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深響,作者丨郭凡瑜
當70后、80后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下疲于生活,95后、00后或許正在思考明天去打卡哪家餐廳,自己的偶像哥哥又被誰黑了。
當代年輕人是追隨大眾和堅持自我的矛盾糾結體,既喜歡去網紅美食、熱門景點湊熱鬧,也沉迷盲盒、動漫展不在乎旁人的異樣眼光。
互聯網和科技也給這群年輕人無處宣泄的精力和熱情帶來新的出口。參與線上和線下豐富有趣的活動是年輕人生活常態,追星刷綜藝看直播,沉迷動漫和打游戲,參加展覽和買潮品,打卡探店,拍照發短視頻等等。
各種商家品牌和購物平臺也瞄準這一群體,時刻更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他們以年輕人的方式,營銷產品和品牌內容,將產品和年輕人的生活和社交深度結合,不僅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更注重情感聯結。
很多人深受大眾娛樂的影響,也有一些人癡迷于著一些小眾愛好。這次我們來盤點一下,除了王者榮耀之類的“全民樂趣”,現在的年輕人還在喜歡和關注些什么?
今夏刮起的BM穿搭風火了一把。
BM是一個意大利女裝品牌“Brandy Melville”的縮寫,該品牌女裝以短、小、緊的夏裝為特色,短款純色露腰上衣、碎花短裙等都成為今夏爆款。以此品牌衍生出了BM穿搭風,短小上衣,搭配緊身小短裙成為了今夏街頭最常見的穿搭。
圖片來自BM官網
BM最大的特點是只賣S碼或均碼,品牌的slogan是“one size fits all.”(一個尺碼適合所有人)。因此這個風格的衣服對身材有極大的要求,逐漸陷入女生穿衣與體重相關的怪圈。
“BM女孩”自豪于能穿進BM衣服,熱衷于拍照曬圖。其他女孩則因為無法加入其中而陷入身材焦慮。
網上流傳了一張身高和體重的對比圖,如身高165厘米的女生,正常體重為55.6公斤左右,但是能把自己塞進衣服里的“BM女孩“需要47kg。這樣嚴苛的標準也伴隨著巨大爭議。
同樣受到爭議的還有一些小眾服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公共場所穿著Lolita,JK制服,漢服等服飾。
JK制服是最近流行起來的小眾服飾。JK制服”其實是指日語里女高中生的校服(日語Joshi ko u Kōsei中的J和K)。不同于國內校服標準的運動類長袖長褲,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大多以襯衫、短裙,西裝外套,搭配蝴蝶結或短領帶、長筒襪、黑色漆皮鞋,穿上它俏皮可愛的青春氣息迎面撲來。
為了滿足已經畢業的年輕女孩依舊想穿JK制服的愿望,現在流行的JK制服應運而生,這些服飾以校服為基礎,增添了更多的時尚元素和風格比如鮮亮的顏色、少女圖案和各類穿搭等。隨著動漫、游戲中人物的JK穿著等進入中國,逐漸吸引著中國的年輕女孩。
她們喜歡收集不同顏色種類的JK制服,作為日常穿著與三兩好友走在大街小巷,拍攝短視頻等,享受著仿佛回到學生時代或正屬于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
Lolita(洛麗塔)服裝風格主要是以源于日本,穿蓬蓬裙,化成熟妝容、留著齊劉海女生,代表了成熟女孩對青澀女孩的向往。并以此衍生出了生活方式,參加茶話會、野餐、烘焙等,還有穿這些服飾的穿衣規范和日常禮儀,不論幾歲都追求漂亮、可愛、年輕,時刻保持天真和優雅,是她們的穿衣態度。
如果說JK,Lolita較早起源于日本,漢服則是由中國傳統服飾基礎上衍變出來。
年輕人追求個性但是這些服飾也面臨很大的爭議。每種服飾代表的圈層都有鄙視鏈,很多人會對不符合穿著規范或是山寨衣服報以極大的惡意。漢服圈中的原教旨主義者就是經常公開批評他們看到的因一些穿著細節錯誤的漢服愛好者。
此外,這些服飾也是昂貴的愛好。一套基本是500-1000不等,如果有相關的日牌則更貴,1000-5000不等甚至上萬。年輕人為追求愛好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付出昂貴的代價也為人詬病。
