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階段,結合新理念發展的智慧園區依靠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已經勢在必行。產業園區該如何實現智慧化運營管理?智慧化建設發展,為園區帶來哪些便與利?
近日,記者走進成都天府軟件園,近距離探訪智慧管理新模式下的高科技產業園區。

創新構建“園區+物業”體系
作為首批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之一,除核心區天府軟件園外,成都天府軟件園公司著力構建“一園多點”空間布局,近年來新增運營管理了AI創新中心、天府長島、中國-歐洲中心、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項目。
“隨著管轄園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天府軟件園管理團隊不斷探索智慧管理新模式,以便更加高效、智能、系統化的運營管理多個產業園區。”據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園區運營管理方,天府軟件園公司打造了八大服務體系,能為企業提供包括政策申報、產業社交、招聘、培訓、人力資源資訊交流、創新型創業孵化、品牌宣傳推廣、全方位技術支撐、海外工作站等在內的諸多服務項目。聚焦到最基礎的物業設施服務部分,天府軟件園公司將良性競爭創新融入“園區+物業”體系,重新定義了產業園區的基礎物業管理。
“園區+物業”體系是指由天府軟件園公司整體統籌,各區第三方物業公司提供具體服務。在這個體系下,天府軟件園公司統籌各區物業公司,共同參與橫向對比考核、接受縱向延伸培訓。以這種良性競爭環境,充分調動各區物業發揮自身優勢與特點,為園區企業提供更優服務。
目前,天府軟件園“園區+物業”體系,已有成都高投世紀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技園物業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銀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豪之英不動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多家物業企業,上千名物業人員參與。
“考核和評分都很關鍵,成績墊底的物業可能就此出局。”據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日常管理中跨區評比的項目設置完善,全面覆蓋安全生產、企業服務等細節工作;其考核方式也很多樣,囊括了現場監督檢查、線上企業客戶滿意度調查、第三方安全機構不定期抽查和業務能力系統培訓等多種形式。每一年,天府軟件園還會舉行“天府軟件園優秀物業表彰大會”旨在對完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園區管理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績的各物業公司進行表揚和嘉獎,并激勵各區物業中的優秀個人、優秀一線員工。
在這一良性競爭體系下,各區物業除扎實做好“基本功”外,還在企業服務方面不斷積極創新。如天府軟件園B區物業為提高客戶辯識率,要求物業所屬客戶中心工作人員必須有“人臉識別”技能,每家企業至少維護1-2個關系人。通過匯集、分析客戶特征、個性化需求等信息,形成對轄區企業車、車位、工作習慣、業務范圍等要素的高辨識率,達到“點對點”精細化服務。比如要求門崗對車主的辨識率達到30%,包月車位車主達到100%。成都育碧電腦軟件有限公司企業行政經理李佳告訴記者:“園區的保安真的神了,我來這里工作沒多久能準確報出我的單位和職位,協調事情不需更多介紹就能迅速反應,在暴雨、疫情等特殊情況下的悉心服務也非常貼心。”
C區和D區物業,由于兩區交界處屬于早晚高峰車流匯聚的交通樞紐位置位置,同時還肩負著“成都新經濟活力區·雙創服務平臺”及天府軟件園旗下新經濟產業孵化器創業場和部分重點企業的禮賓接待工作。兩個區在管理模式上不斷創新,以工匠精神應對每天大量的車流和參觀人流。每天早上,園區可移動紅綠燈和打著標準交警手勢的秩序隊員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
此外,針對各區企業特色,物業公司還推出了夜間陪同護送員工下班、管家式托管、早晚高峰護航等特色服務。
智慧化賦能園區發展
目前,天府軟件園管理的多個園區及項目,橫跨區域近6公里,范圍涉及成都市高新區桂溪、石羊、中和3個街道辦5個社區。產業園區的管理存在園區覆蓋范圍廣,涉及企業數量龐大,同一樓宇中不同類型企業需求差異化較大等種種復雜情況。
近年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引領帶動天府軟件園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強化園區建設和產業互動發展,提升園區精細化運營、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園區逐漸走向智慧化、科技創新化,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了解,天府軟件園著力以“黑科技+智慧園區”的管理模式,確保產業園區高效運轉。自2014年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首批中國智慧軟件園試點園區”以來,天府軟件園陸續啟動智慧園區相關建設。截止目前,已建立微園區、全園企業服務平臺、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公共技術平臺等多個面向園區管理、園區企業運營和職工生活服務的信息化服務體系,覆蓋園區“生態、生產、生活”領域,產生了明顯的服務效益。其中,面向個人用戶的天府軟件園“微園區”,集園區資訊、統一支付、智慧停車、活動報名、疫情防控等相關信息為一體,為園區職工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費服務。目前“微園區”已累計注冊用戶10萬余人,日均服務超3萬余次, 疫情期間累計掃碼通行367萬余人次;天府軟件園聯合華為公司在園區設立“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為企業提供軟件開發公共技術服務。截止目前,已完成334家企業將業務搬上云平臺的需求;“園區智慧運營中心(IOC)”將園區監控、消防、強電等基礎設施設備監控、園區網絡基礎架構、數據中心等所有的園區數字化信息,全面整合到智能系統中進行集中監控、分析、響應、記錄。從而實現對各類事件的全局管理,為業務管理提供必要的途徑和手段、給主管人員的決策提供及時而可靠的依據。
“疫情期間,天府軟件園管理的多個園區都面臨集中復工時人員結構復雜、數量龐大等難題。在黑科技的助力下,天府軟件園利用智慧管理新模式嚴防嚴守,最終平穩度過。”在天府軟件園相關負責人看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天府軟件園提供了一個契機去思考新業務布局、安全機制和管控機制,以及數字化融合與互聯網生態的關系等。
在疫情初期,天府軟件園通過自研程序在線搜集和比對企業復工臺賬,同時引入“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加快重點樓宇體溫檢測效率;在落實疫情減租政策時,天府軟件園通過自行開發的“疫情減租系統”,讓微園區體系與內部審核體系相結合,實現了企業申報、審批流程全面電子化,極大減少疫情防控期間的人員接觸,于特殊時期彰顯出園區對外信息化服務的高效與便捷。
“下一步,天府軟件園計劃結合園區現有的信息系統建設情況,打造智慧孵化器、智慧能源管理、園區大數據平臺等智慧管理項目,為園區企業帶來更優質的辦公體驗。”成都天府軟件園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以智慧管理新模式為重要抓手,以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為指導,進一步優化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打造高品質科創空間,助力成都高新區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2023-11-14 京客網發布了 《京客網:企業為何要打好新聞推廣和軟文營銷的“持久戰”?》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網發布了 《京客網:新聞軟文營銷推廣的直接作用是什么?》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網發布了 《京客網:綠春生態云茶.網址中文域名助綠春雙財茶業互聯網+數字化》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網發布了 《雅居樂集團上半年預售金額達人民幣282.3億元,多元業務占比提升》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網發布了 《2023 Z世代雙十一消費行為報告:近6成年輕人選擇購買國貨品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