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擘畫了鄭州都市圈發展的藍圖。
2019年,鄭州都市圈GDP總量達1.8萬億,常住人口1920萬,以占全省9.6%的國土面積,承載了19.92%的人口、創造了33.16%的經濟總量。
未來,鄭州都市圈將如何建設?
哪些方面是建設重點?
9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鄭州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作了回答!
◆◆鄭州:龍頭◆◆
下一步,鄭州市將堅持“五個著力”,加強與周邊城市聯動發展,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努力把鄭州都市圈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五個著力”即著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著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優勢、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發展新優勢、著力打造城鎮化發展新優勢、著力打造文化引領發展新優勢。
在打造科技創新發展新優勢方面,鄭州全力建設好中原科技城,構建“研發在鄭州、孵化在周邊、轉化在全省”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格局,著力打造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創新基地和人才特區。

◆◆開封:歷史文化◆◆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開封提出要打造黃河岸邊的世界歷史文化名都,建設鄭州都市圈的文化中心。
開封近期要形成“宋都軸線出彩、古都廂坊出眾”的宋都風貌;中期將建成全城一景、宋韻彰顯的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遠期將打造“文化璀璨、品質奪目、活力彰顯、魅力綻放”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新鄉:創新◆◆
作為河南省自創區的重要板塊,近年來新鄉市以自創區建設為抓手,依托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今年前7個月,新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5.8%,占工業投資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8%提高至17.3%。
同時,新鄉還加大了創新支持力度,近三年財政科技支出平均增速30%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2.14%,位居全省第二。

◆◆焦作:文旅◆◆
焦作將發揮世界級文旅品牌效應,助力文旅強省建設。
焦作通過舉辦黃河論壇,建成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黃河文化苑,修復保護黃河中下游分界點、嘉應觀、陳家溝等遺存遺址,規劃建設治黃博物館、太極拳展示館,啟動編纂焦作黃河志,聯合鄭州推動黃河澄泥硯申報國家非遺項目等行動,努力把“根文化”留住。

◆◆許昌:智造◆◆
許昌把鄭許一體化發展作為龍頭工程,積極融入鄭州都市圈建設,特別是立足制造業基礎優勢,致力將許昌打造成都市圈先進制造業中心、區域物流中心、臨空產業基地。
許昌市高標準編制了《許港產業帶空間規劃》,統籌鄭許市域鐵路許昌段11個站點及沿線產業規劃。
為培育制造業增量,許昌謀劃九大重點新興產業,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打造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1、堅持“共繪一張圖”,提升整體實力能級
“共繪一張圖”,強調以“規劃共編”來凝聚共識,不斷健全規劃體系,持續優化頂層設計。
目前,各級部門已印發實施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鄭新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等鄭州都市圈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按照這些業已確定的原則與精神,鄭州都市圈未來在全省的核心增長極地位將更加彰顯。
2、堅持“共下一盤棋”,著力創新體制機制
鄭州都市圈建設作為事關河南全局發展的重要戰略,重點突出省市聯動、部門協同,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由常務副省長等省領導擔任副組長,包括省發展改革委等省直部門、相關地市政府為成員單位的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確保相關政策、規劃、改革、工程等扎實有力推進實施。
互聯互通,交通先行。在鄭州都市圈的后續建設中,河南將加快推進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開城際延長線、鄭州至許昌市域鐵路建設,進一步加密了鄭開、鄭焦、鄭機城際開行車次,建成了開港大道、許港大道等一批城際快速通道。研究制定《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0—2035年)》,發揮綜合交通體系在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先行官”作用。

