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河南創業圈(ID:hncyqz)整理編輯推送。
截至8月28日收盤,雙匯發展市值2163.18億元,在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僅次于牧原股份(3362.93億元),位居第二,是第三名華蘭生物(1071.09億元)的兩倍。
盤中雙匯股價一度漲停,最高達65.36元/股,成為牧原股份之后,又一家邁進2000億元俱樂部的河南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雙匯發展股價由28.03元/股,漲至59.42元/股,累計漲幅111.99%,跑贏大盤82.23個百分點。其市值也水漲船高,增至1008億元。
Wind數據顯示,雙匯發展目前股東為71841戶。以此計算,若從年初持股至今,這些股東人均浮盈達140萬元。
市值創新高的背后,是雙匯發展良好的業績支撐。
據雙匯發展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雙匯發展實現營收363.48億元,同比增長4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0.41億元,同比增長26.74%。
雙匯發展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從上游養豬產業收購生豬,屠宰,部分做成肉制品銷售,部分賣生鮮肉。
據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雙匯發展屠宰生豬327.4萬頭,同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61.83%;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含禽類產品外銷)149.6萬噸,同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3.79%。
雖然產銷雙降,但由于上半年豬肉價格上漲,帶動雙匯的營收同比增加。
中報顯示,肉制品上半年貢獻營收140億元,營業成本97.72億元,毛利率30.20%,是公司的核心利潤支柱。
對于雙匯來說,肉制品業是最賺錢的,但是貢獻營收最大的業務其實是屠宰業,也就是殺豬。
2000年公司引進了第一條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屠宰冷鏈分割生產線,率先把冷鏈生產、銷售、配送、連鎖經營的冷鮮肉模式引入國內,實施品牌化經營。
公司在全國18個省(市)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公司擁有上百萬個銷售終端網點,每天有超過上萬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屠宰業的行業集中度較低,2019年市場CR6的屠宰量僅占總時長的7.2%,雙匯是絕對龍頭,如果對比海外的屠宰市占率,丹麥的CR2市占90%,美國的CR5市占61%,國內的龍頭公司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提起雙匯發展很多人可能沒什么印象,但王中王火腿腸大家一定吃過,它就是雙匯旗下的知名火腿品牌。
雙匯的前身是漯河肉聯廠,成立于1984年,那個年代國內工業機械化比較落后,肉廠的產品線也比較單一,所以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期間瀕臨倒閉。
1992年,肉聯廠花費1600萬元一次性引進了10條國際先進的火腿腸生產線大力生產火腿腸,更先進的設備加上公司幾次成功的改革定位,到1998年火腿品牌拿下了國內銷量第一。
目前,雙匯是國內最大的肉制品供應商,公司業務涉及飼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商業外貿等全產業鏈化運營,年產銷肉類產品近400萬噸。
河南創業圈發現,雙匯自1998年上市至今,20余年從未出現過虧損。

從近6年的財報情況來看,公司的業績前五年一直處于平穩狀態,2019年營收開始高增,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歷史財報年新高。2020年中報營收363.73億元,凈利潤30.41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會保持高增趨勢。
像雙匯這種老牌企業,毛利率一直穩定在30%左右,足以說明公司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比較強,下游的客戶也比較穩定。2019年,雙匯入選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豬肉這條產業鏈上唯一家喻戶曉的品牌也就雙匯。
在經營性現金流方面,雙匯近1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一直為正數,2020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17.68億元,同比增長17.68億元,說明公司賣出去的產品都能正常的回款。
在負債端,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在1億元以內,2020年中報財務費用凈額支出390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這說明公司的整體負債情況還比較健康。
在營運能力方面,公司近10年以來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直保持在1天,而應付賬款的周轉天數一直在15天左右,意思就是公司產品概不賒賬,也說明了公司在上下游產業鏈中具備絕對的議價權,這可是龍頭型企業才有的待遇。
雖然雙匯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但銷量的不斷下滑也是其必須正視的發展隱憂。
中報顯示,雙匯發展在2020年上半年的銷量出現了近3.79%的下滑,延續了2019年的下滑態勢。
近年來雙匯發展凈利潤的表現則更為跳脫,效益好的時候大漲400%,效益不好的時候又下跌80%。結合2020年上半年來看,主要在于雙匯發展的業務受到原材料結果波動影響較大。
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在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疊加影響下,豬肉價格一路騰飛。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上漲104.3%。相對應的,雙匯發展在原材料漲價的壓力下也緊跟提價政策,其肉制品業務通過幾次提價,整體漲幅約20%。