服飾的流行往往伴隨著年輕女孩的個性表達和情感需求。不論是以穿BM為傲的女孩,還是為懷念青春而穿的JK制服,追求可愛優雅的Lolita裙,懷念古代中國文化的漢服姑娘。每個年輕女孩都通過穿衣的外在表達,表達個性和自我。同時審美愛好圈層化中社交和尋找身份認同。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說出了很多盲盒忠實粉絲的心聲。
近年來興起的盲盒經濟,盲盒店和盲盒自動販賣機隨處可見,很多年輕人買盲盒、拆盲盒,在社交平臺曬自己盲盒收藏或和盲盒里面玩偶的合照、交流盲盒購買經驗成為很多人的愛好。
盲盒,是一個看不見也不知道內部產品的盒子,里面大多裝的是動漫周邊或設計師玩偶,消費者只有購買后打開它,才知道自己買到了什么產品。
大眼睛,撅著嘴的小姑娘Molly;游戲《陰陽師》式神角色還原的盲盒;經典迪士尼角色米奇等,這些玩偶以盲盒形式出售以來迅速收割了大批粉絲。
年輕人往往在好奇心和不確定性驅使下購買盲盒,享受打開的一瞬間帶來的驚喜,單個售價不高的盲盒很容易給年輕人帶來快樂。很多盲盒愛好者都說基本上買過一次后,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盲盒一面墻“成為了很多盲盒愛好者的目標。
盲盒的受到熱捧背后是另外一個欣欣向榮的市場——潮流玩具。
美國街頭藝術家KAWS設計的擁有“X”式雙眼的KAWS,日本MEDICOM公司生產的工業重金屬風的Bearbrick(積木熊)等,都是目前市面上潮流玩具的代表。
這些玩具的出現,伴隨著潮流文化的興起,風格起源于上世紀末,設計師或藝術家將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理念融入到玩具之中,賦予玩具更高的藝術價值和更豐富的潮流元素,也讓原先主要面向低幼群體玩具有了新的受眾群體。
中國潮流玩具市場也在飛速發展。以潮流玩具頭部企業POP MART為例。目前正處于高速增長期:POP MART于2017年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半年報顯示其在報告期的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5.98%。
那些身處社會的“大小孩”在不得不面對殘酷社會的同時,喜歡潮流玩具的他們似乎依舊可以保持童心和個性,成年人的快樂也變得如此簡單。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幣,00后炒鞋,當下年輕人成為了炒鞋市場的主力軍。最近幾年炒鞋現象的火爆不僅是年輕人消費行為的轉變,也成為了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式。
伴隨著美國NBA籃球文化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以及國外球鞋文化的影響,走在大街上一個年輕人全身穿著時尚大牌都不如腳穿一雙限量版的Air Jordan籃球鞋,這不僅證明你是一個愛好籃球的少年或是有品味而且家里真有錢。
消費主義盛行下,經過多年球鞋市場的發展,憑借新潮款式、配色以及稀有貨源,各大品牌籃球鞋一經出售會被一掃而光,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簽、加價找海外代購……對很多人來說,想買到一雙熱門的運動鞋并非易事。
此外,這些熱門球鞋在二級球鞋市場上仍可以大幅溢價交易,即使是穿過了的舊鞋也有可能賣個回本甚至賺大錢。
今年NBA知名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去世之后,他的籃球鞋價格在二手市場上以成倍價格飆升。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得物APP(毒)平臺上,時間僅相隔8小時,“NIKE MAMBA FOCUS科比曼巴精神 湖人色”系列球鞋的售價從599元飆升到了4899元。炒鞋這一話題引發巨大的爭議。
