以未來及全局視角來思考業務目標和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安暢負責云原生與行業應用業務的張瑋迅速掌握了相關要領,并帶領本部門同事共同把新工具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這為安暢開展云MSP 2.0階段打開了大門。
2015年,安暢由于轉型發展的投入需要,計劃啟動A輪融資。此時能呈現給投資人的,只有一個粗糙的基本盤和未來的發展思路。
鈦資本協助安暢創始團隊一起面對投資人,從傳統IT架構時代的格局解構,到對云時代的演進評析,總結中國和美國市場特征的差異并提出適合中國市場的企業發展路徑,最終贏得對信息科技產業趨勢有共識的知名投資機構賽伯樂投資的認可并獲得投資,安暢進而正式踏上轉型發展之路。
2017年,鈦資本協助安暢完成B輪融資后,和創始團隊仔細推演了中國云計算日漸清晰的格局和走向,和安暢共同確定了“搶先卡位”的融資和企業發展思路,有目標地和騰訊云展開交流和磋商,并最終在2018年中成功獲得騰訊的C輪投資,也同步在騰訊云生態體系和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給同行展示了“眼前一亮”的新感覺。
2019年中,安暢準備啟動D1輪融資,周鶴鳴在和管理層團隊探討時認為,當前云計算處于戰國時期,安暢未來還需要在技術和業務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在C輪“搶先卡位”的基礎上,進一步爭取“產業加持”將更有利企業在行業中奠定大格局基礎,常規財務投資機構對釋放利潤的短期渴望可能影響企業未來2-3年的經營和發展思路,容易導致“企業做小了”。在形成一致的思路后,鈦資本列出了潛在產業投資者名單,并針對性組織交流和溝通,并最終完成由騰訊和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共同領投,賽富投資基金和上市公司東華軟件實際控制人聯合跟投的D1輪融資。
賽富投資基金在半個月完成了投資決策并成為本輪唯一的財務投資機構,首席合伙人閻焱對程小中和周鶴鳴說,2000年賽富作為基石投資人參與了神州數碼從聯想集團的分拆,賽富盡管是財務投資機構,但對產業變遷有深刻的洞察,安暢想要做的事情,不用多說我們懂!高度契合公司愿景的戰略投資人組合,以其背后的客戶、渠道和合作伙伴資源的聯合注入和更大范圍的業務協同,為安暢和各方構建起共贏、多贏的盤面架構。
在公司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調整的過程中,財務會計和報表科目的轉型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也會牽動內部以及影響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判斷,鈦資本發揮其專業能力以及對行業和產業的深刻洞察,適時建議在中報和年報中如何調整財報結構、報表科目、收入分配和經營解讀等數據與內容,幫助公司內部管理團隊理解業務運營的成效,同時面向資本市場溝通企業轉型的階段性成果。
D1輪融資完成后,也有很多財務基金到鈦資本這里“掛號”,周鶴鳴會實打實地把安暢的戰略路徑和所處階段和投資人溝通,并根據基金各自特點,提出什么階段適合進入的建議,據悉已經有多支基金“排隊等待入場信號”。周鶴鳴表示,一切安排還是要從有利于安暢的發展來判斷并決策。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