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夜(8月20日),上海聯采辦發布第三批全國集采擬中選結果:
?
現將全國藥品集中采購(采購文件編號:GY-YD2020-1)擬中選結果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于公示截止日前向聯合采購辦公室提出申訴并提供合法有效證據材料,逾期不再受理。未提供相應證據材料的,聯合采購辦公室原則上不予受理。
?
公示時間: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8月23日
受理時間: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8月23日
?
喧鬧了一天,塵埃散去,引起醫藥圈新一輪震蕩的第三批集采,終于公布擬中選正式結果。
?

據了解,此次55個通用名品種,對比最高有效申報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70%,最高降幅達98.72%——據米內網數據,共有16個品種出現了大殺價。降幅超過90%。
按非差比價的方式計算,賽柏藍將所有企業的藥品擬中選單價進行對比,發現超低價主要集中在鹽酸二甲雙胍片和卡托普利片兩個品種中。

其中,重慶科瑞制藥實現了「大放血」的報價策略,拿下了第三批集采的兩個最低單價品種,卡托普利片(25mg*84片)的擬中選單價為1分4厘,鹽酸二甲雙胍片(0.25g*84片)的價格為一分5厘,均擊穿地板價。
在卡托普利這一品種中,共有8家企業中標,基本都實現了超低價——最高中選價格為常州制藥廠的3分錢,其余所有企業的報價都基本在1-3分錢之間。
?
某種程度上,競爭激烈必然導致價格內卷。
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緩釋控釋劑型、卡托普利符合條件的企業超過?11?家(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28家,緩釋控釋劑型19家,卡托普利12家),但最多只能有?8?家中選。
從報量來看,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的報量也是所有品種中最多的,高達?46.6億片,占總報量的?23.3%,在如此龐大的采購量下,至少有?20?家企業注定出局,高淘汰率也必然帶來企業的價格廝殺。
資料顯示,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二甲雙胍緩控釋劑型、卡托普利口服常釋劑型3大品種,平均降幅分別為82%、71%、93%。
有競爭激烈的品種,也就有競爭較為「舒服」的品種。比如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最高采購規模達?17.59?億元,居?56?個品種之首,但僅有拜耳、天津紅日藥業和海南愛科制藥三家符合申報條件。
最終拜耳以98.88元/袋的價格出局,天津紅日藥業與海南愛科制藥共享這個全國最大的采購市場,二者原先在院內未有市場,此次可直接通過帶量采購快速實現市場布局。
??
此外,甲鈷胺口服常釋劑型的最高采購規模達?11.92?億元,位居第五,國內過評企業較少,競爭格局相對較好。原研廠家為衛材,國內過評企業?2?家,包括揚子江藥業、青峰藥業。
?
最終原研衛材以0.16元/片、江西青峰藥業以0.176元/片的價格各拿下一半的市場,揚子江藥業落標。
?
本次拉米夫定成為唯一落標企業,共有6家企業(包括原研藥企在內)參與競標,最高有限申報價為0.2元/片。6家企業參加卻仍然落標,或許與該品種的采購規模較小有關。
就最終的擬中選結果來看,位于國內頭部第一梯隊的藥企是此次集采的主力軍,原研藥企紛紛退場。
米內網分析了第三批集采品種Top10的擬中選企業,基本均為國內頭部藥企,本身就有雄厚的產品線和原料藥優勢。其中,齊魯制藥、石藥集團均拿下8個品種的擬中選資格,揚子江藥業集團、上藥集團、中國生物制藥均拿下7個品種,均是此次集采的大贏家。手握多個1類新藥的恒瑞醫藥、豪森藥業,也分別收獲了4個、5個擬中選品種。
?
(圖片來源:米內網)
?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企也基本處于國內一致性評價企業進程的領先地位,是對國家政策敏銳把握的精準布局所帶來的豐收。
華海藥業自4+7后,再一次成為集采的贏家,其纈沙坦片、奧氮平口崩片及鹽酸舍曲林片三個集采品種全部中標,企業原先所占市場份額較少,又有明顯的原料藥優勢,未來或會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作為國家集采政策的積極響應者,此次齊魯制藥又再次拿下8個產品的擬中選資格。自第一批帶量采購擴面后,齊魯制藥就以「降價兇悍」的報價策略聞名業界,一方面是因為其自產原料藥,上下游一體化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很多產品是以代理模式進行推廣,出廠價和歷次招標的中標價本來就存在差異,雖然看似大幅降價,但從出廠價來看降幅甚微,反而會因為市占率的提高有所受益。
但總的來說,就目前第三批集采的贏家來看,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是一切競爭的開始,企業要有基于市場信息的科學決策,提前布局,全國集采未來執牛耳者應當是齊魯制藥此類過評品種較多的企業。
與國內企業反應完全相反,跨國藥企參與國家集采的積極性仍然不高。
不少原研藥企的「陪跑」心態明顯,報價甚至高于最高有效申報價,據米內網匯總:諾華的來曲唑(報價VS最高限價:36.3元/片VS 9.528元/片);羅氏的卡培他濱(報價VS最高限價:24.833元/片VS 7.6667元/片);禮來的奧氮平口腔崩解片(報價VS最高限價:18.559元/片VS 9.257元/片);施貴寶的二甲雙胍片(報價VS最高限價:1.4元/片VS 0.2元/片)。
目前,僅有輝瑞、衛材、優時比、日本帝人分別在利奈唑胺、甲鈷胺、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非布司他中擬中選。
或許前兩天輝瑞發布的半年報,給原研藥企如何銷售集采原研品種提供了思路,提振了信心。
輝瑞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2020第二季度,普強中國收入同比增長17%,主要是受到Lipitor(立普妥)和Norvasc(絡活喜)的推動,這兩款藥物雖然在帶量采購中出局,但是銷售表現依然強勁。
對跨國藥企來說,其報價要充分考慮到公司及產品策略。企業擔心一旦投標,無論中標與否,都會影響日后銷售價格,若在投標時沒有必勝信心,則不會輕易應標。
這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原研藥企業大多陪跑,國內企業爭奪市場。但毋庸置疑的是,這些國產仿制藥以最低價降幅中標,將對相應品規跨國企業過專利期高價藥品實現臨床替代,這55個品種,大多數為原研藥占據絕對份額,未來的市場格局會呈現快速變化。
2021-10-11 醫創社發布了 《最高降98%!零點開始》的文章
2021-10-09 醫創社發布了 《公立醫院市場,這40個藥賣得最好》的文章
2021-09-22 醫創社發布了 《醫創社祝中秋快樂》的文章
2021-09-02 醫創社發布了 《即日起,藥店恢復「四類」藥銷售》的文章
2021-09-01 醫創社發布了 《34個大品種集采,藥企報價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