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東耳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8月中旬,有關武漢拼多多團購特斯拉車主被拒絕交付的事情反轉不斷。8月18日,據媒體報道,事件中的武漢車主已經成功提車,隨后,特斯拉發布聲明稱是假新聞,之后宜買車在其官微上交代該車主取車的全過程。
來源:微博@宜買車YIAUTO
根據此前特斯拉關于武漢車主提車的回應,當日確實有一輛長沙地區的Model 3完成交付,那么綜合來看,武漢車主確實已經拿到車,只不過宜買車與拼多多隱瞞了重新訂車等細節。
拼多多、宜買車、車主誰是贏家?
這個涉及特斯拉、拼多多、宜買車和團購車主的事件中,車主本來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因為他既可以站邊拼多多、宜買車起訴特斯拉,也可以被特斯拉拉去指責拼多多和宜買車,甚至將特斯拉、拼多多、宜買車一起告上法庭。
如今車主已經拿到車,沒有再和這三家公司糾纏下去的必要,此事便成了三家兩方公關團隊的較量。顯然,拼多多和宜買車在這方面已經贏了。
宜買車玩的無非就是借勢營銷那一套。先是借特斯拉的名義在拼多多上搞活動,接著又以消費者的名義下訂單并引導消費者不要“說漏嘴”,等出事后又以車主委托的形式躲過特斯拉為車主重新買了輛車,并在對外宣傳時隱瞞關鍵信息,令外界誤以為是特斯拉妥協。
消費者遠沒有特斯拉想的那么理性,只要給的優惠多,人人都會是“羊毛黨”,長期與下沉市場打交道的拼多多和宜買車顯然要比特斯拉更懂消費者心理,特斯拉拒絕交付又直接把自己擺到了消費者的對立面,一開始就讓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局面。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8月17日晚間,曾在內部作出指示,稱此事愈演愈烈破壞了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與價格體系,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然而到目前為止,特斯拉似乎并沒有找到什么有效的反擊手段。
特斯拉被玩殘了么?
特斯拉一直以來堅持的銷售模式都是直營,這么做的主要目的便是控制價格以及維護其高端電動車的形象。但如今這件事使得特斯拉的直營模式的優勢從根本上受到了質疑。
特斯拉不是接受不了降價,2020年以來特斯拉已經多次降價。但降不降、降多少、哪里降這些只能由特斯拉決定,其他人無從下手,這是其直營模式對價格掌控的方式。然而拼多多和宜買車補貼代購直接繞過了其營銷邏輯,平臺并非直接賣車,而是代購。
這個頭一旦被開起來了,那影響的可能不止是特斯拉一家企業。無論是直銷還是經銷,品牌方及經銷商無法完全控制銷售渠道及產品價格,自己的品牌也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利用,這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希望出現的情況。
特斯拉也不是接受不了補貼,事實上,就算沒有拼多多、宜買車這樣的平臺或商家,消費者在購車時也享受了來自于國家的補貼。
汽車作為一種高檔消費品,價格也是影響其品牌形象的因素之一,在不少消費者的眼里,高價位的車就是要比低價位的車高端。特斯拉今年多次降價已經令部分特斯拉用戶感到不滿,這種補貼又會讓消費者產生變相降價的感覺,這是否會影響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是特斯拉要擔心的問題。
現在,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被人鉆了空子,若不能妥善處理并給出一個能夠應對此類事件的預案,其直營模式以及控價能力存在被資本市場質疑的風險,其高端電動車的品牌形象也可能因此打了折扣。
更要命的是,此事把特斯拉缺乏危機公關的問題暴露出來,不僅為別人免費打了這么多天的廣告,過于粗暴的處理方式還把自己與消費者對立了起來,被打上了店大欺客的標簽。
尋求融資的宜買車熱度爆棚
但這一次最想碰瓷特斯拉的恐怕是宜買車。宜買車是一個新車電商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網優勢,以大額補貼的方式迅速打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
正是由于同樣的目標市場以及拼多多上市后的戰略調整,宜買車與拼多多已經合作多次。早在2020年5月,宜買車就以5.5折的價格在拼多多上買凱迪拉克XT5,雖然5月2日被官方證實均為正品,然而如此大幅度的補貼也引起不少凱迪拉克經銷商的不滿。
根據官方微博,8月宜買車在拼多多上推出了包含11款車的補貼活動以及“0元抽奔馳”活動,經過此事的發酵,宜買車的知名度與口碑恐怕會大大提高,銷售數據也會有所提高。
如此頻繁且大額的補貼活動可能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口碑和銷量。根據天眼查APP的信息,宜買車目前已經進行了4輪融資。根據媒體報道,宜買車正在進行下一輪融資。
來源:天眼查APP
此次事件讓投資人看到了宜買車的營銷能力,宜買車投入的成本只有10萬元補貼錢,這些錢對一個汽車銷售公司來說并不多,然而收獲的流量和熱度卻不是10萬元能買到的。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