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成都,在夏天的末尾,迎來了一場盛會。
8月25日,2020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6、7號館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新西部、新重構、新機遇」,活動由中國電子器材有限公司主辦,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承辦。聚集了全國頂尖產業鏈企業及觀眾參與其中。
八大展區黑科技云集
天虎科技了解到,本次博覽會的展出面積達到了20000平方米,分別在6、7號館設置了「新基建館」以及「基礎電子館」。
本屆展會設立兩大主題展館八大主題展區,展出面積近20,000平米。6號新基建館重點打造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5G和大數據、智能制造、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四個展區,7號基礎電子館重點打造助力產業基礎高級化,包括基礎電子、集成電路、測試測量、微波射頻四大展區。大批一線龍頭企業均帶來了最新的技術成果,展區精彩紛呈。
在5G和大數據展區,數之聯、華棲云、成都網闊信息技術等企業展示了關于5G通訊芯片、大數據、智慧城市方面的最新解決方案以及技術。包括衛星遙感大數據智能解譯系統、視頻圖像智能解譯系統、智慧交通安全隱患治理等技術都在展會中有所呈現。
其中,華棲云帶來的智能媒體能力平臺,以人臉識別、內容識別、語言理解、鏡頭理解等智能機器人為基礎,提供了包括智能生產、智能傳播等各個融媒體場景下的AI應用模塊,可以為媒體機構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華棲云由阿里巴巴與索貝合資成立,致力于提供專業媒體云服務,目前已與CCTV、CNR、新華社、芒果TV等平臺展開合作。
在智能制造與工業物聯網展區,則囊括了新型顯示、3D打印、無人機、智能機器人、SMT技術和設備、線束設備、激光設備、PCB制造設備、半導體制造設備等尖端技術。在新型顯示方面,包括BOE、天馬微電子、得匯元吉等企業都帶來了相關的技術成果。
天馬微電子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顯示解決方案和快速服務支持的創新型科技企業,自主掌握包括LTPS-TFT、AMOLED 、柔性顯示、Oxide-TFT、3D顯示、透明顯示等領先技術,產品聚焦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高階筆電為代表的消費品顯示市場和以車載、醫療、POS、HMI等為代表的專業顯示市場。
天馬微電子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天來參與展會的觀眾比預想中要更多,并且本次展會觀眾與參展企業的匹配度較高。在剛剛開展沒有多久,就已經有多家企業前來進行對接與交流,通過展會確實與眾多潛在客戶產生了聯系。
同時,大會設立的MR體驗區也吸引了眾多參展人員的關注。MR展區呈現了廣東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的MR交互系統——Rhino X。目前,這套系統已經應用于文旅、醫療、教育、工業等各個領域,擁有獨創的X-Tag跟蹤交互系統,可實現任一物體的6DOF跟蹤,并且擁有57°垂直FOV,是市面上主流AR頭顯的2倍。目前,已經獲得了高通、奧飛娛樂、廣發信德等國內外企業的多輪戰略投資。
在基礎電子館方面,包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北京元六鴻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電錦江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帶來了用于航空航天、雷達應用、電纜、連接器等電子信息元器件,這些元件是支撐起硬科技的基礎。
測試測量行業一直以來都是電子信息博覽會的傳統內容,在本次博覽會上,也集結了成都玖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測芯科技有限公司、福祿克電子儀器儀表公司、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有限責任公司、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等省內外知名測試測量廠商。
測芯科技是專注于微電子測試的設備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晶圓探針臺(CHIPTEST)。包括4寸、6寸、8寸、12寸常規探針臺、高低溫探針臺、氣敏探針臺、真空探針臺、RF / mmW測試探針臺、高壓探針臺、磁場探針臺、紅外探針臺以及激光修調探針臺等。
除了企業之外,一些電子信息相關的產業園區也吸引了眾多關注,電子科大產業園就在本次信息展中「C位出道」。電子科大科技園是推動電子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創業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科技創新平臺,布局了集成電路、通信與物聯網等電子信息產業。在工信部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評審工作中,四川共有四家基地上榜公示名單,其中就包括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園。這也是該園區繼國家級孵化器認定后,再增一個國家級認定。
大咖云集,行業論道
在每年的電子信息博覽會上,除了展現行業前沿科技的展會之外,同期舉行的各類論壇活動,也是電子信息博覽會另一個不容錯過的亮點。
在今年的同期論壇上,透露出哪些關于行業現狀解讀以及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呢?溫曉君和侯增廣分別就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的趨勢以及機器人的未來發展方向做出預判。
未來五年電子信息產業必須抓住的四個趨勢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電子信息產業有哪些新趨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將其總結成4點:
第一,快速密集的技術創新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5G、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密集突破并加速迭代。
