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二手手機回收市場正在重新洗牌。
日前,轉轉集團公布了最新的手機C2B業務成績單: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1.69%,其中8月3日的日收貨量已突破9600單!
日收貨量近萬單,遠遠超過了目前回收市場內其他平臺7000-8000臺日回收量的行業“高地”水平;而這也意味著,原本就在二手手機3C零售市場占據主導位置的轉轉集團,通過發力C2B業務成功“搶灘登陸”二手手機回收市場,迅速攻破其他平臺多年來構建起的“諾曼底”防線,并已搶得第一位置。
轉轉“搶灘登陸”二手回收市場
手機的日收貨量近萬單,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呢?
簡單來講,在過去近10年的時間里,國內二手手機回收市場的玩家,包括愛回收等平臺在內,通過搭建自身的回收體系,實現了每日7000-8000臺左右的手機回收量。
這一數字,實際是這個行業的“高地”水平,除了主要玩家在市場光景好的時候能實現,很多時候都較難達到。
不過突破這一數字,且超過至少20%,轉轉集團通過發力手機C2B業務,僅用時3個月就實現了。
2020年5月6日,主打C2C和C2B2C模式的頭部二手電商平臺轉轉宣布,戰略合并二手手機B2C平臺找靚機,合并后的轉轉集團估值已經達到18億美金。
極光大數據此前發布的《二手手機行業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在國內所有二手手機交易為主的App中,轉轉排名第一,找靚機排名第二。
市場第一和第二的合并,且業務模式具有極強的互補性,轉轉集團借此穩固了其在二手手機零售市場的霸主地位。根據極光大數據最新發布的Q2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轉轉和找靚機的DAU分別是第三名的34倍和14倍,整個市場的格局其實已經非常清晰。
在此背景下,攻下曾一度被垂直平臺暫時割據的回收市場,成為轉轉集團拿下整個二手手機3C市場、進一步鞏固領先優勢的必選項。
最終,憑借轉轉和找靚機兩大平臺強大的線上流量優勢以及平臺產品、服務的有效承接,轉轉通過發力手機C2B業務“搶灘登陸”成功,而9600單的日收貨量,也意味著轉轉集團在二手手機回收市場實現超車,已搶得第一位置。
公共衛生事件沖擊下,回收市場的“諾曼底防線”并不牢靠
搶占二手回收市場第一位置,對于轉轉集團的戰略意義是什么呢?
其實從整個二手手機市場來看,大致分為三端:一塊是零售市場,另一塊是回收市場,中間地帶是產業鏈端。
從零售市場來看,憑借C2C和B2C業務的有效協同,已經被轉轉集團拿下,并且多年來的質檢體系搭建,幫助轉轉在業內和用戶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從產業鏈端來看,轉轉和找靚機戰略合并后,在供應鏈和渠道方面,也已是行業最強,需要做到的,是通過布局2B業務來做好銜接。這一點上,前不久召開的轉轉集團靚商大會其實已經可以看出,國內最主要的二手手機3C行業渠道商、供應商都參與其中,并且和轉轉集團建立了深入合作。市場共識是,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也只有轉轉集團能夠攜手全國渠道商來一起做。
然后再來看回收端。
公開資料顯示,和二手手機線上用戶交易發展迅猛同步,二手手機回收市場也迎來較快發展。
市場研究機構統計,目前中國每年售出4-5億部新手機,淘汰3-4億部手機,但舊手機回收率不到1%。
原本,市場是向好發展的。
在此背景下,過去幾年時間里也有玩家陸續涌入,包括愛回收、回收寶等垂直回收平臺,其中愛回收的時間最長,已有近10年時間。
隨著回收市場一度水漲船高,這些垂直平臺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注資,同時通過搭建自身的線下回收體系,來獲取手機回收單量。
但是變化開始發生在2015年前后。2015年前,閑魚上線,2015年,轉轉上線。作為兩大頭部平臺,分別被阿里和騰訊加持,隨后資本和資源迅速向頭部平臺集中,整個二手市場形成了雙寡頭的局面。而在二手手機市場,轉轉已經占據主導位置,特別是今年5月戰略合并找靚機以后,領先優勢更已無法撼動。
對于回收市場的垂直平臺玩家來說,如果還想能夠繼續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構建防線。
所以我們能看到,垂直類回收平臺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其實主要在做的是兩件事:
一、不斷的擴大線下門店規模。比如愛回收在全國開了超過600家線下門店,同時也在建立線下的運營中心,這些門店主要集中在商超等人流密集地,單月單門店租金+人力成本在3-4萬元左右。
二、搭建以線下為主的回收體系,同時通過建立和包括新品電商、品牌商在內的線上商城合作,來獲取”以舊換新”的流量。
