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局兒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離職的時候說:“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這折射了中國消費領域的殘酷。
無獨有偶,在奶粉市場也同樣如此。
近期,伴隨著中國飛鶴(6186.HK)、澳優(1717.HK)、雀巢(SWX:NESN)、達能(PINK:DANOY)、澳洲a2(ASX:A2M)相繼披露2020年半年報,這也折射出這個行業開始進入新的戰場——奶粉行業的“高端競爭”加劇。
據悉,這場高端戰爭最早由中國飛鶴所引發。
2020年8月18日,中國飛鶴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飛鶴乳業實現收益87.07億元,同比增長48%,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功臣”則是飛鶴旗下的高端奶粉,上半年飛鶴高端奶粉的毛利為50.24億元,同比上升74.4%,相比之下普通奶粉的毛利為9.73億元,上升幅度僅14.2%;其他乳制品和營養補充品均有所下降。
奶粉高端市場成行業競爭高地
高端產品的利潤高不僅在白酒領域、奢侈品領域適用,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在奶粉領域也一樣適用。
奶粉企業渴望更多的利潤,“高端”無疑是必經之路,在已經發布中報的五家奶粉企業財報顯示,高端市場已然成為他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飛鶴的半年報顯示,高端奶粉已經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2020年5月28日,飛鶴宣布升級星飛帆奶粉配方,同時宣布,弗若斯特沙利文機構認證,飛鶴星飛帆被認證為中國市場第一大單品,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超高端星飛帆及超高端臻稚有機產品系列收益的增長,飛鶴上半年高端嬰幼兒奶粉系列實現營收67.73億元,同比增長73%,占總收益比重上漲至77.8%。
對此,飛鶴乳業回復GPLP犀牛財經,目前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已經成為其收入增長的主要引擎。
加碼高端產品的不僅飛鶴,澳優乳業同樣如此。
2020年上半年,在澳優乳業眾多產品系列中,澳優旗下超高端奶粉系列“海普凱諾1897”表現良好,憑借旗下荷致、萃護及悠藍三大產品共錄得11.55億元,同比增長66.4%,成為澳優集團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單元。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完善海普諾凱1897系列營銷版圖,2020年4月9日,澳優與兩名人士就收購海普諾凱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海普諾凱生物科技集團」)余下15.0%股權訂立買賣協議。
高端奶粉的增長讓澳優乳業的業績頗為亮眼——澳優發布中報稱,上半年澳優實現收入為38.59億元,同比增長22.6%。其中,自有品牌配方奶粉業務收入為34.11億元,同比增長25.0%,占公司總收入的88.4%。
加入“高端奶粉戰爭”的還有外資品牌——曾經,這是它們一統天下的地方,然而,目前在這個領域已經被國產奶粉撕開了一道口子,當然,這些外資奶粉品牌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視,它們在2020年動作不斷:
2020年6月,雀巢旗下的惠氏奶粉推出臻朗嬰兒配方奶粉品牌;
達能則通過跨境渠道在中國推出了愛他美Essensis3“奇跡藍罐”,主打HMO配方,HMO是母乳中僅次于乳糖和脂類的第三大營養物質,該系列是愛他美旗下的首個超高端系列。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高端嬰配粉預計到2023年將達1998億元,保持年復合增長16.6%,將持續強勢拉動嬰配粉市場整體增長。消費升級成為高端奶粉市場的助推力。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特別是超高端產品的需求預計將成為中國整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推動力。
“從消費端來看,隨著國內人均收入提升和健康觀念加強,一些低線城市,高端、超高端奶粉需求不斷增加。需求反哺增長,超高端奶粉在國內的發展前景廣闊;從供應端來看,在行業注冊大考之后,大小品牌之間的競爭逐步轉向為產品力的競爭,行業本身呈現高端化趨勢;從產業端來看,提升高端奶粉競爭力還在于競爭的基點,擁有高品質與科研創新配方的高端奶粉才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澳優乳業對GPLP犀牛財經表示說。
