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BAI資本(BAI_VC),作者 | 鐘成
從明天開始,長達8天的國慶黃金周即將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國慶節恰逢中秋,雙節合并,實在令人神清氣爽,不踏實出趟遠門,簡直對不起這個難得的假期。然而出門在外,還是要未雨綢繆,根據滴滴智慧交通大數據的預測,在本次國慶黃金周,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7日將會是打車呼叫最多的三天。
9月30日,打車成功率預計不足60%,這一天或將成為2020年“最難打車日”。
其實,這樣的長假機會并非古已有之,或許是受到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刺激以及日本憑借假期黃金周成功拉動經濟的啟發,中國國務院最終決定效法外國,打造中國版的假期黃金周,借以振作1999年炎涼不接的中國經濟。
與中國不同,日本的黃金周(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 Golden Week)時間設置在4月29日至5月5日,自1948年起,黃金周小假期就已是消費娛樂場所創收的好時機 |?www.odigo.jp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自2000年起,將春節、國慶節與勞動節3個節日的休假時間進行統一調整,將節日前后共計4天的3個周末與原本的3天法定假期進行集中調休,長達7天的中國黃金周假期就此誕生。
到2020年,國慶黃金周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國務院計劃用以拉動內需的黃金周也被實踐證明收獲了奇效:
根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數據,在第一個國慶黃金周中,全國的出游人次僅有2800萬,而到了2019年,國慶頭7天的全國各城市接待國內游客總數就有約8億人次,和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81%。國內旅游同比收入增長8.5%,達6500億元。
與旅游人次相比,國慶黃金周旅游收入的增長更加驚人 | 中國產業信息網
為了配合國務院借用旅游消費提振經濟的方針政策,在這個國慶佳節,看來我們還是要踴躍出行,呼應國家拉動內需的偉大號召。
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出門在外的我們,卻總是難免與詛咒般的交通堵塞相伴始終。國慶出行,我怎么總是堵在路上?
這真是個謎??♂?
與日益高漲的人民出行需求相矛盾,幾乎無處不堵的國內景區道路業卻已在無形之中成為了出門旅行的攔路虎。
還沒等國慶黃金周正式開啟,各省交通部門便早已利用各自的平臺,將省內可能發生擁擠的路段告知開來。平日里,嚴重的擁堵問題還只常見于上北深廣等大城市之中,待到了國慶這樣的節假日,道路的堵塞儼然已演化成了一場全國性的“大災難”。
無論前往何省何地,無論去程還是返程,我們都將勢必經歷不止一次的道路擁擠,在國慶出行的路上,我們注定會與交通阻塞相伴左右。
1953年的洛杉磯大堵車,那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車多了也許也不是件好事 |? Wikipedia
在搜索引擎中檢索人類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堵車事件,發生在國內的惡性堵車事件總能排進任意榜單的前十。雖然堵車在世界各個國家均是常見的事情,然而中國的堵車,卻經常會因為特殊的國情與并不發達的交通管理系統,屢屢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熱點。
2010年8月14日,京藏高速公路出現了長達20天的大堵車,英國《衛報》將它稱作“人類史上最大的擁堵現場”?| 新京報
?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國慶假期出門在外,不堵不是中國人。不過坦白地講,生活中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也早已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面臨堵車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卻總有樂觀的應對辦法 | Sora News 24
城市規劃與道路設計的鍋
論及導致交通堵塞的原因,城市規劃與道路設計往往是兩個最容易被歸咎的原因。僅以堵車問題嚴重的北京為例,單中心輻射狀的城市布局與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路網密度長時間以來即被認為是導致道路擁擠的主要原因。?
北京的功能區過于集中,這被認為是導致北京交通擁擠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
由于功能性社區在城市中心的密集設置,諸如望京等地的周邊大型社區逐漸由計劃中的“衛星城區”轉化為了實際上的“睡眠城區”,大量的居民只有在下班后的晚間才會返回這些社區進行生活。這便使得這些地區的道路交通在上下班的時間內將會迎來無可回避的通勤高峰。
相比于其他時間段的空曠暢通,由于流量猛增而導致的交通堵塞無疑不能用道路寬度不夠這樣的原因解釋。更好地規劃城市布局,使居民不必長距離地勞累通勤,或許才是緩解交通壓力的更好方式。同樣的道理,調整休假安排,使國民得以錯峰出行,這或許才是解決黃金周交通擁擠措施的一個方法。
北京海淀區的復興路與阜成路所夾區間與紐約曼哈頓地區的面積相仿,然而就城市功能區設置的密集程度而言,卻顯然存在著巨大差別 | Google Maps
道路設計上的低水平同樣也被是導致道路擁擠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以北京為例,相比于上海發達的高架橋系統與東京繁密如毛細血管般的道路網絡,北京單一維度的寬闊馬路與封閉性極強的社區建設成為了加劇交通擁擠的另一原因。?