這兩個方式目標其實也很明確:獲取手機回收單量,同時利用規模的故事來打動資本市場,獲取融資。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在上述目標驅動下,過去3年左右時間里,一些垂直回收平臺不斷擴大線下門店數量,以求構建起自身的”諾曼底防線”。這一戰略也曾獲得相應的回報:拿到一定融資,并且擁有了7000-8000單的日回收量水平。
但是,這條一度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諾曼底防線”其實并不牢靠。
2020年以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沖擊和經濟波動,讓以線下為主的一些回收平臺極大承壓,不得不在年初就采取降薪裁員、收縮業務規模等方式來確保現金流的安全。
首先,線下消費回收場景依舊萎靡不振。日前媒體報道稱,由于商超人流恢復緩慢,一些線下為主的回收平臺如愛回收等通過調整門店數量來節省開支,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如果單店單月成本是3-4萬元,全國幾百家門店單月成本就要1800萬-2400萬,一年就需要超過2億元資金支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對于企業來說壓力極大。
其次,資本市場在當前環境也并不好,因此在整個行業內企業還沒有完全實現真正盈利(非通過裁員降薪、收縮業務制造盈利現象)、依舊需要融資而活的背景下,再講規模故事,很難再打動資本市場。實際上,從近一年半的資本市場情況看,垂直回收平臺獲得大額融資的情況幾乎沒有。
總體而言,線下的消費場景萎靡其實直接影響了手機的“以舊換新”,無論是新品電商平臺還是線下門店,當消費者不再舍得買新手機時,也直接影響到了手機回收單量的增長。
因此,對于垂直回收平臺來說,當線下場景受到沖擊的時候如何轉型成為關鍵,而且自從今年以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未來是否可以完全可控也尚未知,也讓這條原本漏洞百出的防線處于隨時被沖垮的危險之中。
“D?day”來了!流量為王的叢林法則從未改變
“諾曼底防線“不再穩固,意味著二手回收市場的”大西洋壁壘”很快就會被攻破。
8月3日,“D day”來了。
如文初提及,轉轉集團手機C2B業務的日收貨量在這一天突破9600單!一些回收平臺耗時多年搭建的“防線”,被轉轉集團3個月就攻破了。
勢如破竹背后,是轉轉集團抓住了線上流量爆發的優勢,通過產品和服務的有效銜接,讓流量發揮出價值。
一方面,轉轉和找靚機合并后,團隊和業務能夠高效整合。這一點實際在零售端的618年中大促就能看出;過去3個月時間里,找靚機和轉轉C2B業務也得以迅速拉齊并有效協同,當線上流量因為公共衛生事件爆發時,做到了有效承接,并最終將流量轉化為單量。
此外,相比垂直回收平臺,轉轉集團一方面有自身流量優勢,同時又通過新媒體內容生產和騰訊微回收等多個渠道獲得源源不斷的線上流量。
“線下消費場景現在如何大家一看便知,如果你又沒有自己能做主的線上流量,那會非常危險?!庇型顿Y圈人士分析認為,在互聯網特別是電商行業,乃至資本市場,“流量為王”的叢林法則從未改變。
資本市場更謹慎,業績說明一切
對于回收市場來說,疫情的沖擊已經證實線下門店規模構建的防線并不牢靠;此外,渠道供應鏈的搭建,全國主要的渠道供應商都和轉轉集團建立了合作,這意味著對于一些曾寄希望通過渠道供應鏈來補充自身回收體系的垂直平臺來說,已沒有優勢可言。
而對資本市場來說,業績說明一切。在二手回收市場,評價平臺有無未來的硬指標,還是你的日回收單量。
如果說,通過多年構建起來的回收體系和運營邏輯,在市場光景好的時候高位是每日維持在7000-8000單,但在公共衛生事件之后,這個訂單數據已經很難持續下去。
如今,依托于線上流量爆發發揮價值,再加上線下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同時提供可以承接流量的多元化產品和服務,轉轉集團用時3個月就在手機回收市場突破了這一標準線且大幅領先,意味著市場的潛力需要邏輯和戰略更準確、實力更強的平臺來發掘,此前嚴重依賴外部輸血、缺乏自身流量的傳統回收模式其實已很難走下去。
轉轉集團搶得第一位置,意味著二手回收市場的話語主導權發生了轉移。正如當年的諾曼底登陸一樣,一旦平衡被更強者打破,整個戰場的格局和走勢就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而對資本市場和投資機構來說,在一些垂直細分領域,看重業績的同時,也同樣關注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如果一個企業所依賴的模式已經被證實后勁乏力,那就需要格外謹慎。而這也驗證了一條市場中經常被提及且屢次被驗證的殘酷定律:當市場老大和老二走到一起的時候,沒老三啥事了。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