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芋圓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面對互聯網保險、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雙重沖擊,保險巨頭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了。A股上市險企中報陸續出爐,保險巨頭們的狀況揭曉。
據GPLP犀牛財經統計,截至8月29日,A股5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人壽(601628.SH)、新華保險(601336.SH)及中國太保(601601.SH)已全部公布半年報。透過中報來看,5大險企可謂是喜憂參半。
健康險成行業黑馬,人身險下降嚴重
GPLP犀牛財經查詢中國銀保監會數據獲悉,上半年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2萬億元,同比增長6.46%,增速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7.7個百分點。
如果按照細分行業來看的話,人身險業務的增速下降幅度高于財險。上半年人身險業務同比增長6.8%,較2019年同期增速下降9.24個百分點。財險業務同比增長5.33%,增速下降2.96個百分點。
在人身險中,健康險業務可謂是殺出來的一匹“黑馬”。上半年保險業中的壽險業務同比增長3.94%;人身意外傷害險同比下降6.40%,健康險業務卻同比增長高達19.72%,呈現了逆勢增長。
資料來源:據各公司半年報;GPLP犀牛財經整理
從5家上市險企上半年的保險業務收入情況來看,除了中國平安保險業務收入略降0.2%外,其余險企均實現增長,但增速較往年有所減慢。
上半年新華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為968.79億元,與其他4大險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卻達到了30.9%的高增速,半年報中對此僅解釋為公司業務增長,此外,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的壽險業務收入出現下降,分別下降5.1%、4.4%。
而中國人保的健康險業務卻大幅增長45.7%至221.73億元,成為增長最為亮眼的業務。
保險巨頭的尷尬:增收不增利
值得注意的是,5大險企上半年均出現了增收不增利情況,尤其是平安保險,凈利潤居然下降了近三成。
資料來源:據各公司半年報;GPLP犀牛財經整理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5家險企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同比分別下降18.8%,新華保險凈利潤降二成至82.18億元,中國太保凈利潤下滑12%至142.39億元,這也是其完成GDR發行并登陸倫交所后的首次業績。
中國平安則以686.83億元的凈利潤高居榜首,但卻較2019年上半年下降近三成。在中期業績報告會上,平安集團聯席CEO姚波將業績下滑主要歸因于受新會計準則的影響。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平安近半年來動作頻繁,8月10日,旗下的陸金所IPO消息再次露出苗頭,有消息稱陸金所已經在美提交了上市申請,估值預計將超380億美元,成為估值僅次于螞蟻金服的獨角獸。然而該消息卻遭官方回應,不予置評。
據半年報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財富管理平臺注冊用戶數已達4465萬人,管理貸款余額為5194.1億元,同比增長12.4%,客戶資產規模中B端合作增長97.9%,而網貸產品下降53.7%。
圖片來源:中國平安半年報
若陸金所成功赴美上市,將成為繼金融壹賬通(OCFT.NYSE)、平安好醫生(01833.HK)、汽車之家(ATHM.NYSE)之后的第四家平安旗下上市子公司
保險巨頭加碼健康險,卻“栽坑”信用保證險
種種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5家險企巨頭不約而同地加碼健康險。
除了前面提到的人保健康實現了45.7%的保費增長外,中國人壽的健康險收入也以15.8%的速度增長,超過其余保險業務增速。上半年新華保險的健康險收入同比增長14.4%,太保壽險中的短期意外與健康保險收入同比增長20%,高于其余壽險業務增速。
而從上半年承保利潤來看,中國平安及中國人保都栽到了信用保證險的這個“大坑”。
圖片來源:中國平安半年報
據報告,中國平安上半年僅保證保險一項的承保利潤就虧損34.76億元,綜合成本率高達125.6%,其承保虧損超過了責任險、意外傷害險及企業財產保險正向承保利潤的總和。
在“栽坑”這方面,中國人保也“不甘示弱”,上半年其信用保證險承保虧損為29.48億元,綜合成本率達138.6%。
除此之外,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保高管變動頻繁。
2020年1月20日,中國人保發公告稱,白濤因工作調動辭去中國人保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總裁等職務,唐志剛因工作調動,辭去中國人保執行董事、副總裁及董事會秘書職務。
而距離這兩位高管辭職不到半年,董事長也離職了。7月10日,中國人保再次發布公告稱,繆建民因工作原因辭去中國人保執行董事、董事長職務。
圖片來源:中國人保半年報
與此同時,中國人保大部分“新人”高管均于近兩個月獲得任職資格核準批復,在高管大換血后,下半年的中國人保又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償付能力相對穩定,消費投訴卻上升
從資產規模上來看,中國平安以8.85萬億元的資產規模遙遙領先,與2019年末相比,上半年5家險企均保持了5%以上的增速。截至6月30日,5家險企的資產負債率水平較2019年末變動較小,新華保險作為唯一一家資產負債率超過90%的上市險企,償付壓力相對較大。
資料來源:據各公司半年報;GPLP犀牛財經整理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上,與2019年末相比,中國人保再次上升25個百分點,中國人壽及中國太保分別下降9.22個百分點、6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償付能力穩定。
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除了償付能力外,投保之后的權益保障也是個問題。
8月13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在二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共接收保險消費投訴33732件,同比增長26.86%。
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200件,同比增長11.08%,占投訴總量的48.03%,人保財險、平安財險、眾安在線的投訴量位列前三。涉及人身保險公司共17532件,同比增長46.03%,占投訴總量的51.97%,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投訴量位列前三名。
如今保險業正處于增速換檔期,五大險企在半年報中都提到了轉型改革,如何利用科技向數字化轉型,減少對線下經營的依賴,產品創新的同時做好風險防控,這些都為保險巨頭的轉型帶來了挑戰。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