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美股研究社,作者丨高卉卉
8月19日美股盤后,英偉達公布了其2021財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報告。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一路飆升,對久居業內王座的英特爾進行了市值趕超,最大芯片廠商的名號在今夏易主。
可以說,今年半導體行業內的變局聚焦了市場諸多目光,而作為半導體芯片行業三家最受關注廠商之一的英偉達,這份財報也頗受期待。
先來看財報的基本面:
營收38.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的25.8億美元增長50%,環比上個季度的30.8億美元增長26%;超出市場預期的36.5億美元;
凈利潤6.22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2億美元增長13%,環比上個季度的9.17億美元下降32%;
GAAP每股攤薄收益為0.99美元,較去年同期的0.90美元增長10%,較上一季度的1.47美元下降33%。非GAAP攤薄后每股收益為2.18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24美元增長76%,較上一季度的1.80美元增長21%,超出分析師預期;
預計2021財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將達44億美元,上下浮動2%,亦超出此前分析師預期的39.7億美元。
通過核心數據的表現來看,英偉達這份財報可謂是亮眼。這個財季,英偉達推出的7nm工藝A100加速卡及配套的DGX工作站/服務器,已經上市開賣,為業績的進一步增長做出了貢獻。
因此,財報的好看,事實上,早在市場的預料之中,這也是其連續六個季度優于預期,但資本市場的情緒卻略有矛盾。財報公布后,先是刺激其盤后股價漲超1.6%,不過截至目前這一數據卻跌超了2%,報475.15美元,最新市值2986億美元。
盡管如此,在過去的六個月內,英偉達股價已累計上漲60%,年內漲幅已有近107%,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0.22%和4.4%。兩天前,在收購ARM消息的刺激下,英偉達股價再創新高,市值沖破3000億美元,不僅穩坐美國半導體行業一哥位置,這個市值也等于競爭對手AMD、英特爾兩家市值之和。
如今,亮眼答卷交出后資本市場卻還有不滿,那么,英偉達后續會否維持此前漲勢呢?美股研究社將結合這份最新財報和行業動態來做解讀。
財報顯示,期內,英偉達的游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24%至16.5億美元。早在財報發布之前,市場便認為在疫情限制人們出行之后,社交隔離和在家工作將有力地推動了英偉達游戲業務的增長,二季度的財報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不過,現在市場尤為關注的點或在于英偉達游戲業務的漲勢能否持續。畢竟,整個PC游戲的回暖也是因為有疫情催生的紅利在內。近年來,移動手游的興盛已經劫走了PC端市場不少流量。
PC游戲在全球所占的市場份額在逐漸被其他游戲廠商擠壓,有數據顯示,未來幾年,PC端游戲市場份額將在2022年之前不斷萎縮,而手機游戲既超過PC端營收后還將超過主機游戲的收入增長,頁游也會繼續下降。
盡管受疫情的影響,PC端游戲有回暖趨勢,但疫情終歸是要過去的,生活回歸常態之際,這個趨勢能否維持投資者應該也是有擔憂的。這對于英偉達而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發展隱患。
另一方面,英偉達游戲部門的營收實際上已經出現后勁發力的苗頭。2020財年Q2游戲部門營收13.1億美元,同比下滑27%;Q3游戲業務營收16.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6%;Q4游戲業務雖然同比增長了56%至14.91億美元,但卻不及市場預期的15.2億美元;2021財年Q1的游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7%,但環比下滑了10%至13.4億美元。本季度內,如果剔除疫情的因素,能不能有同比環比雙位數的增長也并不好說。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一直以來,游戲業務部門都扮演著英偉達最大營收來源的角色,但在這個季度卻發生了變化,數據中心業務成為了最大營收來源,這也側面表明了英偉達游戲部門后續增長動力已經較為疲軟。
二季度,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激增167%,環比增長54%至17.5億美元。在大環境的推動和英偉達頻繁布局的背景下,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也是意料之中。
從英偉達自身方面來看,自今年4月27日精準收購Mellanox后,數據中心實力上升了一個臺階。在數據中心業務上的布局,已逐漸在市場上形成了自身護城河。
相關報道顯示,英特爾的至強CPU已經安裝于全球99%,深度學習、AR/VR、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海量數據的處理需求,都在推動著數據中心從CPU向GPU轉變。而英偉達GPU本就已經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在上個月舉辦的英偉達GTC大會上,其數據中心產品基于安培架構的新一代A100顯卡,不僅在工藝制程上達到了7nm,且AI的訓練速度也提升至20倍。
在云計算市場上,英偉達也已經成功獲得亞馬遜、谷歌等云計算大型廠商的合作。針對自動駕駛等垂直領域,英偉達也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據悉,英偉達已經與奔馳簽訂了協議,雙方將合作打造車載計算架構和AI計算基礎架構。
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上的強勁增長,是其在市值上超越英特爾的關鍵籌碼。當然,也需要注意到,對手英特爾雖然錯失了發展智能芯片的良機,但一直在努力實現多元化。