事實上,這些被爆炒的“限量球鞋”類似于名包名表,在本身既的使用價值上,又因為稀缺性在流通中獲取超額利潤。限量、聯名、明星上腳熱點等決定市場上球鞋的價格大。
2017年2月,阿迪達斯新款“椰子鞋”發布,售價不到2000元,1周內便飆漲至1萬元。2018年,特拉維斯·斯科特和Air Jordan合作,一雙售價1299元的球鞋,不到一個月,直線漲至8000元。
炒鞋催生出了二級市場平臺如得物APP等,這些平臺每賣一雙鞋便抽取價格不低的服務費與鑒定費,成為了炒鞋推波助瀾的幫手。據數據挖掘公司QuestMobile統計,中國目前有10余個深受“炒鞋”人群喜愛的球鞋轉售平臺,月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
球鞋火爆背后傳遞出了年輕人彰顯個性和身份的態度,但是高昂的炒鞋行為以及催生出的生態是否持續且健康還是有待回答。
密室逃脫、劇本殺、狼人殺以具有故事性、推理燒腦性,加上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等火熱播出,成為年輕人社交和解壓的新方式。
密室大逃脫,主要由一個故事串聯出的幾個密閉空間組成,所有玩家要在規定時間內解開密碼逃出,過程中要通過相互配合尋找線索、解開線索,中間也會有很多恐怖環節的設置。
現在的密逃還提供了很多符合故事情節的服裝、臺詞,與NPC(Non-player character 非角色玩家)互動等新環節,增強了玩家的參與感和沉浸感。
很多人喜歡密室逃脫不僅被它的故事情節吸引,還有享受邏輯推理過程和探索欲等現實當中無法滿足的需求。游戲大多多人參與,互動性和協助要求較高,也讓玩家放松和解壓。
劇本殺和狼人殺雖然只是圍坐在一起,但是也憑借極大的趣味性、邏輯性讓年輕人玩得停不下來。深夜劇本殺室里,每個人短暫忘記窗外的喧囂,在故事的世界里抓壞人、盤邏輯、刀平民或狼,人物簡單、勝負明確。
與斗地主和麻將等傳統游戲,單純拼腦力和賭錢性質相比,劇本殺更注重故事性,每個本子有著豐富的劇情和角色,設計精巧,故事內容豐富多樣。狼人殺腦力邏輯比拼升級,也充分給予每個人表達的機會。
網絡游戲成為了當代年輕人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模擬經營類手游《江南白景圖》,2020年7月上線以來獲得極高的關注度。
該游戲將各玩家置身于古代江南水鄉的世界,化身成城市規劃師,規劃古城街道、經營娛樂賺錢,身處其中不僅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景還能再現耳熟能詳的古代人物比如唐伯虎、王昭君。清新秀麗的畫面,還原度高的人間百態和古人生活,為居住在城市的年輕人帶來很多新鮮感和自由感。
同樣的還有任天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也是一款經營類游戲。每個玩家可以創造自己的生活,“在無人島開始新生活”的口號被很多人接受。此外,這款游戲有較好的社交屬性,就像現實生活中人是群居動物,在這個島上也活躍著不同的島民。
對于現實生活充滿憧憬但卻無法做到的年輕人,在這個虛擬世界里,悠閑自得地享受風景,與其他島民互動,不少人已樂在其中。他們借著游戲來緩解現實的無力感和焦慮,放下一切面具與這里的人相互陪伴、真誠交流。
近些年,游戲產業帶來極大的發展,前幾年流行競技類游戲如王者榮耀,但現在很多虛擬經營類游戲引發關注。人們可能厭倦了游戲世界里的打打殺殺,而開啟虛擬生活的經營,在一個屬于自己空間,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整體看下來,其實每一代年輕人喜好都有獨屬于自己的青春記憶。
他們向往獨立,追求個性,通過自己的穿著、愛好彰顯與眾不同,也渴望尋求共性。了解年輕人的選擇,才能跟他們實現更好地互動和交流。畢竟,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年輕。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