其實,從目前的資料不難看出,伴隨著高端奶粉市場的增長,不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品牌,高端奶粉未來市場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外資奶粉上演“三國殺”
了解中國寶寶的必然是中國人自己的奶企。
在這一點,盡管所有外資奶粉企業都想表示,“別讓奶粉的競爭輸在中國這塊大蛋糕上”,然而事與愿違——相比國產奶粉的表現,如今的外資奶粉企業差強人意。
GPLP犀牛財經研究發現,目前已經公布業績的外資奶粉品牌有雀巢和達能,兩者皆是外資奶粉品牌最主要的代表,但其半年報顯示,雀巢和達能的在華的奶粉業務增速都有所下降。
雀巢在2020上半年業績報告表示,雖然第二季度旗下惠氏嬰兒配方奶粉銷量萎縮有所緩和,但是上半年整體銷量依然下滑,上半年雀巢實現營收411.52億瑞士法郎,同比下滑9.5%,中國地區的有機經濟增長出現兩位數的下降。
達能的表現同樣如此,達能上半年專業特殊營養業務銷售增長了2.7%,但如果加上第二季度銷售因去庫存等原因,其真實數據同比下滑2.2%。
與此同時,在二者之外,一個年輕的澳大利亞“網紅”奶粉品牌——a2牛奶近日開始加大投入中國市場,增長迅速,令人不得不關注。
2020年8月19日,a2牛奶發布了2020財年財報顯示,a2牛奶實現營業收入17.3億新西蘭元,同比增長32.8%;稅后凈利潤為3.858億新西蘭元,同比增長34.1%。其中,主營核心業務嬰幼兒奶粉的銷售額為14.2億新西蘭元,增長33.8%,占公司總營收的82.8%。
a2牛奶目前在華市場進入線下母嬰門店已增至約1.91萬家,中文標簽嬰幼兒奶粉銷售額達到3.377億新西蘭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1.25%,增速遠超雀巢和達能。
a2牛奶入場與對雀巢和達能廝殺的結局如何,又將如何與中國奶粉企業一決高下呢?
研發費用僅1.24%,國產奶粉的軟肋
雖然營收增加迅速,不過在中外奶粉企業之間,一個很明顯的差距就是中國奶粉企業對研發投入明顯不足——在配方可以定生死的今天,研發一直是奶粉企業的工作重點,決定了一家奶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以飛鶴乳業為例。
在研發費用上面,據GPLP犀牛財經研究發現,飛鶴乳業在研發費用上一直差點“意思”:
據GPLP犀牛財經研究發現,2017年至2019年飛鶴的研發成本分別為0.15億元和1.09億元、1.71 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0.25%、1.04%和1.24%,盡管飛鶴的研發支出呈上漲趨勢,但該比例還是低于澳優研發占比0.71個百分點,
2019年澳優乳業的研發投入為1.32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1.96%。
“澳優將每年銷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經費用于開展科研創新和技術攻關,緊跟市場需求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企業科研創新等方面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澳優對GPLP犀牛財經表示。
在營收明顯高于同行面前,飛鶴曾因重營銷輕研發屢遭外界質疑。
“在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時,公司多年來堅持母乳研究,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不斷吸收國內外優秀科研力量,飛鶴將在2020年打造“前沿競爭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合作”“智慧財產權”四大平臺,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為核心,與全球農牧業、營養科學、食品開發、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科研機構建立合作機制,著重加強關鍵技術的深層次開發。”針對研發問題,飛鶴乳業對GPLP犀牛財經表示。
二者的研發逐年增加是一件好事情,只是,就目前飛鶴和澳優的研發投入力度來看,中國奶粉企業要趕超外資品牌依舊需要加大研發費用提升。
勝者為王,誰將成為中國高端奶粉時代的王者呢?
GPLP犀牛財經將保持持續關注。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