“雙匯發展雖然在行業內算是龍頭企業,但近年來它的業績增長乏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新的消費環境下,其老化的產品結構開始與消費者需求脫節。” 業內人士表示,即便現在豬肉價格上漲能一定程度上帶動公司業績發展,但從長遠角度看,雙匯發展需要在豬肉價格回落之前找到問題并解決。
為轉型,雙匯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無論是雙匯筷廚、辣香腸、火炫風刻花香腸的新品推出,抑或是借助人氣明星和街舞大賽、直播帶貨、抖音挑戰賽、網紅地攤等年輕化的營銷方式,雙匯發展顯然很懂年輕人的心。
據河南創業圈了解,2020年雙匯發展的研發費用投入為3736萬元,而同期的銷售費用高達12.5億元。
“雙匯發展的銷售費用并不是盲目投入,這是一個傳統老企業在面對新興消費群體所必要的市場教育成本。”另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但問題在于,當產品的內核無法迎合逐漸深化的健康飲食的消費觀念,最終“火腿腸”、“好看的火腿腸”、“好玩的火腿腸”都只是曇花一現。
在雙匯發展的現有業務中,屠宰業務和肉制品業務的收入基本上六四分。2019年,公司屠宰業務增長35.22%,但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從美國進口分割肉。
2019年,公司屠宰生豬1320萬頭,同比下降19.04%,第四季度單季度屠宰量幾乎腰斬。
如何提升屠宰量是雙匯發展當前的大煩惱。
隨著2015年國家對于生豬產業鏈的環保要求的提高,豬瘟之后,政策又鼓勵“就地屠殺、冷鏈運輸、冷鮮上市”,大量小型或者違規的生豬養殖企業和屠宰企業正在退出市場。

相關政策將助推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再加上國內屠宰業的行業集中度極低,2018年,行業前五大的市占率合計只有7.62%,雙匯發展作為屠宰業的龍頭,市場份額也僅有2.35%,向上的空間還很大。
雙匯發展在全國有15個現代化屠宰基地,總裁馬相杰稱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可以做到朝發夕至。目前公司的屠宰產能可達3000萬頭,2019年利用率還不到一半。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必然會使雙匯受益。
天花板不是問題,產能不是問題,怎么搶豬源才是問題。
目前,國家政策上鼓勵大型規模養殖企業自建屠宰場,一些專門養豬的上市公司已經開始行動,天邦股份擬建設500萬頭生豬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基地建設項目,牧原股份同樣上馬了500萬頭產能的屠宰項目。溫氏股份和大北農選擇以合作的方式共建屠宰場。
巨頭的進入,對雙匯發展來說,或許是一大挑戰,其有向上游布局增加生豬養殖的動作,但規模不會很大。
面對無豬可屠的窘境,雙匯開始拓展新的養殖業務。河南創業圈從雙匯發展之前披露的公告中獲悉,雙匯發展擬進行一次規模達到70億元的募資,用于肉雞產業化、生豬養殖、生豬屠宰、肉制品加工、雙匯總部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就占用了整個募資規模的47.6%。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肉雞行業巨頭穩固,此時切入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強勁局面。
而今,站在600億收入的新起點,立足超過2000億市值的新高點,雙匯能否走出舒適圈,再次騰飛?

2023-09-12 慧谷雙創發布了 《河南本土漢堡品牌獲近千萬融資》的文章
2023-09-08 慧谷雙創發布了 《現場簽約39個項目!跨國公司喊話:別猶豫,放心大膽來河南投資興業》的文章
2023-09-04 慧谷雙創發布了 《總投資近19億,鄭州“最強大腦”園區明年將投用!》的文章
2023-08-31 慧谷雙創發布了 《鄭州入選!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公示》的文章
2023-08-30 慧谷雙創發布了 《做大做優北交所上市企業后備方陣,河南舉行新三板掛牌培訓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