4、堅持“共算一本賬”,促進生態共保共育
“共抓大保護,協同大治理”,在鄭州都市圈建設中,目前已啟動了鄭州花園口、開封黃河大堤等4個黃河生態廊道示范段建設和西霞院水利樞紐及輸水灌區、小浪底南岸灌區、趙口引黃灌區二期等水資源調配工程。
此外,作為鄭州都市圈生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已明確提出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將鄭州都市圈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5、堅持“共鉚一股勁”,聚力推進項目建設
在鄭州都市圈建設進程中,將緊緊抓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促投資穩增長的“牛鼻子”,謀劃實施包括黃河鯤鵬服務器及PC機許昌生產基地、焦作蠻蠻云大數據產業園、新鄉河南省檢驗檢測產業園等在內的2020年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力爭全年完成投資980億元以上。
除“五個一”的發展原則外
鄭州都市圈建設中的幾個關鍵詞
你也應該了解~
1、“錯位發展”、“飛地經濟”
“SWOT分析法”是經濟學中分析問題的一種經典理論。其主要內容可歸結為,任何組織或產業的發展,都要先仔細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從而做好市場細分,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在鄭州都市圈的建設中也明確提出,五座城市在發展中,要突出自身優勢、協同發展,圍繞構建錯位競爭、有序發展的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體系。
同時,還要加快“飛地經濟”發展,建立“飛入地”與“飛出地”財稅分成、利益共享機制,推動資源要素跨區域整合和優化配置,開展聯合招商活動,爭取一批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重大項目落地。
2、省內大學“學分互認”
鄭州都市圈建設要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推動都市圈內高校圖書借閱、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等方面資源共享;加強都市圈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開展重大防疫管控舉措相互通報等合作,建立健全都市圈突發安全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探索建立區域信用一體化示范區,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聯合獎懲等方面合作,積極開展“信用+”產品跨區域推廣應用。
3、鄭汴“同城化”
較之說了多年的“鄭汴一體化”概念,鄭州、開封“同城化”的概念在發布會上也令不少人耳目一新。河南將探索設立鄭開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創新規劃、土地、要素、財稅、公共服務等領域同城化發展制度,為鄭開同城化發展探索路徑、提供示范。同時,根據工作需要設立鄭開同城化專項工作組,負責做好鄭開同城化推進過程中的任務統籌、協調、推進等工作。

4、“1+N+X”
“1+N+X”是指鄭州都市圈規劃政策體系。
“1”即統領都市圈建設的發展規劃。推動《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落地實施,空間規劃強調“大數據”及“可視化規劃管理”,提出各類規劃信息互聯互通和歸集共享,實現“多規合一”;
“N”即都市圈專項規劃和城際一體化規劃。加快制定實施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水資源等領域專項規劃;
“X”即重點產業帶和重點區域規劃。提出將選擇鄭開雙創走廊、鄭新、許港等有一定基礎的產業發展走廊,率先出臺產業帶規劃,探索推進相關毗鄰區聯合編制區域發展規劃,協同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5、“軌道上的都市圈”
在鄭州都市圈的建設中,將推動主要節點聯系由“互聯互通”向“直連直通”轉變,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重點實施鄭州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開城際延長線建設、鄭州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等軌道交通項目,加快濮衛高速、許信高速、沿太行高速、蘭原高速建設,推進鄭開科學大道、沿黃快速路等城際快速通道建設。
6、“共抓大保護,協同大治理”
鄭州都市圈建設中將實施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礦山生態修復“3+1”綜合治理工程。編制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規劃,高標準建設鄭州花園口、開封新區、開封黃河大堤、新鄉平原等黃河生態廊道示范段;加快新鄭具茨山、侯寨、登封大熊山等生態功能區和賈魯河等生態廊道建設;建立完善生活垃圾、高值廢棄物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推進許昌節能環保產業集群、蘭考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
鄭州大都市圈的結構已經確定位置正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其優勢也會進一步得以發揮五城“團戰”、未來可期!

2023-09-12 慧谷雙創發布了 《河南本土漢堡品牌獲近千萬融資》的文章
2023-09-08 慧谷雙創發布了 《現場簽約39個項目!跨國公司喊話:別猶豫,放心大膽來河南投資興業》的文章
2023-09-04 慧谷雙創發布了 《總投資近19億,鄭州“最強大腦”園區明年將投用!》的文章
2023-08-31 慧谷雙創發布了 《鄭州入選!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公示》的文章
2023-08-30 慧谷雙創發布了 《做大做優北交所上市企業后備方陣,河南舉行新三板掛牌培訓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