第二,急速擴大的市場空間提供更強發展動力。信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不斷孕育新興市場。我國正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領域推進「互聯網」,推動基于網絡平臺新型消費,發展線上線下協同互動消費新生態。
第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持續深化,推動行業應用市場持續擴大。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正在與工業、農業、能源等眾多行業實現跨界融合,培育出無人車、車聯網等新產業。
第四,電子信息領域的國際市場空間潛力巨大。充分利用與有關國家的雙多邊機制,積極開展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市場規模。
機器人的未來將是人-機-環境多模態感知的共融模式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侯增廣教授認為,機器人的本質,是對人類功能的延伸。而如何做到與作業環境、人和其它機器人之間的自然交互,是當前機器人技術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新的挑戰面前,機器人結構、機器人感知、機器人控制這三大核心技術模塊分別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
在機器人結構層,為了適應復雜任務和動態環境,使用柔軟體形成柔順靈巧結構,使機器人具備超冗余自由度和對環境的高度順應性。剛-柔-軟體結構的運動耦合與順應性設計將是未來行業技術的發展方向。
在機器人感知層,現有的多傳感器融合規則單一,難以對動態非結構環境進行高效精確描述與理解。為使機器人準確地理解人的行為意圖和作業環境,在人機共享環境下,研究多模塊數據融合和優化處理策略,實現人-機-環境多模態感知的自然交互。
在機器人控制層,聚合眾多個體在感知、互動、決策、控制等層面的自主性,形成復雜而精巧的群體智能,通過結構和功能的互補互助形成機器人集群作業能力,實現異構群體機器人分布協同控制。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三大特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高于同期工業增速7個百分點,表現出極強的發展韌性。在本屆電子信息博覽會上,除了黑科技項目的紛紛「炫技」,我們也能看出整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三大特征:
第一,電子信息產業各領域的發展提速,產業鏈逐步完善。本次的博覽會涵蓋了從電子元器件,到集成電路、儀器儀表、工具設備、測試測量以及與新基建結合的各個方面,可以看出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開始逐步形成閉環,擁有較為完整的生態。
第二,隨著新基建的興起,電子信息行業新興領域創新發展持續升溫。不論是本次的新基建館還是基礎電子館,電子信息產業技術都開始呈現出信息化、互聯化的特質,各大廠商積極前瞻性布局5G、人工智能、汽車電子、超高清視頻、VR/AR等新興領域。
第三,川內企業開始嶄露頭角,走向全國市場。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一極,川內電子信息企業開始走出四川,面向全國市場。在本次博覽會上,也涌現出了索貝、華棲云、玖錦科技、新欣神風等一批具有硬核實力的走向全國的本土企業,并且其中一些已經成長為「準獨角獸」。
而想要將電子信息產業打造出區域特色,成都應該怎么做呢?
溫曉君認為,成都強化區域特色,以開放包容的發展模式,將城市功能空間與產業集群高度融合,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定位上,樹立區域特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旗,圍繞自主可控處理器、國產存儲器、新型顯示、超高清視頻、5G產業,與成渝雙城經濟圈整體發展相融合。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轉移。
在發展模式上,打破物理空間聚集的初級形態,跳過「產業園」、「產業鏈條」,進入「先進制造業集群」組織新形態。
對于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溫曉君給出了三點具體建議:
①制定成都市對于信息產業、數字經濟、新基建等新興行業的相關發展規劃,從宏觀上對行業和企業進行科學謀劃。
②鼓勵企業申報國家電子信息相關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包括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集群、基礎技術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
③加強智力資源導入,與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研究機構建立多種形態的合作模式,對接國家部委項目資源,為本土產業發展助力。
2020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于2020年8月25日至8月27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6、7號館舉辦,將集中展示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創新發展成果,展現最新的智能化發展趨勢,探討行業發展方向。
關注電子信息產業的你,確定不來看看嗎?
2023-11-28 天虎科技發布了 《物空集團入選專精特新認定名單,安全賽道爆發巨大市場》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聚焦“AI大模型時代的企業發展之道”,2023天府軟件園年度產業大會暨第十四屆四川互聯網大會在成都舉行》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展現人才活力,推動科技創新: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圓滿舉行》的文章
2023-11-22 天虎科技發布了 《眾多企業組團參與,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報名火熱進行中》的文章
2023-11-21 天虎科技發布了 《創業大咖齊聚!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即將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