二季度,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業務上創下了71億美元的營收歷史新高,遙遙領先英偉達17.5億美元。盡管市值超越了英特爾,但在總體營收上與英特爾的差距仍不小。二季度,英特爾總體營收同比增長20%達197億美元,凈利潤也同比增長22%至51億美元。
再者,AMD也在數據中心業務上也不斷釋放豐富的想象力。據悉,AMD新一代Epyc處理器目前已經在亞馬遜網絡服務器的14個地區上線,是之前統計的兩倍。上市僅兩個月的Rome處理器,在市場份額上的“快速擴充”推動了AMD數據中心業務的發展,也吸引了譬如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這些大型數據中心運營商對AMD的Epyc處理器的采用。未來,在數據中心領域,AMD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
不過,盡管如此,似乎也難以阻擋數據中心成為英偉達未來支撐業務的趨勢。
目前來看,整個數據中心領域展現出來的未來增長潛力遠大于游戲業務。疫情對PC端的利好,終究是短期的。當下全球PC端游戲顯卡等的需求已經基本飽和,難以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對手英特爾的表現也同樣在驗證這一點。
但數據中心業務卻不一樣,在未來5G+AI元素的推動下,可以釋放的商業價值空間極大。事實上,在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之前,英偉達的歷史市值也一度逼近3000億美元,不過后來暴跌到千億美元以內,最近幾年才開始大漲。而今年以來的翻倍成長、滿血復活,數據中心業務功不可沒。
有分析師預期,未來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上的增長估值要高于英特爾,也表明了市場對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的期待。
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加速企業上云需求進程,市場對服務器芯片需求加大之后以及英偉達自身的優勢布局之下,數據中心業務在英偉達未來的發展中將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英偉達CEO黃仁勛也表示,這是未來,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據英國媒體EveningStandard報道,英偉達收購ARM已經進入了最后談判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夏季結束之前完成交易。ARM作價520億美元,投入英偉達懷抱。
據悉,全球99%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采用了ARM架構,全球人口60%以上,約43億人每天都使用搭載ARM芯片的設備。ARM早已突破了單一處理器的邊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并且手握蘋果,三星,華為,高通,聯發科等全球領先科技巨頭的合作。
英偉達在GPU上的優勢眾所周知,一旦其能夠獲得ARM這家目前最火的移動CPU授權公司,毫無疑問將彌補其在CPU上的短板,在游戲以及數據中心市場上將是如虎添翼。
不過,對ARM進行收購的話,或許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一方面,假設收購成功。對于英偉達而言,也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以及運營成本等。二季度財報顯示,英偉達的運營支出成本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58%至16.24億美元,在總營收當中的占比高達42%。要收購業務基礎龐大的ARM,在管理成本等上面的花費勢必會是一個不小的開支,同時也有可能會影響英偉達的現金流。
另一方面,在財報會議上,CEO黃仁勛提及了與ARM的合作,但并沒有涉及到收購計劃。可見,這件事情可能還會存在一些變數。這里或許我們有必要說一下ARM的商業模式。
ARM之所以能夠在這么多的科技巨頭里快速成長,也是憑借著其獨特的商業模式。ARM一直走的技術授權路線,自己保持中立,同時滿足眾多不同公司的需求。如果被英偉達收購,這將極有可能會打破這種中立態度,因為目前ARM的眾多合作對象都存在和英偉達的競爭,這可能會打亂此前的市場規律。
為了競爭優勢,英偉達可能會借此提高許可成本,對于ARM的長期發展而言,并不理想,這也是ARM 的聯合創始人Hermann Hauser認為允許英偉達購買ARM是一場災難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收購案沒有完全落地之際,可能也會存在變動。市場上也有新的報道表明英偉達可能會持有ARM的股份,而軟銀仍將保留股份。當然,最后究竟會如何落椎,還得看最后消息。但不管怎樣,依然可以窺得英偉達在對未來布局上的野心。
近期,英偉達獲得不少分析師唱好。其中,Raymond James維持跑贏大盤評級;B of A Securities維持買入;Cowen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瑞穗維持買入評級;Mosesmann將目標價定為500美元,相較于目前股價依然還有上漲空間。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英偉達二季度59.8%的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的59.8%相比下降了100個基點,環比上個季度下降了630個基點,這可能是引起資本市場對財報不太滿意的一個原因。
但總的來講,數據中心業務正在賦予英偉達更高的估值能量。即便市場對疫情過后生活回歸常態之后帶來的影響有所擔憂,但隨著未來5G時代的迫近,企業對云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只會加速前進。
【鈦媒體作者介紹:美股研究社(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