北京與東京面積相仿的兩個街區,也因路網密度的顯著差異呈現出了不同的交通面貌。可以想見,東京密如毛細血管的細小街道可以大幅緩解干道的通勤壓力 | Google Maps
礙于歷史與政治因素,北京的城市布局很難打破固有的窠臼,如同世界其他主要城市一樣在空間上變得豐富立體起來。寬闊豪邁的干線馬路,在為城市帶來了格局與氣派之外,其實并不能真正為緩解城市的道路擁擠起到決定性作用。
令人無可奈何的幽靈堵車
除卻觸手可及的城市規劃與道路設計的問題以外,導致交通擁擠的另一重要誘因便是幽靈堵車(Phantom Traffic Jams)——一種并無明確原因,也無明確解決方案的堵車機制,這一機制如此魔幻與吊詭,以至于被科學家們稱作仿佛是幽靈作祟般的堵車。
不光是在國慶節出游的路上,即便是日常的通勤與出行,幾乎每一個司機也都曾遇到過這樣一種處境:明明在前方沒有看到明確的障礙物,卻在行駛過程中無奈地遭遇堵塞與擁擠,明明沒有駛過明顯的堵塞點,卻意外在行駛中無故暢通了起來。
這種十分高頻,卻又很難被注意到的堵車現象即為幽靈堵車現象。
2008年,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麥吉爾與阿爾伯塔等大學的物理學家針對幽靈堵車現象進行了嚴肅的科學研究,這些學者參考波的傳播特性,對實際生活中行駛的車輛進行了研究,通過數字建模,研究者們最終發現,汽車司機行駛的隨機性以及彼此間反應的不同步是導致幽靈堵車的最終原因。
亦即當道路中的車流比較飽和的時候,所有車輛都勻速前進的狀態其實是非常不穩定的。只要狀態中出現一點兒擾動,司機反應的差異與操作的不同步都會累積產生難以估測的疊加效果,從而使最早的干擾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一個虛擬的堵車點。
科學家們甚至發明了一個詞,堵塞波(Jamiton),用以描述幽靈堵車在車流中的傳遞 |?Traffic Modeling - Phantom Traffic Jams and Traveling Jamitons
?這個虛擬的堵車點還會隨著道路中的車流不斷向后傳遞,如同一個向后傳播的波,使擁堵延綿不斷的傳遞下去。簡而言之,在車流飽和的情況下,倘使車流中的司機面對干擾不能進行同頻操作,幽靈堵車就必定會在某一干擾中被觸發,由此產生的車輛堵塞也將一直存在下去。
上面這位紅點,請你注意一下,后邊的堵車都是你摸魚造成的?|?Traffic Modeling - Phantom Traffic Jams and Traveling Jamitons
物理學家的實驗也已表明,即便是不具個人情感的機器人,處于飽和的道路流量之中,也仍然會發生幽靈堵車的現象。
如此看來,國慶黃金周堵在路上,其實是一件無法逃避而勢必將要發生的事情。洞察了這一點,那些有關中國司機不守規則從而導致道路混亂的解釋,也就變得不再可信起來。
既然操作不同步的機器人開車都會遇到幽靈堵車,那么無緣無故堵在路上的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大動肝火了。
畢竟,凡人皆有一堵。
如何才能有效緩解并避免耗費生命的交通堵塞,從政府、企業再到個人,已貢獻了眾多的思考與智慧。正如前面所講到的,在城市布局和道路設計上有效控制出行流量并安排出行空間,進而避免道路瀕臨飽和狀態,這不啻為從根本上解決塞車問題的解決辦法。
倘使道路中的車流呈現出飽和的狀態,那么即便現行所有司機都謹慎駕駛、嚴守交規,但受制于不同個體之間的反應差異與認知區別,道路中的車流也還仍然會出現無法避免的幽靈堵車情況。
看來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某種方法確保系統內所有司機都擁有同樣的認知速度與判斷能力,并可以幾乎同時對道路的突發狀況做出相似的反應。
很顯然,以現有的人類智慧而言,恐怕只有基于AI的自動駕駛技術才能真正解決堵車這件事情了。
由駕駛員個體反應差異所導致的幽靈堵車,也想必將在某一天被最終解決。
本文參考:
1. Audrey Akcasu. You' ve probably never had as much fun in a traffic jam than these Chinese motorists. Sora News 24. May 12, 2015.
2. Can we banish the phantom traffic jam? BBC-Autos. April 28, 2016.
3. M. R. Flynn, A. R. Kasimov, J.-C. Nave, R. R. Rosales, and B. Seibold. Self-sustained nonlinear waves in traffic flow. Physical Review E, 2009; 79 (5).
4. Niall McCarthy. Chinese New Year: The World's Largest Human Migration Is About To Begin [Infographic]. Forbes. February 14, 2018.
5. 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 - 語源由來辭典,訪問時間2018年9月27日。
6. 《2018年國慶出境游預測報告》,攜程旅游集團。
7. 《2018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大數據。
8.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市規劃委員會,2007年9月4日。
9. 超級黃金周盤點:7.05億人次出游 花了5836億元,中國新聞網,2017年10月9日。
10. 黃金周與經濟發展是對好搭檔,《北京青年報》,2017年10月10日。
11. 李靜:黃金周18年,改變與被改變的,經濟觀察網,2017年9月29日。
12.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修訂版),中國國務院,1999年9月18日。
13. 數字國慶黃金周,新華社,2017年10月8日。
14. 新華視點: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問題追蹤,新華網,2010年9月5日。
15. 徐維維:“十一”黃金周“成年考”,《21世紀經濟報道》,2017年10月2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